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教育-066】玩命的体育课

2015年10月09日 新西兰教育




上学期开学后,有天女儿回家报告:“完了,这学期搞不好会骨折,体育课要学跑酷(parkour),以前经常看到上跑酷的同学打着石膏一瘸一拐地来学校上学,太疯狂了!”

跑酷是源自欧洲的一种极限运动,人像猴子,徒手在城市各种地形中飞檐走壁,看上去酷,但也相当危险,这些是我对跑酷的模糊了解。女儿的体育课花样翻新地学起了跑酷,我也倍感新奇。我一直想,骨折要趁年轻,锻炼一下也好。可喜可贺,一个学期下来,女儿不但没有骨折,还顺利地完成了课程。而我看着女儿又变得“皮实”了一些,我也很是欣喜。

征得女儿同意,让我们先来一睹她跑酷的飒爽英姿,是女儿提交老师的考核内容片段。每个学生都要根据适合自己的情况来设计自己的跑酷线路,在期末规定期限前,上交老师一段自己跑酷的连续实况录像。



说实话,真不能相信这是我女儿。我和她妈都不是运动型的人,孩子受了我们不少影响,谢谢学校提供这样的课程。


如果有人问我,对女儿学校的这个课程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会回答,触动最大的其实不是体育课新奇的学习内容(跑酷),而是学校连上体育课都不忘培养孩子如何学习。当我看到女儿拿回来的课程大纲,强大的课程设计让我叹为观止。

全学期的体育跑酷课分为四大阶段。1)学习动作2)设计路线3) 反复练习4) 反思。

1
学习动作

其中有五六个不同的专题,每个专题之前都要学生自己计划,之后要小结。下面是女儿其中的一个专题,我试着翻译成中文,大家有个感觉。




2
设计线路
每个同学都要自己设计线路,并不是全选最难的动作才好。因为老师的要求白纸黑字,难度大的动作只有在作对的情况下才可能得高分。

下面是女儿设计的15步动作线路,专业术语太多,我就不翻译了,大家看个感觉。



3
反复练习
在这个阶段里每人就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练习。那个时期女儿回家也经常不闲着,在房间里铺个薄的垫子,就练上单项动作了。有个动作叫做parkour roll (跑酷滚)。类似前滚翻,但是起始位置是站立姿势,或从高处跳下以后作为缓冲。它和前滚翻的区别是头不能触地,而是用一只肩膀先触地,再沿着后背滚一条对角线到胯部,然后起身。看上去比我当年初中体育课上学的前滚翻动作不知惊险多少倍。在四堂自己规划的练习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就需要规划设计自己的跑酷线路,然后找其他同学帮自己录像,最后把视频上交给老师。




4
反思
在反思这个阶段,学生们要书面回答一些老师提出的问题。
比如,
你的跑酷长期计划是什么?
在这次考核中,你开始设计的动作是希望拿到几分的?
在整个过程中,有过数次改进计划的研讨。说明哪些改进计划帮助到了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哪些没有帮到?

下次再做你会如何改进?等。



女儿学校的很多课程里都有反思这个环节。我们祖先也说“吾日三省吾身”。实时检视,反省,思考方向,思考如何能够做得更好,对一个人不断要求进步的人来说,这个能力几乎是必须的。但是,不学就不会,不做也养不成这样的习惯。所以,我非常欣赏新西兰中学课程设计的这种形式。


女儿的跑酷课经历也让我更深切地感受了新西兰中学体育课能够给学生带来的训练,不仅是身体素质的提升,也是综合素质的培养。设定切合自己的目标,学习,实践,反思,这不正是一个人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所需要的本领吗?玩命的体育课,不光要四肢发达,头脑也万万不可简单化,一个学期下来,最后也有洋洋洒洒4000多字的笔头体育作业啊。


记得学期当中的家长会,我们单独和体育老师见面了解情况。老师特别强调要学生按照自己的目前情况设定稍高一点的动作目标,而不是一刀切地要求大家都给自己选择难度最高的动作。这样对于培养孩子自己的自主意识会很有帮助,不但如此,其实对培养孩子的自信也是大有好处的。一个目前能做三级动作的同学要强迫他设定最好八级的超高目标,不但不易达到,还容易伤到自信。这个体育课的设计处处体现着对个体的尊重,也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一种表现。


一个学期的跑酷课过去了,它给女儿留下的了什么呢?除了又一次实践了良好的学习方法,设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这过程中当然还增加了自信,因为这些疯狂的动作,在跑酷课之前她是绝对不会做的。


下面这张照片是在跑酷课结束后拍的。我们一家在附近散步,经过高墙时,女儿竟一时兴起地“飞”了上去。我和她妈看着心里高兴,这堂“玩命”的体育课可真是没有白上啊!




作者简介


Sherman Wang - 在外企工作了二十年,曾任全球五百强美资企业中国区服务总监。因希望为孩子寻找更好的教育环境,全家移居新西兰。Sherman创办了提供教育服务的公司,并在奥克兰理工大学(AUT) 教育系就读深造。


如有关于新西兰留学方面的需求,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本文为【新西兰教育】原创文章,欢迎各位朋友转发分享。如媒体或者公众号需要转载,请书面接洽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