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7日报道,近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访华过程中表示,教授普通话的英国学校将获得一共1000万英镑的赞助。传统的法语或德语更有意义,这笔钱被用来招募和培训教授普通话的老师,同时给予更多年轻人学习中文的机会,并帮助他们在迅速增长的全球经济中获得成功。
英国教育秘书长摩根同意中英两国关系对于经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教会学生中文,不仅保证他们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为他们在全球各族人民中的竞争做好准备。
目前英国的中文学校状况如何?英国政府为何砸钱推广中文?这又会收有怎样的效果呢?
在英国,目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已经形成一股“中国热”。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78%的英国大学目前提供中文教学。
在近年年间,申请把中文作为唯一荣誉学位的学生人数增加了8%(同一期间,申请法文和德文的人数则分别减少了23%和24%。),还有更多的学生出于另外一个原因学习中文,因为他们认为这会帮助自己找到好工作。
如今,英国大约17%的公立中学会教学生一些中文,而私立学校的比例则高达45%。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英国的中文学校已经超过了150多所,而在校的学生也已经接近30000人,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通过其他途径学习中文的人。
而在中文学校学习汉语的学生除了华人华侨子弟之外,越来越多英国本土学生也加入进来。
除了中文学校,当地主流社会开办的中小学开始教授中文课程的也越来越多。根据英国官方数据显示,英国大约有1/6的学校现在提供不同形式的汉语培训。
20年前,汉语还处于边缘地位,但是现在汉语在英国已经成为继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之后的第四大主要语言了。
同时,英国政府设定了一个目标,计划让学习汉语的人数翻番,最终达到40万人。
英国政府将给希望增设汉语课的学校提供资金,并努力增加会说汉语的学校教职员人数。而本文提及的1000万英镑拨款,就是专为这一目的而拨付的。
当然,英国这样重视汉语教育,也不是无的放矢的,这与近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有关系。
英国已经感受到,中国将是继美国之后,开始对世界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国家,而作为精明的大英帝国传人,英国不想放弃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而是要借助中国速度的带动作用,为英国谋取最大利益。
而且,随着很多英国企业削减国内的成本,扩展在中国的业务,能够了解和应用汉语已经在英国的企业中成为优势了。这也是很多英国人学习汉语言的原因之一。
据悉,从2014年9月起,学习一门外语将成为英国小学和中学里的必修课,而汉语目前已经成首选项。
对此,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说:“当今天出生的孩子离开学校时,中国必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超越传统上对法语和德语的关注,让更多孩子学习汉语。”
与此相辅相成的是,英国还有25所孔子学院,它们不但使英国各界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了解中国的多样化、丰富的遗产以及中国人民多层次的生活,同时还承担着教授推广中文的任务。
在这些汉语教学单位的推动下,现在英国的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学习中文,也能很方便的找到学习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中国还通过多种高级渠道举办“汉语桥”比赛,参赛的外籍选手中文水平都非常高,前几年有一个英国学生得了一等奖,获得了很大的轰动。
有些学生在英国初步掌握学习一些中文之后,其中把一部分会选择到中国继续学习,因此对中国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有趣的是,就在英国强力推广汉语之时,中国高考制度关于英语科目考试的改革已经启动。在中国国内很多地方,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将比以往降低许多。
英语和汉语,英国和中国,从语言到国家地位的调整,也隐喻着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中国在全球的地位的确在提升。
英国学生放下法语和德语,去学汉语,自然不能从字面意义去浅薄解读,而应领会内中深意——正视中国崛起,积极应对全球化浪潮,时刻准备同最新的强国打交道。
其中,英国最近的表现可圈可点:争当人民币在欧洲的第一个离岸结算中心、率先成为亚洲之外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国家、坚决支持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一揽子货币、英国将在10月份由女王亲自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
虽然就客观而言,英国早就失去了大英帝国的“日不落”荣光,但作为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仍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学习。
当英国政界看到了中国作为新兴强国的生命力,而主动承认这种新兴活力,并与之主动构建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意味着英国的清醒与理性。这些,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