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同级不同班。她爽朗尖锐,做事雷厉风行,是系干部。
大学的时候,我们有个英语演讲课。题目自定,我和C都巧合地选择了讲女性的独立。
C站在讲台上,英姿飒爽。她讲了她的家庭,母亲聪明能干,父亲老实中庸,可每到了家庭需要有人“牺牲”时,总是母亲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归照顾家庭。C质问,“为什么为家庭牺牲的总是女人”,语气坚定,掷地有声。
我好像引用了《圣经故事》,上帝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做成了女人,仿佛女人注定是男人的一部分,无法独立。
故事的背景是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我们站在古老破旧的学校讲台上,情绪激昂,空气已经盛不下我们茂盛的青春荷尔蒙,我们梦想着冲出校园,到没有围墙的社会上闯下一片天地。
再见到C,是15年后。我们约在西单的某个饭店,她牵着女儿,我牵着儿子。
岁月极好地照顾了C,她的容貌、身材与15年前并无大差,有改变的是眼睛。眼神中少了锋利无畏,多了坚定沉静。聊天中得知,C生了女儿后,因为女儿天生体弱,她已经放弃了工作,基本全职在照看女儿的生活。
C依然快人快语。只有在对女儿的时候,显露出无尽的耐心和细心。她对北京的教育体系如数家珍,我猜想教育部部长可能都没她知道的细节多。我坐在她的对面,怎么都无法把眼前这个能干的全职妈妈跟15年前那个激昂文字的小姑娘联系在一起。
告别时,我没忍住问她,“还记得大学时你演讲,讲你妈妈为家庭放弃工作的事情么”。停滞了两秒,她看住我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现在才发现,陪她长大,比我工作上的成就更重要”。
2
Maggie是我近几年认识的朋友。在我众多高颜值的朋友中,她绝对算的上是“艳压群芳”的。高个子、高鼻梁,快奔四了还明眸善睐。可惜“天妒红颜”,婚姻并不顺利,在孩子幼儿园时就跟先生分开了。
Maggie在同龄女性中,算是事业有成的。经营自己的公司,管着一百多号人的生计,每次去她办公室,总能见员工推门来请示,她默默倾听、快速决定,温柔而坚定。
认识Maggie,让我认识到人的能力有高低,她真的强大到一边忙事业,一边独自照顾娃,还能把自己弄得美美的,人生彪悍到令人发指。
一次,我们这些当妈的朋友难得去酒吧聚会,酒过三巡,大家纷纷赞Maggie的强大。Maggie说,当初决定要孩子留在身边,也并非没有犹豫过,后来想通一件事,孩子没有她可能也能生活得好,可她如果不能看着孩子长大,一定不能生活得好。
“大家总觉得我一个人照顾孩子是我牺牲了,其实,我现在最美妙的时候,就是牵着他的小手送他去上学,还有晚上在台灯下陪他写作业。所以,我现在轻易不加班,我可不想失去陪孩子写作业的机会,宁可少作生意少赚钱”。
懂得取舍和无条件的爱,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从做母亲开始。
3
脑子中想这两个故事的时候,我正在帮小家伙整理他的房间。今年,我们搬了新家,小家伙顺理成章地独立在自己的房间学习、生活和睡觉。帮他整理房间成了我周末的一个爱好,只要我在家,周末必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帮他把摆乱的玩具重新规整分类,“欣赏”他最近一周写的字、画的画,清洗他的刷牙杯、甚至刷他的马桶,让他的卫生间在灯光下能发光。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喜悦的。我享受着这个过程,“变态”地觉得给儿子打扫房间是个荣耀,生怕哪一天他不让我进他的房间,那我岂不连这个“探秘”的机会都失去了。
今早,当我愉悦地在他房间劳作的时候,有阳光照射进来,一切安静美好。
我想把这些小故事分享给妈妈们。我们平日可能也会吐槽有了孩子后,放缓了追求事业的步伐,没时间运动,没时间社交,没时间美容,没错,这些都是事实。但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做了妈妈后,我们站在那儿,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更圆满的自己。
为什么为家庭“牺牲”的总是女人?
其实,这不是牺牲,这只是我们的选择。
为什么选择,只是,因为爱。
今天用粉色,希望妈妈们有个粉红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