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夏天,受女儿女婿邀请,我和老伴去伦敦照看放暑假的外孙女,顺带旅游观光、避暑。异国他乡,许多经历都是第一次,特记录下来。
机场
8月2日上午9点多,我们来到了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很干净,旅客熙熙攘攘。生平第一次要坐飞机,我俩很紧张。
女儿的朋友晋萍送我们到海关入口。进入海关后,要先领登机牌、托运行李,还要经过好几道检查。她叮嘱我们进了海关有问题就问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想到她的话,我试探着和一位管托运行李的男同志说:我俩第一次坐飞机,也不会英语,希望能指点指点。他一听,笑着说:好,你们先等等。接着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来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男同志指着小伙子对我们说:他带你们做各种检查,送你们上飞机。我们的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浑身轻松。
这个年轻人叫吴大川。他带着我们出了边防,做了安全检查。他告诉我们飞机上要注意的事项,询问问我们要不要喝水,指给我们厕所在哪里,真是既认真负责又热情亲切。他一直把我们送到飞机上,还特意安排我们在机窗旁就坐后,才挥手道别。这意想不到的关照让我们很感动。我写了感谢信,请乘务员转交机场领导。
10个小时后,要降落伦敦机场了。我们又开始发愁了。在北京语言通,我还可以找人帮助。这下到了伦敦,我们成了哑巴+睁眼瞎,如何取行李,如何出关,真是一头雾水呀。眼巴巴看着旁边的旅客陆陆续续离开了机舱,我俩也只好站起来往外走。正在这时,一个女乘务员用中文说话了,要我们首次到伦敦的乘客聚集,由她带着下飞机。我数了数,一共有7个人。下飞机后,她把我们转交给另一个金头发工作人员,曲里拐弯走了好一会,金头发把我们交给一个黑皮肤工作人员,继续走了许久,我以为到了,不想我们被继续移交给一个黑发女郎。黑发女带着我们走到了一个大厅,帮着我们逐个办了入关手续,最后带着我们到了一个大转盘,交待我们在这里等行李,然后就可以从那个门出去了。看来,第一次到伦敦的人经常有,所以机场专门安排了这种传递式服务?这可真好,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紧张了。
我注意了一下,从离开飞机到站在这里等行李,共用了一个多小时。现在是北京时间夜里11点多,伦敦时间下午2点多。我们取到行李,随着人流出了大门,一眼就看到女儿一家三口,这下子彻底安心了。
女婿开车,我们1个多小时后到家了。
在飞机上
被特殊照顾,我们提前了很长时间登机。其他旅客登机前,我们轮流在飞机上转了一大圈。我们这架飞机一共有四个舱。还有几个工作人员的小工作室。第一个舱有16个座位,第二个舱24个座位,第三舱90个座位,第四舱135座位。(后来女儿告诉我,这些依次是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起飞之前我看看周围,坐的满满的。飞机上有好几处厕所,厕所很小,却五脏俱全,有卫生纸,洗手液,有冷热水龙头。飞机上可以容纳这样多旅客,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飞机将要起飞,我们旁边一个白人小伙子善意提醒我们系上安全带,起飞滑行大约用了30分钟。起飞时机身颤动,响声如风。不过飞行中机身平稳,虽然也有轰轰声,但并不妨碍交谈。
飞机上的广播先用英语,后用中文,提醒或者通知注意事项。语调亲切。
