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13年2月第1期
严晓伟 译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采用分层治疗使血压达标
在初级医疗保健中计算机辅助有益,但过低的降压目标并不可行且费用效益比不佳
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是引起早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1。英格兰2010年的健康调查显示,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罹患率分别为32%和29%2。在初级保健中,高血压是导致患者就诊的一个常见原因,在英国医疗质量和临床转归评估体系中,血压是一个关键的评估指标3。尽管在40年前已经发表了有关高血压的“半数的规则”(即半数的高血压患者未被诊断,半数已经诊断的患者未接受治疗,半数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其血压未得到控制)4,高血压控制不尽如人意的状况至今仍然存在。有评论和综述提出,分层治疗是降血压有效策略的关键内容之一5,6。
在一篇相关文章中,Stewart等报告了一项有关分层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见本期第50页),该试验采用计算机公式辅助调整降压药物剂量,直至血压达标7。该试验在初级保健机构中进行,在那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均得到治疗2。试验在很大范围内招募受试者,几乎遍及整个澳大利亚。受试者均为新近确诊的高血压成年患者,在停用所有降压药物并接受缬沙坦80mg/日治疗28天(导入期)后血压仍然没有达标者。几乎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导入期后因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而被剔除。因此,该研究所观察的是接受了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但血压没有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借助计算机的辅助,根据受试者在入选时心血管危险评估的结果,为每一位合格的受试者确立个体化血压目标:蛋白尿患者血压目标为125/75 mmHg、靶器官损伤患者为130/80 mmHg、无上述情况者血压目标设立为140/90 mmHg,此后将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常规治疗(在缬沙坦的基础上由全科医生决定后续治疗)或试验干预治疗。试验干预是采用一种强化的、依据计算机公式的血压管理策略,计划在干预后6个月内使患者血压达标。在试验干预组,患者被进一步随机分组接受缬沙坦单药治疗、或缬沙坦+利尿剂或钙离子拮抗剂(CCB)的两药联合治疗。
观察期间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显著下降(试验干预组:13.2/7.7 mmHg;常规治疗组10.1/5.5 mmHg),研究的主要终点(血压达标率)在试验干预组高于常规治疗组。主要终点的组间差异仅仅在血压目标高于125/75 mmHg的患者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此外,药物处方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干预组增高,提示这种干预策略有助于克服治疗的惰性8。
对试验结果应谨慎解释,受试者相对年轻(平均年龄58岁),但仅40%不合并高血压的并发症。作者对“常规治疗”进行了仔细的解释,根据对受试者入组时临床分析以及所设定的靶目标9,“常规治疗”得到加强。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试验采用了非盲的研究方案,受试者血压由参与试验的全科医生或护士测定,这是这种类型研究出现偏倚的根源所在,因此更需要进行独立的评估10。“异常的”血压测定读数则被舍弃,包括那些收缩压测定值的差异在10 mmHg以上的读数,与近期一项应用自动血压测定仪的加拿大研究进行比较(第一次和第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差异),这项试验所采用的标准更为严格11。随机分配到试验干预组的受试者与接受常规治疗的受试者比较,前者随访的频率是后者的两倍,因此进行相关的费用效益比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当这种治疗策略应用于更大范围的时候。
这项企业资助研究的作者,称最初的干预治疗(缬沙坦)为全球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然而在英国,缬沙坦是替代的一线药物,仅用于55岁以下的患者12。该研究中更严格的血压目标(125/75mmHg)较英国国家医疗保健及临床优选研究所(NICE)建议的降压目标还低,甚至低于现今研究证据所提示的用于非卒中患者的治疗目标12,13。在全科医生看来,尽管每组有14%的受试者其指定的血压目标高于计算机的推荐,仍然存在与研究方案相比的偏差情况,因为面对较严格的血压目标,全科医生还是不能进一步增加治疗强度。试验干预组的退出率较高,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1倍。由于在试验以外的情况下,结果可能更加糟糕,追求过于积极的血压下降并不现实,对很多患者不应如此推荐。
这项研究证明了由计算机辅助、对高血压分层治疗的潜在益处,阐明了在广阔地域实施的具体方法。现在,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效果是否依赖于对药物的选择?这项干预措施的费用效益比情况怎样?哪些患者将受益于该试验所采用的更严格的血压目标?
BMJ 2012;345:e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