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移民眼中的中国:繁华又混乱!两姐妹竟然共侍一夫!

2015年10月08日 墨尔本资讯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墨尔本资讯台

2年半前,我回到了国内, 十分幸运, 外派回国的地点居然是我的故乡。


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孤独,看不惯各种各样的事情, 到现在步入正轨,享受生活。 两年半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环境的变化,年龄的增长, 接触的人群不同, 现在的我,想法,心态都有了太多的变化。



首先说说事业吧。


在一家公司待了N年,回国独挡一面的机会也算是绝无仅有吧。 做为一个30岁的年轻人,这样的机会,必须抓住。


很多人羡慕我外派回国,拿澳洲工资, 在中国消费,同时还能跟家人在一个城市。这是再完美没有的状态。


现在看来,确实如此,至少在薪水和各种福利待遇上,我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当然,后来在国内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之后,发现牛人到处有。


大学同学,高中同学都有创业成功的。自己这点点成绩,还是夹着尾巴的好。


刚毕业时,希望在一个大公司工作,从底层奋斗起,到最后成为高管,拿分红。


到如今,最羡慕的却是一个在国资投资公司工作的同学。


他有一份不会被辞退,早九晚五,可以随时中途开溜有空闲时间工作。这份工作提供着各种超市卡,市中心免费停车费,12%的房屋公积金,全额医疗保险。 他们从来都是股东方或者甲方,从来不需要看人脸色做事。同时,利用大把时间,他和别人合伙开了幼儿园。口碑颇好。 家长们为了孩子能报上名,甚至报名日早上6点去排队。


这位同学不是最有钱的,却是生活/工作平衡的最好的。


30岁出头,人生却已如此的不同。


有人买宾利,住几千万的豪宅;


有人拥有3间公司,筹划上市;


有人已是211大学的正教授,入选千人计划;


还有人在做底层公务员;


也有跳槽不断,却还没有晋升的;


最差的是失业半年,不愿意找工作的。



再来说说生活。


刚回去的半年,怎么东西变的这么贵了?这还是中国么? 后来可能慢慢习惯了这样那样的消费,也就无所谓了。


高速发展下的中国社会, money talks.


人们总要有些撑面子的东西。 一定的社会地位, 最好配着一定的消费水平。 当然,像最顶尖的习大大,马云之流,他们只需要刷脸。


一开始我并不完全理解这种心理,也不在意。那时候买了台大众,也经常去买ZARA,HM。


后来发现,就跟在HK说英文人们对你更客气一样。 在国内, 穿着匹配身份的品牌子,开着符合身份的车, 其实有时候会省却许多麻烦。 人们一边鄙视痛斥着物质化的环境, 一边又在行为上默许遵从了这种价值观。 我慢慢的也改变了自己的消费层次,让自己看起来尽量高大上一些。


回国一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消费比在澳洲时高了。 为什么呢? 想来想去,一方面是中国物质实在太丰富,想买的东西确实多了,而品质稍高的商品,其实在国内的价格甚至高于澳洲,哪怕它并不是什么名牌。


另一方面,国内是个人情化的社会。 不管哪种感情,都要靠各种活动来维系。 AA制在中国是不大行的通的,聚会的最后,经常演变为抢单大战。于是你来我往的礼品,应酬越来越多。 这些,都挺花钱的。


你问我这钱花的值不值? 我会斩钉截铁的告诉你:值! 为什么? 中国的信息是封闭的,资源是有限的。


在中国, 要办一件事情, 你得找个懂行的人先咨询一番。 各省各地各市各区的做法可能都不一样。 想要尽量快,多,好,省的办成一件事情, 找个业内人士带路是最好的。 他们会告诉你如何才能最快,最省, 或者能直接帮你搞定。 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通电话,或者举手之劳。 而这些信息, 你在网络上或者相应的部门是不可能得到或者说是完整的取得的。



写写环境和人文。


国内一直高速发展, 虽然房地产的泡沫好像很快就要爆掉, 但各种高大上的商业中心,五星酒店还是盖个不停。 动不动就一个新的商业综合体铺天盖地的广告。 餐馆越开越多。 可能我的城市里,每天都有100家餐馆歇业,又有100家新开的。 有些商业中心,开了半年,我还没有进去过一次。 实在是选择太多了,有时候逛逛新商场,顾客还没有营业员多,真是不知道商业中心怎么能运营下去的。 不过每个城市都往高大上发展,失去了特色,也不免可惜了。


不知道是不是其它消费过于贵,导致大家对于“吃”的兴趣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人均价位在100左右的饭店好像最受欢迎,排队排个30分钟,似乎也成为常事。 大众点评和各种团购网的用户量越来越多。 吃饭,唱K,看电影,基本全能找到团购券。


以前只在北上广深见到外国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二三线城市,见惯不怪了。各种高大上的西餐酒吧, 人均都在150-180。天气好的时候,也能看到型男索女们坐在店外喝酒。 感叹一下:国内的漂亮妹子们实在是多!