每个人的座位前(前面旅客的座位后)都有一个小电视。电视下面是一个杂志袋,可惜是英文的,我一个字也不识。电视有好多频道,但多数是英语,每人有一副耳机,我们只能看动画片消磨时间。我最愿意看的是有一个频道,每隔大约10分钟,就会显示飞机的速度,距地面的高度,飞机外的温度和据目的地的距离。飞机的速度基本上在每小时810公里,距地面高度13,000米左右,舱外温度在-50度,北京到伦敦飞行距离8,124公里。
旅客们有看电视的,有聊天的,有写字的,有用电脑的,也有睡觉的。飞机给每个人都发一个毛毯,可以盖着。乘务员推着小车,不时前来送各种饮料。我们俩很兴奋,一会儿朝窗外看,一会儿看电视,当然也一直聊天,交换各自的发现和感受。飞机上供应两顿餐,有西餐冷食,面包等。也有一盒热的中餐,米饭或面条。旅客们搬起藏在座椅扶手里的支架,就是一个小小的餐桌。餐毕,乘务员会把餐具收走。我们很不习惯冷食,幸好有方便面提供,就泡来充饥,比面包黄油更对我的胃口,热乎乎下肚,很舒服。
我们轮流俯视窗外的风景。一开始飞机下面是连绵不断的荒凉山丘,想来人烟稀少。4个小时后,变成了绿色的草地和森林。一直延续到降落。从伦敦返回时,起飞后很快下面就是蓝色的大海,接近欧洲大陆时可以很清楚看到海陆分界线。飞机钻进云层,我们就被白茫茫的云雾包裹,飞机凌驾云层之上,下面好像是白色的海洋,波涛起伏,无边无际,有时又像大堆大堆的棉花和白雪,非常壮观。从云层缝隙看下去,有时会看到弯弯曲曲的白色的带子,我猜想是河流,暗青的带子,我猜是公路。那些白、褐、黑交错集中的块块们,应该是城镇了。
飞机下降的时候,能感觉到机身略略下俯,窗外的田野、树木、桥梁、河流,建筑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平安落地后,大家都很高兴。
气候
8、9月的伦敦,不仅毫无国内的炎热,早晚还有凉意。睡觉要盖被子。这里估计没有凉席这个商品卖。女儿家里不仅没有空调,连把普通的扇子都没有。这样过夏天真不知少受多少罪。人们的穿着五花八门,西装革履的有,随意打扮的为大多数。女人们穿裙子、裤子的都有,穿皮鞋或光脚穿凉鞋的都有。男人们大都是体恤、衬衣加长裤。穆斯林女人用头巾包着头,有的甚至用黑色的宽松的大袍包裹全身,只露出2只眼睛在外面。奇怪的是,这样的季节,我们有时候还能看到穿大棉衣的。更奇怪的是我们有次看到一个小伙子,人很精神,上身穿着一件大羽绒服,下面却穿着短裤和凉鞋。真不知道他冷还是热。
伦敦的夏天晴天多,下雨天也不少。往往天气很好,一转眼云遮住太阳就是一阵雨,很快就又阳光明媚了。刮风的时候,只听见树叶的瑟瑟作响,看不到一点灰尘。空气明显好于北京很多。
我们注意到街上有很多悬挂在路灯杆上、栏杆上、窗台上的花篮,鲜花常开不败。我们所到之地,除了建筑和道路,不是树林就是草地,没有看到苍蝇和蚊子,居民家里都没有纱窗。
女儿说冬天的时候,天天都下雨。不过因为有暖气,不潮湿也不冷。而且冬天因为气温很少低于零下,草地都还是绿的。可以想见也不会很冷。这样一个国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确实是上帝偏心啊。
建筑
除了女儿他们带我们出去参观,闲暇时我们俩步行,逛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伦敦的建筑,不论民居还是公用建筑,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几个字概括:古老、朴实、坚固、雅致。
伦敦的建筑是节制的,简单的。市内的摩天大厦不多,登上高处甚至可以数的清楚那些高楼。这些大厦,要不“砖本色”,要不就以玻璃幕墙示人。遍布街头的,是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老建筑。议会大厦、白金汉宫就不说了,街上的民居也都很高寿。女儿住的这栋楼,算是很新的,建于上世纪初,经过内部改造,用起来很方便。我很惊讶这些建筑的寿命。女婿说和气候、建筑工艺有关。我想是吧。
