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的时候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学英文,过了大学英文六级。参加了一些个有的没的比赛,上了一些歌有的没的媒体,还免费去了一趟澳大利亚。后来觉得挺可笑的。但是我觉得当时的学习方法有可取之处,后来上高中,大学,博士,也基本上用这种方法。我觉得我能考上本科的全奖,还有博士的全奖,我觉得至少一半是因为语言的缘故。我韩文,日文也是这么学的。我高中的时候就想介绍一下我自己学习语言的方法 ,但是一直没有写。因为我觉得我自己用的方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也不是速成立竿见影,别人不知道也罢。很多人有心无心总是问我你语言怎么学的?我认真跟他们讲的时候他们又不认真听,照着我的方法试验的就更少。所以我就想写下来记录一下,以后谁要是问我,我就发链接,虽然也不是灵丹妙药,但是可以试试。
我高中的时候开始看的书多是英文书或者译作,所以中文文笔不好,请大家原谅。我先讲一点(虚指)。我知道在因特网的世界里,会有任何人因为任何事情跟你抬杠。所以我解释一下,我说的一点,是一部分的意思,不是one point。不然我怀疑百分之80的留言是要指控我明明说要讲一点怎么讲了好几点,你怎么跟我领导一样?可惜我跟你们领导不一样,这篇稿子不是在和二奶睡觉的时候副手写的,虽然读起来好像是在跟副手睡觉的时候二奶写的。
1)当我们在谈论天赋的时候你们在谈论什么
首先我想先讲一点有的人爱听,有的人不爱听的话。学语言有没有天赋这回事?有的。有的人模仿能力强,有的人模仿能力差。模仿能力好的人事半功倍,模仿能力差的人事倍功半。当然我说的是口语。在这样一个互相通过fb,微信联系,互相基本不见面的年代,反而口语好的人比文笔好的人要更容易被人注意到。我自认为学语言还是有天赋的,我的朋友当中我觉得口语很厉害的人有几个人。一个是台湾的“普林斯顿女孩刘安婷”的英文,一个是我本科和博士的同学Jessie W. 的中文 。对他们来说都是第二语言,但是都说得非常好,可以说听不出来口音。有的人学几十年英文,听起来还是像第一代移民。有的人,虽然人品不好,也没文化,但是代表亚洲用英文提问的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发音硬伤。就好像我表弟和我妹妹,按理说我妹妹学习要用功多了,但是我表弟的发音要好不少。当然我觉得这不只是模仿能力的问题。
我觉得似乎好像小时候就暴露与多种语言中的人,能够更快的进入“用外语思考”的状态。我小时候有段时间住在东北,因为我家里是温州人,所以温州话,普通话,朝鲜语,都交织在一起。所以后来上大学学语言学看到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说语言中的Signifier和Signified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arbitrary的时候,就觉得好自然。因为从小就知道每天碗里吃的白色的植物种子做成的食物普通话叫fan, 温州话叫va, 英文叫 rice, 朝鲜语叫 bab。就觉得很自然。也就意识到其实并不是用某种语言思考而是某种带有指向性的意识。因为说英文的时候肯定第一想到的不是米饭也不是rice而是某种概念。我觉得意识到这种形式,就是Language with a capital L的感觉的时候,好像运用外语的时候和运用母语的时候的区别消失了。因为各种语言都是思维的输出而已。用计算机术语来说语言只是I/O,input / output系统。像我这样的人很多,我觉得是一个小小的优势。
大家不一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有的人从小就在美国长大,或者就是混合家庭。我不想浪漫的告诉大家每个人的胳膊都一样粗,或者从女性观点来看,都一样细。但是我想学语言跟赛跑还是不一样。比别人早到终点不是目的,到达终点才是目的。当然语言习得也不是终极目的,还有别的终极目的,因人而异。
2)存在与时间与虚无
关于时间和语言学习这个问题真是好“互砸”又好简单。作家格拉德威尔(我百度的,本来想谷歌,后来觉得连接vpn还需要时间,这种东西应该百度上也有,就百度了)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不过我想说的其实不是需要不需要五年,或者需不需要一万小时。我想说的是语言的学习确实需要时间,速成不太现实。←大家都知道。那么是不是要一直坚持用一本教材,或者坚持用一种方法。我觉得倒也不见得,总的坚持就可以了。就是不要放弃学习语言这个总纲领。至于是不是一定要把一本书从脑袋学到尾巴,我觉得倒也不必要。因为如果那本书你真的厌烦了,以至于卡在第三章,你都不想看第四章,以至于因此推迟了进度,以至于影像你对学习语言的兴趣,我觉得还不如游击战。今天看这本书,过两天烦了,看看那本书。我觉得其实没有关系。因为语言教材也不是语法词典,并不是那么有系统性,非要按顺序不可。学语言本身我觉得就像拼图一样的。你先拼哪里最后都能拼成。当然从边上开始拼比较容易。
