1岁女婴溺水90秒脑死亡:“妈妈,我不在你的手机里!”

2018年09月04日 这里是英国



1

7月31日,福州的一个婴幼儿馆游做活动,原价50元/次婴儿游泳,促销现价30元/次,且买一送一。吴妈妈就带着两个孩子去体验


而那天,正好是小女儿的阳历生日


店员给孩子穿的是背心式的婴儿救生脖圈。店员说要出去寄个快递,马上就回来,妈妈觉得泳圈太松,女儿会往下滑,就给女儿换了店内坐式的婴儿救生圈。


女儿从泳圈上面翻了下去,妈妈正好回过头拿手机。



1岁的孩子,在水里扑腾了好一会。一旁也不大的哥哥看到,试着给妹妹递泳圈,他太小,失败了;


哥哥拽妈妈衣角,三次试着叫妈妈帮忙,妈妈忙着发消息用手撇开。



女孩被发现不正常,已是一分半钟以后。




妈妈和店里的店员都不会急救,等孩子被送到医院,用了20多分钟。


这时,孩子嘴巴青紫、浑身冰凉,肚子鼓着,失去了呼吸和心跳。


经医生急救,孩子短暂恢复心跳,但在三天后被告知脑死亡,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截止8月20日,孩子仍没有恢复自主呼吸,没有任何意识。


不是粗心的大人还不够多,而是他们都没能足够地引起重视。


早前,在河北的某早教机构,一个不足三岁的男孩在游泳课上溺水。水池里有很多孩子,老师们在和其他孩子聊天,足足两分钟,没人发现他。


有家长在外面看到监控,觉得不对劲,打电话给屋里面的老师,男孩才被救起,脸色已经发紫。



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后,男孩才终于脱离危险。


想起青岛的双胞胎溺亡,现在都还让人心有余悸。


妈妈发一个朋友圈的功夫,孩子就不见了。



一天后,两个孩子被分别打捞起来,都已经没了生命体征。


已经能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面对溺水尚且无力,更何况是无力自救的婴幼儿。


很多人谴责妈妈觉得玩手机比孩子还重要,侥幸和疏忽,比意外更可怕;


可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总会有那样小的孩子出现在游泳池,还总是处于不被照看的状态。



看了这个视频,同是当妈妈的,心里真的很痛。发生这种事,这位妈妈一定是最心痛最后悔的。


可是,没有如果......


当悲剧一再发生,做父母的我们必须深思:


如何在照看孩子时,能够预见安全隐患,将危险的发生率降得低一点,再低一点。


人常说,看孩子要做到「3岁不离手,5岁不离眼」


因为一分一秒的疏忽大意,都可能要了孩子的命,留下一辈子的悔恨。



2


导致女婴溺水的坐式游泳圈。


坐式儿童泳圈最大的隐患:极易因失去平衡导致侧翻!


侧翻时会卡住孩子的双腿,泳圈像一块大石头压着孩子,再加上浮力作用,让孩子难以翻身。


「山东招远幼童游泳馆溺水72秒」的视频曾令人窒息。


一名幼童在佩戴这种游泳圈游泳时发生了侧翻,导致孩子倒立溺水,头朝下挣扎了72秒钟,被救起时已奄奄一息。



电视台曾做过实验:


一名成人佩戴这种坐式泳圈,故意侧翻后,头和上半身扎入水中,使劲拍打、挣扎也无济于事,最后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才从水里翻转过来。



所以,一定切记:使用坐式儿童游泳圈时,大人一定要在旁边密切看护!


还有一点要注意:一般的儿童充气式游泳圈并不等于救生圈,它只是水上充气玩具!


这些儿童游泳圈的设计、用料、生产执行的都是玩具标准,只适合在游泳池的浅水区玩耍,而且如果小心不被尖硬物划破,极易造成漏气,发生危险。


央视曾做过各种游泳圈的详细测评,花两分钟看看下面这条视频,你就知道哪些游泳圈不能买!