伦敦许多建筑的顶上都竖有烟囱。很多都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是密集的一排或两排,如同排列待发的子弹。估计他们一起冒烟的时候,一定浓烟滚滚,像是发生了战争后的硝烟弥漫,却没有枪声。这些烟囱是英国烧煤时代的装备,现在他们不再发挥作用了,作为房子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作为烧煤时代的标志永远站立在屋顶,成为一种景观,提醒人们过去的岁月。
我们老两口没事就走街串巷,评点别人的宅院。居民区一般依地形而起,排成相对峙的两排2-3层的楼房。楼与楼或相连,或相隔,延伸开去。中间是马路,供汽车通行,马路两边停车;车与楼之间,是行人道。没有车会停在人行道上,都是规规矩矩在路边。路旁的树肯定不是同一时期栽的,大小品种参差,我看惯了一排一排的杨柳,觉得这样倒也自然好看。
许多楼前都有一个因地制宜的小花园。从中能约略看出主人用心与否。有的显然精心规划保养,有的就简单的是块草地,有的杂草丛生看得出许久没有料理了。附近有一户,前花园搞成丛林式样,要入户先要钻树从。女儿参观过他们的后花园,说不是一般的特别,我想象不出来。后花园一般比较大,主人更重视后花园。可惜我们基本看不到。女儿家的楼后,是一个半个足球场大的院子,绿草如茵不说,还有一片树林,她的一个朋友从北京来,一踏进院子就大叫:千万别回去啦!吃的不好也忍啦!意思大概是这样一个院子太难得、太出乎她的想象了!隔壁花园一颗巨大的桑椹,枝干长到了这边,外孙女知道能吃后,带我去摘。我发现旁边还有苹果树、梨树,不过都无人打理,自生自长着。这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玩,又安全又跑的开。松鼠天天能看到,隔三差五可以看到狐狸。这里的动物似乎不大怕人,看来没有人惦记着狐狸皮?
我仔细观察了建筑用砖。土坯很细腻,砖块比国内稍大,中间有空或空心。颜色有褐红、土黄、黑几种。砌墙的砖缝有一指厚,整个墙壁显得齐整有致,朴实坚固。
没有看见安防盗门窗的。窗户不大,也不高。小孩子可以轻易爬上底层的窗台。窗子可以上下推动,没有纱窗。地毯使用率很高。从过道到卧室。英国人习惯在家里光着脚。不同我们,习惯穿拖鞋。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看到了伦敦塔桥的吊起。塔桥是泰晤士河东去入海的最后一座桥。
资料介绍:塔桥是泰晤士河东去入海的最后一座桥。因为紧邻伦敦塔而得名。1886年倫敦塔橋开建,一共建造了八年。2座坚固的桥墩共使用了七万吨水泥,桥塔和桥身用了1.1万吨钢铁。桥基上建有两座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0多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 多米,塔基和两岸用钢缆吊桥相连。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下层 可供车辆通行。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时,主塔内机器启动,桥身慢慢分开,向上折起,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两块活动桥面,各自重达 1000吨。从远处观望塔桥,双塔高耸,极为壮丽。假若遇上薄雾锁桥,景观更为一绝;雾锁塔桥是伦敦胜景之一。
我们虽然没有看到雾锁塔桥,但是我们碰到了塔桥开启,只见几分钟前还在跑着汽车的桥板被轻轻巧巧地掀起,一只高耸着桅杆的船缓缓驶过。之后,桥板被徐徐放下,车辆重新驰过。看得我们目瞪口呆。女儿说我们运气好,他们在伦敦几年了,也是第一次看到。
塔桥下游还有一条河底人行隧道。这条地道建于1870年。隧道由拱圆形钢板支撑,灯光明亮,有3米左右的宽度。出入隧道前,需先下百余石阶,穿过隧道,在河对面可以看到格林威治山上的建筑。像这样一百多年前的建筑,至今还在使用,这让我感叹这个国家多年前的辉煌,以及泽被后世的业绩。
(待续)
感谢石明老先生码字!感谢读书会书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