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商品,它既与政治紧密相连,又于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属性主要体现石油是稀缺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政治属性表明,石油作为商品,并不完全遵循市场规则,有时甚至背离价格规律。石油熊市始于2014年,本周一又暴跌至40美元以下,创金融危机以来新低。
故事从能源国的崛起说起。中国十几年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石油需求,从俄罗斯到委内瑞拉、从中东到非洲,无一不享受着中国崛起的神话,也享受着每桶100美元以上石油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地缘政治能力。高额的利润不仅让传统石油生产商快马加鞭的涌入市场,更引发了替代能源的寻找热潮。
这一时期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相关技术也在同步运行。美国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大举进入页岩气风险勘探市场,使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2000-2013年,美国页岩气年产量由117.96亿立方米上升至3025亿,页岩油的产量也飙升至 350万桶/日以上。页岩油气革命导致美国本土的石油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美国以天然气为动力的车船也开始快速增加,能源结构性实现了180度转型。
接踵而至的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的联合制裁。俄罗斯不得不增加石油产量来弥补经济缺口;委内瑞拉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已经进入了需要从阿尔及利亚进口原油的尴尬境地,油价每下跌1美元,该国外汇收入将损失逾7亿美元,已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债主违约;伊朗政府2014年预算收入750亿美元,其中约400亿美元出自原油出口,但前提是油价保持在每桶100美元。油价的地缘政治能力可见一斑。
加上OPEC并不愿意改变捍卫市场份额的石油政策。所有的价格下跌可以用供需准则一句概括。2015年,石油在55美元左右上下波动。虽然分析师普遍对其前景持悲观态度,但市场的投机情绪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牵住了石油下跌的脚步。
中国股市周一的暴跌把已经摇摇欲坠的石油推下了悬崖。上证指数疾挫9%,使得全球股市掀起了轩然大波,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开盘更是下挫千点有余。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在路透全球石油论坛上表示,此次大跌难讲与油市基本面有关,全因中国情势所致。如果中国当局无法掌控,经济硬着陆,那么石油的需求面支撑将遭到严重挑战。
隔日,中国央行大刀阔斧双降救市,人民币贬值预期再次上升。对于石油生产国来说,人民币贬值将导致进口石油成本上升,中国消费预期减弱将对油价造成更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