我学过的教材印象深刻的是新概念英语和走遍美国。新概念的话第一二册花了不少时间认真学了。三册和四册各用了一个星期。纯粹当故事书和词汇书了。我觉得也没有影像个性和创造力发展。走遍美国还是不错的,我很喜欢里面的的音乐,还有美国资本主义的审慎魅力。反正里面对美国中产家庭的描述,让我觉得,哇,美国人真是很好啊,像我这种情商低的才有活路。除了父母崇洋媚外的教育以外,我觉得就是这种浪漫主义影像让我很有学习语言的动力。反正我要说的就是在路线上要坚定不移,在方法上可以灵活多变。 你会发现你东学学,西学学,三天打鱼,两天钓鱼,(注意三天打鱼,两天上网是学不会的)不知不觉语言就学会了。
3)庆祝有意义
我觉得要坚持下来,不能靠强迫自己。当然如果你是钢铁侠王进喜你大可不必听我说。第一,你有这种毅力和精神,一定能学好。第二,你已经死了,还是别学了。我觉得还是高高兴兴学会最好。我觉得这主要靠两点。1) 给予自己阶段性的小奖励。2)要把语言当成获得某种拥有强烈欲望的对象的手段。不要吝于奖励自己。我觉得学会一点什么,或者完成一点学习任务可以适当奖励自己。吃一块甜点,看看电影,网上购物什么的。让自己有所期待。我本科的时候,健身房的老师总是在我们锻炼之后带我们喝一杯啤酒,所这样可以鼓励我们继续下去。我不喜欢啤酒,也不喜欢锻炼。所以这事儿就不靠谱。我锻炼是为了不锻炼。那门课后来就不去了。因为我的朋友都在吃蛋白粉,我觉得压力好大。他们总是跟我说,“如果没有六块腹肌,脱掉衣服不会不好看吗?”“我比较担心脱不掉这件事情。”
虽然有人学语言本身学得也是饶有兴致。但是我总觉得语言本身还好,我觉得真正的快乐来自于语言的运用。比如说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可以不用字幕看英文电影了。我就觉得好像获得了某种自由。 不需要依赖盗版光碟的字幕了,追剧也不需要等待字幕组了,小众影片也可以自己看啦。其实对我来说一开始语言最明显的用途就是看片看书。因为很多翻译真的很烂,甚至是错的。有的人学日语就是为了看动漫,学韩语就是为了追韩风,我觉得这样学得会很快。因为两个互为手段和目的。带着目的学语言要比各种强迫自己秉烛夜读要轻松愉快很多。
人生这么短,我觉得不要对自己太狠。
先写这么多吧。下次再写一些我以前的具体操作的方法。
其实总的来讲就是沉浸(Immersion)。你可能觉得好没有新意啊。我觉得就像吃饭一样,你一定要用其他器官去吃,我想是很低效的,也是很痛苦的。所以我不是要介绍一种用鼻孔吃饭的方法,我想介绍一些更加快乐地用嘴吃饭的方法!我觉得沉浸的根本是重复(Repetition)。所以很大程度上我的做法是为了增加重复的机会。
1)把你用的所有东西尽可能都换成英文!
这个不容易哦。我当时把以下的东西全部换成英文了。电脑中的操作系统,软件,有英文版的一律用英文版。手机也是一样。电视,CD机,Ipod,所有界面全部用英文。
这样做一开始会很痛苦。因为生活效率会很低。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英文变成了手段。你不用英文,你不去弄懂,你就没有办法继续正常生活。这就跟出国很类似。出国学英文快,所谓语言环境,我觉得能够促进你学习的就是这种强迫。你为了写一篇报告,你为了保存一首歌,你就必须弄懂Word和ipod的英文界面。而且这种界面你会一直用,一直repeat,那种学习的效果是非常高的。你下次看到Copy, 你下次看到Forward的时候,不再去考虑这些界面上的词的中文是什么,而是考虑点击后的效果,我觉得这和母语者的反应是一样的。有时候电脑上弹出来一个警告窗口。如果你英文不好,你只看到一个红红的感叹号,下面一段英文,但是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时候你不得不去查字典弄懂,贸然去点击Yes或者No,就有可能出大问题。谁知道那是要格式化硬盘还是只是重新启动。谁知道那是删除文件,还是只是刷新?
这种选择强迫你去学英文,去用英文。我觉得必须要有后果,人的选择才有意义,才会真正激励你去学习。我开始认真学英文的时候还在用Windows 98. 那时候要换操作系统语言是要重装系统的。不想现在的mac,只是重启就可以。而且英文win98处理汉字很多时候出现乱码。后来用了英文的winME和winXP, winVista. 后来用了mac.
