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之前看了一本「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的书,作者是日本人,我看完之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之后也写点读后感总结。
中国缺什么?----优质的服务
“秘诀就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竭尽全力地探求服务的真谛。只要能够提供所期望的服务和可以接受的价格,我们就能发展壮大。”
“复印,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希望我的下属能够把这些时间用在思考如何提高对顾客的服务质量上。”
来日本旅游过的人,对日本的最大感受,能真正切切感受的到的无非是两点,“干净”和“服务”,干净想必我就不多说了,不单单是地面,空气质量也应该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了。
服务,从你到机场就会感受到那种区别,就更不用说入境后如何了。我也在我第一次从日本回国的时候发过牢骚,为什么我付了1块钱买个袋子还得我自己装。我在便利店打工,客人买一个饭团我也得询问需不需要装袋,对于不需要装袋的客人还要表示感谢。但回国后即使是在一些高级酒店也无法享受到在日本麦当劳里打工服务员的服务。
服务,确实是中国现在缺少的东西。
日本缺什么?---------责任感
世界各大家电制造商之间愈发激烈的竞争中,一个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只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在保证一定水平的技术的同时,降低产品价格。韩国三星,LG,以及众多的中国企业都选择了这条路。
其二,不停地开发独具魅力却无法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产品。对于这样的产品,无论价格多贵,都有消费者愿意购买。美国苹果公司就是这条路上的“前行者”。
可惜的是,日本的三大数码家电制造商没有选择走这两条路,而是选择游走在这两条路之间,然后眼睁睁地看着顾客渐渐远离。
我爷爷家有台松下的电视,岁数和我差不多,在去年台风水灾之前一直稳稳地跑着。可见日本电器质量之牛。可现在渐行渐远,纵使现在“索尼大法好,退果保平安”的口号喊得再响,那粗糙的UI设计,和令人发指的交互逻辑,还是让我无法选择日系的智能手机。现在的日本电子产品行业,能拿得出手的估计也只有相机技术了吧,虽然目前还没有超越的可能性,但我想过不了多少时间,连这块阵地也会失手。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日本病”
“日本病”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由“逃避责任”这个日本民族最大的弱点发展而来的公司组织结构僵硬化,保守化和内向化。而这种“病症”的直接结果就是公司日趋衰弱,并最终倒闭。
“对于公司内部各部门的负责人来说,最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如何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并提高营业额,而是在新产品销售状况不好时,如何避免承担责任以及如何让自己的仕途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文中举的例子是:下属有一个非常好的点子,可以为公司创造巨大的收益。于是写了一份企划书,交给上级,上级看完后指出了缺点,然后修改后递交到更上一级,然后又指出了许多的错误和漏洞,然后反反复复地修改,最后到决定层的时候,时间已经比最初的预想晚了好几个月,得到结果是不批。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像“乐天”“雅虎”等用户众多的门户网站,如今还是那个破样子,就是逃避责任,一个简单的修改,可能就会导致用户的不满,那干脆就不修改了……一个长期困扰我的问题就这样找到了答案。
前些日子听到一个关于领导、组织的内容,很多企业都想转型成为互联网企业,但互联网企业不仅仅只是意识形态上的转变,更大的是组织形态的转变,而传统的日本式企业的组织形态,会在互联网思潮中被完全的否定。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会变得游离。日本的老头子们,远没有做好迎接这次挑战的准备。
缺乏责任感的具体表现还有在「引咎辞职」上,发生某某事件,日本 XX 省长引咎辞职,中国人大呼~你看日本人多有责任感!!balabala的,难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看的日剧(比如相棒)比较多的话,肯定会有感觉,尤其是在政府机构里,日剧的表现就特指警视厅,一旦上司感觉这事会影响到自己,就会给下属施压!下属迫于压力,提出辞呈。这不是什么有责任感的事情,完全就是一种病!一种不承认自己有错的病!想通了这点,其实也就是想通了为什么现在的日本不会为二战的事情道歉,因为这本身与现在的自己无关,完全是当时的人的责任,我现在为什么要承担这个责任。
我想这里肯定有小伙伴要反驳我,你看日本的水果,每一个都标注是哪个农民生产的!多么有责任感。
乍一看确实如此,但你仔细想想,真要是这个水果出事了会怎么样,之前正好看过一个「限界集落株式会社」的日剧。在一片有机农作物中,查出有农药残留,那么被查出的农夫是不是要承担责任,日剧中日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这个责任者先踢出工会,与自己划清界限,我们不承认他是我们村的人。这就是一般日本人的思维。
剧中比较值得称赞的就是,最终是公司出面向公众道歉,没有开除农夫,用更好品质的农产品来回馈社会,赢得评价。不得不说这在日本简直太难能可贵了,但终究还是在剧里。
中国缺什么 ------协调一致的团结精神
“在中国人的眼中,坐在自己周围的‘同事’绝对不是和自己手挽手,肩并肩地提升公司营业额的‘战友’而是要在某一时刻将其排挤掉的‘劲敌’,或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所以,每天下午5、6点下班之后,中国员工也不会像日本员工那样三五成群地去吃晚饭,而是自顾自地区做自己的事情。换句话说,中国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仅仅停留在非常浅薄的表面。”