为了安全起见,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选择充气浮力衣捆绑式背部浮板,小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带安全扣的腋下游泳圈以及固定在身上的U型游泳圈


切莫因为贪图便宜,购买劣质、不安全、不适合孩子年龄的游泳圈。


因为浮在水上的不仅仅是游泳圈,还有孩子宝贵的生命。


3


一旦发现孩子溺水,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


溺水会造成心跳停止、缺氧窒息,缺氧让脑细胞受损,一旦超过4分钟,就能造成脑组织永久伤害,甚至死亡


广西百色一名7岁男童游泳时溺水,恰好有一位女护士路过。


经检查,男孩毫无意识,呼吸停止,女护士立即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了两个回合后,男孩终于清醒,围观群众激动得拍手称赞。



在开头的1岁女婴溺水后,虽然妈妈也做了几下胸外按压,但并不准确,之后更是大大延误了救治时间。


所以,家长懂得必要的溺水抢救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抓住了黄金抢救时间,就相当于抓住了孩子即将消逝的生命!



到底该如何抢救溺水的孩子?


溺水后急救——心肺复苏



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之后拍打孩子,如果是婴儿可以拍打脚,并呼喊他,检查孩子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则立刻请人帮忙打120。注意:如果没有人帮忙,只有你一个人的话,则要以30:2的比例先做5组CPR再去自己拨打120。


检查孩子的呼吸,如果已经停止呼吸,则应该实施心肺复苏。这个可以通过看胸廓是否有起伏来判断,观察至少5秒但不超过10秒,没有起伏则说明呼吸停止了。


呼喊拍打无反应+无呼吸=实施CPR


遵照CAB的操作顺序:C胸外按压(compression)→A开放气道(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


婴儿(1岁以下)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C胸外按压 compressions


1、让婴儿仰面平躺在结实的平面上。如果可能的话,请使用地面以上的平面。


2、将多余的衣服脱掉


3、将一只手的2根手指放在两个乳头连线中点的正下方。


4、垂直向下按压,幅度大约为4厘米,速度是至少100次/分钟。


5、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回弹至正常位置。


A 开放气道 airway


仰头提颏法:一只手放在婴儿的前额上,另一只手放在婴儿颏部的骨性部位,向后仰头并提起颏部


B 人工呼吸 breathing


1、在保证婴儿气道开放的同时,按正常方式吸一口。


2、用你的嘴盖住婴儿的鼻子和嘴。


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吹气成功的标志是看到患儿胸廓隆起。(一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也就是说持续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之后再进行下一组)



儿童(1岁以上)心肺复苏(CPR)的操作方法


C胸外按压 compressions


1、让孩子仰面平躺在结实的平面上。


2、将多余的衣服脱掉


3、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胸骨的下半部


4、垂直向下、用力、快速按压,幅度约为5厘米,速度是至少100次/分钟。


5、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回弹至正常位置。


注意:用1只手进行按压。如果1只手无法按压5厘米,请用两只手。不管怎样,只要按压幅度约5厘米即可。


A 开放气道 airway


仰头提颏法:一只手放在孩子的前额上,另一只手放在孩子颏部的骨性部位,向后仰头并提起颏部


B 人工呼吸 breathing


1、在保证婴儿气道开放的同时,按正常方式吸一口。


2、用你的嘴盖住婴儿的鼻子和嘴。


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吹气成功的标志是看到患儿胸廓隆起。(一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也就是说持续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之后再进行下一组)


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两种方法实施之后都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一直持续直到患儿开始呼吸或移动,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并接管患儿。



注意


胸外按压操作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感到疲劳,这时候按压效率就会降低,如果此时现场有其他人会CPR,请交替进行。最好是2分钟交换一次,交换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错误的施救方法


前不久曾有一个8岁男童溺水,而当时工作人员采取的是曾经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倒挂”急救。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方法是完全错误的!大家千万要避免!


