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的元凶找到了,原来是自行车!!

2015年12月27日 英国万事通





本文来源:张翅的生活沙龙

最近看到的一篇短文,题目就十分引人注目,叫做“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大”。这是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学者王浦生在说到“学术腐败”时所举的一个实例:一家汽车公司资助研究机构搞环境研究,最后得到的结论却是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因为自行车引起交通不畅,导致汽车停滞,排放更多废气。”这好比是说,强奸之罪不在流氓,而在漂亮的女人;抢劫之罪不在歹徒,而在路人的钱包。这种违背常识的研究结论,偏偏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机构或专家作出的,能不使人感到困惑吗?


谈吸烟与健康的关系,要请医学专家;谈汽车与环保的关系,要请环保机构。他们从事此类专业的学术研究,或许还是该专业的学术权威,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这种公信力,本是极为可贵的资源。然而,当大大小小权力资源都在被人尽情开发的时候,学术界的专家们似乎也守不住寂寞———哪能捧着金饭碗当乞丐啊!种种迹象表明,着手开发这种“公信力资源”的已经大有人在。不知道上述医学专家在说吸烟可以保护牙齿防治肝癌的时候,是否拿了烟草专卖局的红包,“研究”出“自行车污染甚于汽车”这一结论的科研究机构却是明明白白得到了一家汽车公司“资助”的。


拿了人家的钱,就要帮人家说话,哪怕是昧着良心的话也要帮人家说。这种科研机构或学术权威充当“托儿”的事,恐怕已非绝无仅有。以至于研究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科研项目经费,也可以不顾是否真有价值是否真出成果,而在人情、关系、回扣、红包以及由此结成的圈子中敲定。你实话实说了,就会像何祚庥那样,以后没有人再请你去。


学术权威与江湖骗子也只有一纸之隔。当学术权威背弃学术滥用权威之时,其实已悄悄地完成了这种角色转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根本就无暇顾及,公众与社会将会为他们得到的蝇头小利付出怎样的代价。 当然,他们也将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公信力。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骑自行车出行是绿色交通,既没有污染,又安全。然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教授认为,自行车作为一类交通工具是绿色的,但它不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相反,正是因为自行车太多,影响了城市的道路交通,致使道路的利用率不高,机动车运行缓慢,尾气排放量增加,城市空气污染加剧。


南京市的城市交通规划全国做得最早,其“畅通工程”是全国做得最好的之一,甚至“畅通工程”开始实施的时候,形成了全国学南京的态势。近几年大连、上海等城市交通做得也很好。


王炜教授认为,影响城市交通得以进一步改善的原因,是摩托车、自行车太多,应该对摩托车的发展加以限制,严格控制自行车的数量。王教授介绍,发达国家的道路行驶速度在50至60公里,道路利用率很高,而我国的城市道路行驶速度一般在20公里左右,道路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


当汽车以时速20公里左右的速度行驶时,其消耗的功能最多、排放的尾气最多、占道面积最多。机动车已经成为城市污染最主要的来源。而道路行驶速度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摩托车、自行车占道挤道。


王教授说,摩托车与自行车行驶在一起,自行车不安全;与机动车一起行驶,摩托车不安全。如果从安全得到保障的角度考虑,摩托车与机动车应该占有同样的道路面积,这就存在很大的浪费现象。


王炜教授认为,要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应强化以公交出行为主体的交通方式,少骑自行车,不骑摩托车。南京的公交出行率大约在24%,离最佳城市交通状态尚有很大的距离。王教授说,当选择公交出行达到50%的时候,城市道路的利用率最高,污染最少。



我有几点不明白


1、王教授或许是外星人,或许是高高在上已经脱离了最基层的百姓,看看一些发展中的城市。有几个城市会开设夜班通宵的公交车?依赖于公交车的出行方式更本不实际也不可能。没有夜班车工人上下班怎么办?还不是依赖于自行车和新出现的电动自行车?其次在南京上下班高峰时候,公交车基本上已经塞满了,人再多也只有站车顶了。


2、你说尾气排放量增加,城市空气污染加剧。那好,既然您已经意识到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会造成城市污染。为何还要使用机动车呢?机动车使用的汽油中,含有铅的微量元素,这种铅的微量元素会随着汽油的燃烧过程,随着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到大气层中,这也就是您所言造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加剧。


机动车的污染还不仅如此,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这些二氧化碳将会导致臭氧层的破坏。臭氧层的破坏会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导致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会导致地球水位上升。地球的水位上升会导致人们居无定所。此外小汽车每人平均占用的道路面积远大于自行车,而空气污染远比自行车严重。这个道理难道您作为大教授一点都没意识到吗?你为什么不建议减少小汽车的数量呢?



3、请王炜大教授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是一个自行车大国。在我们的国家里很多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他们的收入刚刚能够维持家庭的开销,更有甚者还处于最低工资的保障线以下。所以自行车是老百姓最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


至于和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有可比之处吗?发达国家的人收入是多少?我们的收入是多少?发达国家一年的收入可以买一辆汽车。而我们呢?十年的收入或许都不能买一辆车。既然明知机动车占道面积最多。为何还要归罪于自行车一族呢?难道自行车一族就非得给汽车让道?看看一些大中型的城市,机动车道还剩多少?有些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已经被逼上人行道了。道路行驶速度的缓慢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占道。而是机动车的无序发展。


您作为一个教授,收入可观!你可以选择自己购买汽车。但是绝大多数的百姓他们买不起汽车。不能和您相比。所以说话办事,请您多为最基层的普通百姓想想。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痛。能够买得起用得起汽车的谁还会选择自行车和电动车。请东南大学王炜大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解释您的学术观点,好让我们底层人士明白您看法的精妙之处!


觉得不错,请点赞↓↓↓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