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别用无知恶心我了,好吗?

2015年10月07日 芥末英国留学



我的同事马先生,信仰伊斯兰教,是不吃猪肉的。有次团建出去吃饭两位刚来的实习生搞了一个恶作剧,趁马先生去卫生间的时候,把一块猪肉放到他装汤的碗里。当马先生回来看到的时候,一句话没说,直接走了。那俩实习生还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块猪肉嘛。


我喜欢出去玩,有次在火车上,一位四十来岁大哥估计无聊了找我唠嗑。说到旅游方面,我说我一直挺想去陕西转转。他就说,就是全是挖煤的那个地方吧,遍地煤老板,特别有钱。我说,那是山西,是两个地方。他又强调,怎么不是,省会不是西安吗。我说那是陕西省会,山西省会是太原,山西陕西读音不一样。他直接翻个白眼,说你是大学生懂得就是比老百姓多。然后再也没说过话,我才发现原来影视剧中那种说冷言冷语时才有表情竟然真的存在。


有没有匪夷所思的感觉,对常识的缺乏我可以理解,只是他们理所应当地把常识无视掉,并且擅自去干涉别人的生活。这让我接受不能。


下面这些话,你一定在某时某地听到某人说过。


“90后都特别自私,冷漠”


“你家山东的吧,东北冷不冷”


“日本辐射传过来了,赶紧去买盐吧”


“别吃橘子了,里面都是蛆”


“去健身房的都是gay”


等等......


所处圈子不同,所掌握的常识也会不同。全世界70亿人,各行各业,有人擅长绘画,有人是数学天才,有人钟爱炒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常识,圈子不同,常识不同,这正常。


让你觉得反感的并不是他们对常识的无知,而是莫须有的自信和信口雌黄。


对不了解的事物保持敬畏本身就是一种常识


说实话大多数的成年人知识储备量比不上高中时掌握的水平,也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事无巨细全部了解,无知是常事,也没必要觉得羞耻。但是因为脸面,和不必要的偏执,明知自己是错的仍要坚持,把无知当做挡箭牌,或者明明只是道听途说,却指手画脚指导别人该如何做。


据我观察,此类人对话时经常使用以下词汇:

“肯定” “都” “完全” “全部” “没有不明白的”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以及“你不懂” “你说的都是错的”而且极爱打断别人说话。

在被问到如何得出他们所说的结论时候,对方会这么说:
“就是” “我认为是这样的!” “我觉得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反正就是这样!你说的我不知道!”“怎么可能是这样” “你胡说” “你说啥呢,这样不对!”


而且犹如复读机一般,一句话重复个不停,生怕别人听不到,直到别人受不了为止。


每个人都会从以往中找出一些与已知相符的认知经验,当相同或相似的情境触发时,人们就会拿出这些经验来解释并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很正常,但从认知上说,无知的人之所以固执,是因为他们个人认知单一,没有其他思路。遇到熟悉的场景会用以往的经验来接受,遇见陌生的场景同样如此,或许第一次正好适用,但不意味着回回适用。


这也正是博学多才的人往往低调、谦虚的原因,因为懂得越多,越明白还有更多的事物是不了解的。一个人,无论是从书本中还是生活中,获取的知识和体验越多,他的个人思考回路就越丰满、越完善。这时,他在认知情境的时候,可供选择的应对策略也就越多。


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你可以无知,但请不要把你仅仅拥有的一丝浅薄水平用在我身上。


你可以无知,但请不要明明知道自己是错的时候摆出一副“就你了不起”的样子。


你可以在你的世界里张牙舞爪,但在我的地盘里你连墙角里画圈圈的资格都没有。


无知加无理,不可容忍。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