●对于溺水时间短、立马被救上来的患者,他们往往神志清醒或者还有心跳呼吸,胃内的水患者能够自行吐出,完全没必要控水。控水的过程排出的是喝进胃里的水,肺里的内无法控出。


●另一方面,如果是溺水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当务之急是立即心肺复苏而非倒挂控水。绝不能因为控水而造成心肺复苏的延误。


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反而最后容易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


4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父母监护不当而失去生命的0~12岁儿童,达到了21万


每次我们都会痛心呼吁:陪伴孩子时,请全心全意投入,否则一旦意外发生,就是无尽的悲伤和悔恨。


我们总结了家长照看孩子时的3大危险时刻,希望能引起警惕。



01

看孩子时,低头看手机


因为家长看手机,造成的悲剧已屡见不鲜:


妈妈在游泳馆看手机,孩子在几米外的身后溺水挣扎。



北京双胞胎妈妈,因为发了一个朋友圈,再抬眼,孩子已被卷入大海溺亡。


还有这次1岁女婴的妈妈,因为看手机而忽略了时时查看女儿的情况,也数次忽视男孩发出的求救信息。


每一个痛彻心扉的悲剧背后,都有父母的悔不当初。


我们再次真诚呼吁:没有必须要浏览的新闻、八卦,没有必须要点赞的朋友圈,更没有必须要狂刷不止的小视频。


最重要的人和事不在手机里,就在我们的眼前。


孩子的安全才是值得我们关心的头等大事!



2

看孩子时,背对孩子


江苏一名妈妈带孩子在游乐场玩时,背对着儿子。


儿子爬上滑梯,从滑梯的边缘摔落下来,摔断了手臂。


此时,听到声音的妈妈才回过头来。



而很多人贩子的惯用作案手段就是小心尾随,当父母背对孩子、精神松懈时,捂住孩子口鼻,顺手牵娃。



儿童安全专家提醒:父母在照看孩子时,最忌讳的姿势就是背对孩子。


因为一旦孩子的行为处于自己的视线盲区,是各种危险最容易发生的时刻。



3

看孩子时,三心二意


有次逛商场,见一位妈妈抱着头部流血的孩子大哭。


原来,妈妈进试衣间试衣服,让2岁的孩子坐在外面玩手机。


时间一长,孩子以为妈妈走了,就径直走到电梯口,一下子滚了下去,幸亏下面的人及时挡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家长的一个三心二意,很可能就让孩子伤痕累累,甚至丢掉性命。


很多老年人有边玩边照看孩子的习惯,这样做危险重重。


河南信阳一名两岁女童,爬上一辆未拔钥匙的三轮车,结果架势三轮车冲进池塘,不幸溺亡。


而她的奶奶正在旁边的棋牌室里打麻将。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尚担心孩子受到伤害,三心二意甚至毫不在意,只会亲手将孩子推到危险边缘。


有一位妈妈,走进商店买东西,将婴儿车放在门口。


因路面高低不平,婴儿车带着孩子倒滑到马路上,孩子被甩出,遭一辆路过的大货车碾压头部身亡。



这场景真的太残酷不忍看,可危险就是这么残酷。


公共场合是各种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家长带孩子一定要做到「三不」:


不离身、不离眼、不离开


因为危险就像一头万分冷血的恶魔,紧紧盯着粗心大意的父母,伺机「扑」向孩子。


5


回头再看女婴溺水的视频,男孩三四次提醒妈妈,妈妈明显已经听见了孩子的召唤,却因为懒得理孩子而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


有时,我们因为太累而不想理孩子,因为嫌孩子烦而不想理孩子,因为对孩子讲的话不感兴趣而不想理孩子……



我们常说,要积极回应孩子


现在来看,它更多了一层含义:


不要因为太累或不耐烦而忽视孩子,积极弄明白你的小人儿想告诉你些什么,也许正关系着他的安危!


孩子长大不容易,做父母更辛苦。


少一点侥幸,就少一次追悔莫及的机会;少一点松懈,就少一次与伤害的擦肩而过;少一点麻痹,就少一局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比赛。


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次安全事故的主角!


因为庇佑他们安全长大,是我们的真正职责所在。



END -


英国好物







我要赚零花钱👇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