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北京时间7月24日零时宣布:在宜居带发现一颗与地球大小相似、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的太阳系外行星,命名为“开普勒452b”。这颗距离地球1400光年、从地球飞过去得要2709万年(按照探测冥王星的“新视野”号飞船5.9万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的星球,激发起了“人类移居外星”的种种猜想。在这方面,科学和科学幻想走过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开发地球“第八大洲”:月球
事实上,开发月球很早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如果说,始于四十多年前的第一波探月登月浪潮是冷战时期军事和政治的产物,那么,新一轮的探月热则显然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其能源、资源与特殊环境的开发利用前景,成为各个主要航天国家组织重返月球或月球探测最主要的动力。
2004年1月14日,美国宣布了新太空计划,声称要重返月球,在2020年以前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人类登月行动。欧洲空间局制订了登陆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提出了分阶段的月球探测计划。日本、印度、乌克兰、德国、俄罗斯也相继提出了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我国也加紧了对月球的探索,明确提出在2020年前后,分三个阶段实现对月球的无人探测。
在一些科幻作家笔下,月球早就成了一个设置悬念、展开故事的理想背景。
美国科幻小说大师阿西莫夫的名篇《音乐钟》,讲的是一个名叫佩顿的人,与同伴康韦尔一道,偷偷乘坐飞船前往月球寻宝,事成之后他又设计干掉了康韦尔。警察根据种种迹象认定佩顿就是凶手,却无法掌握证据。最后,他们在地球调查局的一位从未去过月球的地外学家帮助下,终于使狡猾的佩顿束手就擒。破案的线索原来是:犯罪嫌疑人由于刚刚从月球返回,身体无法适应地球的重力,因而露出了破绽。
NASA约翰格伦研究中心的专家、科幻作家杰弗里·兰蒂斯创作的短篇科幻小说《追赶太阳》别具一格,它讲述的是一个月球考察队发生事故,失去了能量。惟一幸存的女宇航员要等待地球的救援,但她必须在失去能量的条件下保持宇航服的温度。于是,她便用步行的方法“追赶太阳”,使自己在月球的“一天”内始终保持在阳光下。这当中有一个科学背景:由于月球重力小于地球,人可以凭借体力在一个月球日内环绕月球一周。兰蒂斯在谈及这篇小说的创作背景时说:“那时我在做一个课题,就是研究利用太阳能电池组建立月球基地的可行性。使我伤脑筋的是月球上有14个地球日的‘月夜’,这意味着太阳能电池组将停电。我后来设计给月球基地装上轮子,因为月球转动不快,大约每小时10英里。只要轮子的转动达到这个速度,月球基地就能始终沐浴在阳光里。”他将设想写成论文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关注。在此基础上,他又写出了颇受好评的科幻小说《追赶太阳》。
月球基地是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建立的活动场所的。有人提出设想,要把月球建设成为地球的“第八大洲”。预计在未来的20年内,人类将重返月球,利用空间航天基地进行地月轨道运输船的组装维护,最终建成月球基地。
地球移民者的新大陆:火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谈到“开普勒452b”时表示,假使能够突破飞行技术,“另一个地球”应该具备如下条件,要有大气层的保护、液态水和适宜的温度、岩石质的表面、系外行星所属恒星的能量释放要比较稳定,“相较而言,移居火星最现实”。
实际上,不少科幻作家已在他们的作品中写道,不管火星是多么荒凉,在不久的将来它必定会成为地球的殖民地。就我们所知,参与设计和建造第一个行星际探测器的科学家们,大多都读过有关火星的科幻名著《星际战争》和《火星公主》,非常熟悉作家们想象出来的那个奇异的世界。
2000年底,爱读科幻小说的NASA火星探索计划项目专家兰蒂斯博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科幻长篇——《火星穿越》。这部将他在火星探测计划中了解到的最新火星研究成果和科学幻想结合起来的小说,以人类登陆火星并返航的艰辛历程为主题,对火星和太空技术的描写相当真实,几乎可以看作是20年后火星探测的报告文学。