我在大学学德文的时候就把电脑中的东西都换成了德文。学韩文的时候,正好有个韩国同学跟我用的三星笔记本型号一模一样,我跟她借来了她得随机光盘,把我电脑给洗了。后来学日文的时候,电脑手机都是日文的。我觉得这种方法对我很有效,但是对有一些基础的人比较适用。
2)只看英文书,看英文电视,看英文电影,玩英文版游戏
除了上学、上班必须看的中文书,能看英文的一律看英文。游戏可以玩,但是只可以玩英文版。不看中文节目,只看英文节目。看影片关掉字幕。
其实这个貌似很痛苦,但是也是很爽的事情。因为你现在追美剧,打游戏,都有“借口”了。我当时每天基本上看一部电影。很多片子重复看。《阿甘正传》我觉得我看了十来遍。Jim Carrey和Adam Sandler的电影我基本都看过很多遍。Friends 看过一遍,因为我觉得没那么有意思。我跟很多朋友说过,A. 看美剧比看电影效果好。因为电视剧长,它不像电影对白那么精炼。很多生活中经常说的话如果对剧情推动没有必要电影中就没有了,有时候电视剧就会有。比如说"What's in the fridge?" 之类的生活对话,电影里就很少,但是美剧中会相对比较多。B. 越精彩的电影往往对语言学习不利。情节紧凑扑朔迷离,打斗精彩,视觉效果精湛,这种电影往往对白少,而却就算有也是充满了幽默双关和隐喻,其实可以说太高深了。烂片有时候反而比较有利于学习语言。这是我的感受。还有一点我觉得可能值得参考的就是我在学日语的时候一开始看了不少 時代劇・ちゃんばら 也就是我们的古装剧,武打片。看了半天,发现学会的是古代日本武士的语言,现代日本人根本听不懂。
有一次我跟一个日裔美国人练日文。他说你有些用词语调跟我爷爷好像啊。后来才发现,他家族是日本明治时期移民到美国的,家里说话还是那一套。这些东西挺好玩的,我现在有时候还用这些开玩笑。有次开玩笑跟客户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说”拙者は周アンディでござる。”没想到对方也是武打迷,两人对了半天台词。。。忘了谈生意。第二天收到邮件说已经谈成了。哈哈。
不过,不过,我想说的是选片的时候还是注意选现在的片子,哪怕是烂片,也不要选什么Casablanca。如果你是要学语言的话。我当时喜欢玩RTS和FPS的游戏。不过说实话RPG更有利于学习语言。但是RTS还是有界面的Campaign还是有情节和说明的。FPS的multi-player没什么卵用。我又给大家找了打游戏的理由。You are welcome!
3) 不要找语伴,找朋友。
我觉得语伴总是不好找,所以我建议不要找语伴。而是去找朋友。比如说你要学英文。你记住你要找的不是英文好的人。而是和你交流起来最顺利的语言是英文的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这人中文比你英文还溜,多半你们见面很快就开始用中文了。因为大家都有交流的欲望。如果英文说了半天你听不懂,那肯定就开始用中文了。我觉得这是很难克制的。
第二,我觉得与其找一个语伴,不如找一个对方并不想学习语言,而是想学习别的东西,或者只是想认识你的人。比如说你会画画,那你找个只会英文的人教他画画。这比你教他中文,他教你英文要有效得多。
另外,如果你想学英文,你不是要跟一个老外混,而是跟一群老外混。这样有几个好处。一,老外跟老外之间肯定用英文。二,即使你英文没有那么好,因为群里其他老外中文更差,只要你的英文比中文最差的老外的中文要好,那么大家就会迁就那个人用英文。三,老外之间用的英文肯定跟老外跟你说的英文不一样。而你要学的不是老外对你说的英文,而是他们之间互相交流的语言。我有个博士同学现在住在安定门和一群法国大学生住在一起。他本身法语就不错,但是发现自己听不懂那些法国大学生在说什么。慢慢开始跟那些小孩学。发现法国年轻人整天都shit fuck shit fuck这些词有很多说法。他大开眼界。我最近发现他法语流利很多。哈哈。
同理我觉得我的英文和日文很大程度上都是玩出来的。
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英文相对较好的人和外国人交流机会更多,因为语言的关系对外国文化理解比较深入的人跟外国人相处起来也比较融洽。这是个很吊诡的事情。也就是说你的英文好,那就是良性循环,如果你的英文差,那就是恶性循环。
我的日语其实基本上不是看书学来的,因为现在比较懒。我就经常找日本人玩。他们的活动就是飲み会+カラオケ(喝酒饭局加k歌)。我不喜欢唱歌,但是参加了不少吃饭喝酒的。一年下来人胖了一圈,但是日语等级一级裸考过了。而且我自认为比看书苦学日语的人流利不少,特别是点菜。哈哈。其实回国以后偶尔用日文的机会除了见日本朋友,也就是点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