在各地政府大搞特搞基建之后, 大城市的主要干道都显得那么的整洁,宽畅, 路两边也是一派繁荣景象。 然而,政府速度,也挡不住中国人民的买车热情。城市越来越堵。自从搬到主城区,LZ的车,油耗从10,攀升到了20。 想想,要不试试地铁吧。 结果,在人流量最大的一站,我被下车的人流挤了下来…并且未能成功挤回车上。 前一段时间还出了限牌传闻,导致大家一窝蜂的买车上牌。车管所门口天天排长龙……据说,散布限牌传闻的两人,被抓了……虽说有习大大的禁令,某些娱乐场所还是很繁荣的。某次,报着开眼界的心态,我跟随一帮男性进了某KTV, 还装模做样点了个台费800的小姐 见识过后,.我想说的是, 这种地方,怎么能不成为男人的天堂呢? 一排年青漂亮的小姑娘,按照男性审美打扮,环肥燕瘦,站在那里让你挑选。化了妆,灯光下个个都显的那么美。陪着你唱歌,唱酒,温柔倍至。 包间的音响效果好到爆,小姐们各种吹捧。你就是公鸭嗓五音不全,小姐们也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天生的歌唱家。 在家里受惯夫人挑剔的男人们,男性自尊会瞬间膨胀,有没有? 那天晚上总共去了5个人,最后总共消费了8600块。 一起去的几位, 平日里也都是一付敬职爱家的好男人形象。


好吧, 写写国内有点混乱的男女关系吧。 (其实我想先写写国内政府服务和税务来着, 不过前面有人先下了订金,就把这个提前吧。)小三,二奶,小姐, 大叔,渣男,凡此种种称谓,都跟“乱”脱不了干系。


现在在国内,男人乱搞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去KTV找个小姐属于正常娱乐活动范畴,做女朋友,老婆的根本不应当为这种事生气。 没找小姐出台都算是良民。 小姑娘们道德底线确实比较低,哪管大叔结没结婚。 反正只图自己高兴。


新婚姻法出台以后, 已婚男人们出轨的成本更低了。 反正婚前买的房子女方也分不到,倒反而是车子和装修这类嫁妆只会贬值,离婚的时候,女方净身出户的真是不少见。


说两个小故事给大家听听,其中一个比较彪悍…


H,男,80后, 现在为某艺术院校的老师,导演,自有广告公司一间。 .离婚了一次,再婚后娶了一个新丝路模特。 LP也给他生了孩子,但是完全管不住他。 H一周大概有5晚上要在KTV度过。有一天,LP生病了,他还是照常去唱歌,然后12点离开了,告诉哥们儿要回家照顾LP… 大家看过私人定制里的那个雅过敏的导演没有? H就大致就是那个生活状态,不去KTV就难受。 更搞笑的是,听说有次在某高档的KTV遇到了自己的学生,做小姐兼职,他居然那天就点了学生的台。 最近广告公司好像不太景气,H把他的ML350做抵押了。


Z,男,80后。 继承家里的中医祖业,并将其发扬光大,开了两家私人医院。 他的牛逼之处在于,娶了LP之后,把LP的妹妹也那啥了。 LP给他生了个儿子,小姨子也给他生了个儿子。于是,两姐妹共侍一夫的情节,在21世纪的新中国,再次上演。老丈人知道这事儿,LP也知道这事。 他居然都摆平了。 男人们简直对他羡慕死了,称他为:人生的赢家。 至于他LP,男人们这样评价:他LP有钱花,有儿子,是正室,还图啥? 对方是妹妹不是更好么?肥水不离外人田! 别人家还要正室斗小三,他们直接把一个男人哄好就行了。


中国社会对于男人的花天酒地纵容到这样的地步,男人们只要有钱,就可以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



小编结语



此文有点偏激,但是也讲出了部分事实,其实每一个国家都有奇葩的人或者奇葩的事,但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多,也许就变得更为常见了。。。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