兰蒂斯从1992年开始参加火星探索者计划。1997年,“探路者号”飞船登陆火星,“漫游者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行走并收集火星资料。兰蒂斯在该项目中负责的工作就是分析火星上的尘埃。2002年9月,兰蒂斯造访中国时受聘为《科幻世界》杂志的形象大使,孩子们亲切地管他叫“火星叔叔”。笔者当时也在现场,他在向众多的中国天文爱好者和科幻小说读者作报告时说:“人类总有一天会登上火星。我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到火星上走一趟,但这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我写点科幻小说,用大脑想象自己登上了火星。”
许多科学家都谈到过,如果两个问题能够得以解决,未来的人类就极有可能在火星上建造新的家园:一是将火星的大气层变得更加稠密,升高火星的温度。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位专家的话来说,一旦火星有了稠密且温暖的大气层,火星土壤中的冰就会融化,地球的植物就能移植到火星,制造出适合人类的氧气,火星的大气层就会变得跟地球一样。
有不少学者对改造火星这个看来还比较久远的计划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改造火星是个不切实际并且可怕的计划: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现在不去反思和补救,居然还要讨论要如何毁掉另一个星球,搞什么“地球化”。更何况,眼下地球上还有那么多的人住在贫民窟里,有那么多的人挨饿、营养不良……
探索宇宙:延续多个世代的旅程
通向恒星之路是如此漫长,我们的旅行工具速度是如此之慢,而人的寿命又是如此之短,这三项限制因素使得我们探索宇宙的步伐难有大的跨越。
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星际航行的项目,有能力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把他送到最近的恒星;以我们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也还不能成功地实施对人(宇航员)的“冬眠”处理,或像科幻小说《仙女座星云》中所描述的那样,宇航员在服了药后可以连续睡眠几个月,根据航行的需要进行调整——科幻小说《2001年太空探险》和《异星人》中,都有把宇航员冷冻起来的描写,他们在需要的时候由计算机将其唤醒。
为克服长时期宇航和生命短暂的矛盾,还有人设想了“太空方舟”式的多世代旅程,即建造一艘十分庞大的太空船,船上的设备构成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态系统,能够养活数十至数百人做长途的飞行。这样的话,宇航员可以在飞船上世代繁衍。
第一个想到利用“太空方舟”做遨游太空之旅的人,也许是俄国“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在1928年发表的论文《地球和人类的未来》中清楚地表述了这一思想。在他的想象中,这种宇宙航行可以持续数千年。而第一个在科幻小说中运用“太空方舟”概念的,也许是唐·威尔科克斯。他在1940年发表的科幻小说《600年的航行》中,塑造了一位在宇航飞船里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船长。船长每100年苏醒一次,他的每次出现,在船员后代中都会引起一种近乎迷信的敬畏。而他每次醒来也都会发现,他那些船员的后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变得越来越残忍、无情。《600年的航行》开创了这类小说中表达社会变革和人类堕落的主题。
现在要问:如果把前面所说的“太空方舟”看作是一个世界,那为什么一定要跑到遥远的星球去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杰勒德·奥尼尔在1977年发表科普著作《开拓空间》,建议就近建造太空站。这个空间站可以作为宇航中转站,也可以作为建造和发射宇宙飞船的基地,或作为太空中的科学实验站,当然也可以作为人在太空中的居所。
空间殖民地绝非人类的简单扩张,关键是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于完全独立的人造环境的理想。答案是:十分接近。殖民地的缓慢旋转将为其中的居民提供与引力相等的离心力;镜子将把阳光反射到土壤上;土壤上生长的将是精选的植物;水、氧气和大部分矿物原料可以取自月球岩石,而由地球输入的材料可以再循环利用。
不过,制造这样的太空城市耗资巨大,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