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给哈佛大学捐了1500万美元。接着,他们夫妇计划共向英美的世界一流大学捐助1亿美元,眼下正与耶鲁谈着。但是,这里面却没有中国大学的一分钱。这个,你怎么看?爱国愤青们大骂潘氏忘恩负义,恨不能给他们定个“叛国罪”;另外一些人——这些人成分复杂,不好定义,以普罗网友居多——他们认为善行无国界,甚至要“谢谢潘石屹没捐给中国大学。”这两种声音,可以说是以意识形态站队。不如让我们暂且抛开意识形态,从专业角度来考察这一行为。
同样是给美国大学捐钱,潘石屹与张磊不一样。张磊的888万美元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毕业生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他是为了感恩母校,“耶鲁改变我一生”;潘石屹给英美大学的捐款,虽出于潘氏夫妇的意志,但严格来说,不算他们的个人行为,而是SOHO中国基金会的组织行为。这个公益项目有明确的目标,即资助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贫困学生。也就是说,它是SOHO中国企业战略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CSR(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它要考虑项目定位、执行保证、可预期的效果等等一系列专业问题。我们看到,在这个公益项目中,潘石屹选择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他选择了世界一流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中,他选择了中国贫困学生。引起争议的问题是,他为什么不选择“中国一流大学”呢?那里面的贫困学生不是更多?而从专业角度看,如果他选择了中国的大学,就是一个坏选择。
中国的大学正处于“大跃进”阶段,阿猫阿狗都嚷嚷着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与政府一贯的执政风格一脉相承。于是,一会儿“211工程”,一会儿“985工程”,纳税人的钱就这样哗哗地通过政府流进高校。中国的大学互相之间比较的不是教育质量、学生成就,而是谁申请到的国家资金更庞大,谁家的办公楼、设备更豪华,谁家的专家教授思想更纯正,以及谁家的应届毕业生签约率更高。至于学生在学校学到了什么,是不是真的就业了?他们不关心。更糟糕的是,中国大学的财政管理缺乏透明与问责机制,纳税人的钱花到哪儿了?谁也说不清楚。
潘石屹别说拿出1亿美金,就是100亿美金投入到中国大学,他也甭想知道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想,无论从企业还是个人角度,潘石屹绝对不愿意为教授带女生开房买单,绝对不愿意为“上访者99%都是精神病”这样的课题提供研究经费,绝对不愿意让自己的善款成为一笔糊涂账。
写到这儿,插进一个亲眼所见的故事。
这个故事比引用厦大博导诱奸多名女生的新闻更令我震撼。几年前,我参加某个行业会议。在郊外的宾馆里,当我们几个人来到某副院长的房间请他一块儿去开会时,从半掩的门看到,该校一个漂亮的女研究生坐在副院长腿上,搂搂抱抱,亲亲热热,旁若无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副院长(副校长),开会期间带女学生开房,连房门都不关!这个事件一举击溃了我的道德观念、节操观念、校园观念和性观念。
我们现在从专业的范畴跳出来看,潘石屹1亿美元到底捐给了谁?我们知道,这个项目是有限制条件的,即用于资助在世界一流大学读本科的中国贫困学生。也就是说,受益者其实不是美国高校、不是美国人,而是中国人、中国穷孩子。如果把这个项目看作潘石屹和张欣的个人善举,他们就是真正的爱国者。如果像爱国愤青们说的那样,把钱捐给中国大学是更爱国吗?不是,那是爱政府。我们知道,中国的大学也是政府组织,有党委,有官员,有行政级别。
爱国家与爱政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某些人天天用强大的话语平台在你耳边故意混淆、误导、洗脑,对此,我们要心明如镜。
最后想到了陈光标。当陈光标在纽约给美国流浪汉养钱的时候,潘石屹在哈佛大学给中国穷学生送钱;当陈光标在美国宣扬文革与雷锋的时候,潘石屹在美国发微博鼓励中国的“优秀学子去世界一流大学去读书、去成才”。谁在作秀?谁在行善?谁才是真正的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