这句话可能有些片面,我们不排除存在关系非常好的团队与同事。但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排挤掉你周围的人,高考的时候1分就能干掉几百上千个人。周围的人也许能成为朋友,但在某个时间点,一下反目也是常有的事,这在日本就少见很多,但更多的是去排挤掉那些没有协调性的个体。
我一直认为自己没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如果可以独立的去完成某事,我不愿意和他人一起去做,如果要是我在日本长大,估计从小被欺负的对象就是我了。
“究竟怎样才能让中国员工萌生对公司的热爱呢?”最终,我得出了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答案——在中国这样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里,许多企业往往只能通过“尽量满足员工的工资要求”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热爱。
我所关注的IT业,跳槽的事情太稀松平常,不单单是底层的跳槽,上层跳槽那也是家常便饭,想想那个回答也不错:“要是有比现在工资高30%的工作,我干嘛不跳呢”,这可能是日本这个终生雇佣制所无法想象的地方吧。不过正因如此,才使整个经济社会散发活力不是么?人人往钱看,我觉得不是一件错事。
日本缺什么------年轻人的力量
“即使只给我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也没关系,请让我工作!”——就是这关键的一句话,让父亲在面试中打赢了漂亮的一仗。
65岁的老人既是拿最低的工资也要工作,这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想象,但唯独在日本。这里不是想说日本老人有多么的强大,我在这之前也一直觉得日本老人是伟大的,但看了这章后,我觉得这简直就是“老害”。
上述文字发生的背景是,银行面试员工,有2个年轻人和1个老人来面试,老人之所以能开出这种条件,是他有稳定的退休保险拿,所以不管拿多少钱,都能养活自己,这是多么可恶的一件事!年轻人想在这个社会寻求一席之地,却被眼睁睁的被老人抢走工作,自暴自弃的日本年轻人越来越多。也成为日本发展的最大阻碍。
我在便利店打工,往往看到的都是老头老太来买东西,一买就是几千日元,而年轻人往往只来买泡面,便当,连零食都很少见,为什么?不就是因为贵么。老头在20年前的泡沫经济时代,赚得碰满钵满,现在退休了还不放过年轻人,不给年轻人机会,这是多么可恶的一件事!
这不仅仅是日本的问题,我们也马上要经历这样的时代了,超老龄化社会,和改革开放初期吃到利益的一部分人的老去,他们会不会放权给年轻人,年轻人能否推动整个社会前进,这一切即将到来。
中国缺什么------细腻的技术
“中国并不是没有细腻的技术,而是没有使用细腻技术制造本国商品的能力。”
其实Made In China这几年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借着国外的技术,优秀的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地位越来越高,双11卖出的绝大部分产品,我想都是Made in China的,我觉得这应该感到高兴。
汽车行业,用市场换技术,最后到头来被国有企业贪的一塌糊涂,但高铁技术确实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人会说动车不就是抄袭日本新干线么,哪来的技术可言,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高铁确实在发生变化,我认为当你的技术发展到别人没有证据反驳你抄袭的时候,就是成功。
但过高的税负,加之产业转型的压力,孕育出工匠精神是不可能的,只求制造业的流水线更加精细化,分工合理化,整个制造流程更加的细腻,而不是期望累计多少年技术的老工人多么的牛逼。
日本缺什么-----广阔的世界视野
“中餐的筷子都是竖着摆放,呈现进攻态势,而日本料理中,筷子都是横置在自己勉强呈防守状态。”
中国跟日本真是有着天壤之别。中日是领邦,都是黄种人,又都属汉字文化圈,同受儒学思想影响,政治家经常笼统地称两国“一衣带水”而实际上却并未理解两个国家的本质区别。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得到了解释。为什么日语中有那么多被动态?或许答案就是推卸责任
例如A董事长和B总经理批准了C议案。“这句话说明A董事长和B总经理对C议案负有完全责任,但是在日本公司的董事会议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表述:“C议案获得了董事会的批准。”好像在场的人都有责任,到底谁负责,谁也不知道。
以前演讲比赛的时候,都会说一句:発表させて頂きます。中文意思就是,我得到了让我发表的机会。他是一个使役态结构的敬语,当初没管这么多,反正就这么说就是了,现在想一想,是我得到了发表的机会,那我要是说错,责任也不在我这啊,是我得到你们的允许我才发表的。简直是推的一手好责任啊。
事物终有两面性,无论我们夸赞日本还是批评日本的时候,其实背后每一点往往都有好与坏。
不管怎么说,日本还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正如书中说的,中国可能在技术,文化上越来越接近日本,可能已经有十之八九,但这最后的一成,不花时间耐下心来是不行的。中日有着天壤之别,但实则互补,我希望看到“中日经济共同体”的诞生。
原创文章推荐
回复文章标题前面的数字阅读此章。例如回复数字1,可看到第一篇文章
1. Coles和Woolworths到底哪里不一样?!
2. 墨尔本有哪些值得推荐的餐馆?
3. 怎样在澳村儿配眼镜~
4. 最近老做广告的Telstra Air是个什么东东?
5. 华人家长怎样有效和洋老师打交道?
6. “Boxhill辱华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7. 澳洲又换总理啦!怎么回事儿??
8. 风雨交加大洋路(摄影)
9. 在澳洲如何对付花粉症Hay Fever
www.aozhou123.com
是不是觉得这个账号很眼熟,没错,我们就是那个“澳洲123”,我们的老帐号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屏蔽了。请朋友们长按上面二维码订阅我们的新账号。
~ 靠谱、有趣,了解真实的澳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