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申请美国大学,说到底拼的还是父母参与程度和方式

2015年12月28日 金东方美国留学


不同于中国的高考只看成绩,美国的大学申请注重许多方面的能力。关于这样是否真的公平,有不同的争议,因为许多方面的能力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才能培养出来的。


但是我们也需要了解,美国大学注重的这些能力往往是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取得一定的成就所不可缺少的。所以家长如果从小就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这些相应的能力,不管将来进入什么样的高校学习,都可以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和事业打下内在的基础。而这种培养,应该是因为重要而去培养,而不是因为入学需要。毕竟大学只是孩子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父母的作为在大学申请中起关键作用


“黄教授,我女儿要在提前录取中报宾大,还剩下6天。您能帮忙吗?”2011年10月末,一个来自俄亥俄州的华裔妈妈在电话里急切地问我。


“黄教授,我儿子要报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去年10月尾,印第安纳州的一对夫妇带着孩子急匆匆来到我家。我拿过孩子的简历,发现孩子学习成绩很优秀,但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展现领袖才华的课外活动。我指给那对夫妇看大学通用申请表(CommonApp.org)上的10项活动,让他们告诉我他们的孩子准备填什么。家长和孩子都开始紧张起来。


今年9月,一个纽约州的女孩坐在Skype的那一头,漫不经心地回答我的问题。答案几乎全是“不”。妈妈在边上催促她,和她生气。可女儿不为所动。之前,我已答应那个妈妈帮她女儿准备大学申请文书。


过去的六七年里,通过挖掘孩子的经历和个性及对孩子的准确定位,我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资深的大学申请指导,和专业写作者帮助过许许多多的高中生让他们在自己的大学申请作文中生动地展现了自己,从而进入了哈佛,普林斯顿,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以及其他著名的美国院校。


但是上面的那些故事每年都还在发生。难道第一个例子中的家长才知道自己家的孩子马上要报大学吗?第二个例子中的父母知道美国的顶尖名校要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而不是书虫(美国人称做的nerd)吗?第三例中,孩子的逆反固然和孩子青春期的特点有关系,但与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否也有关联呢?


这三个例子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结为两个字:准备,或者说培养。


虽然大学申请可以在11年级结束后开始,但准备或者培养是一个历时17年到18年的过程。孩子出生后从哪里得到自信?除了母亲以外,父亲在孩子的生活中有没有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诸如此类都会影响这个准备过程。高中三年半时间过得很快,其间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比如:


  • 保持高的GPA

  • 选适量的AP/IB课程

  • 考好标准化考试(SAT,ACT等)

  • 获得专业的写作指导

  • 参加能够展现自己领袖才华的高质量的校内和校外活动

  • 在校级、州级、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各类竞赛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 在社区服务中体现对他人的关怀并提高自己的成熟度

  • 从研究实习中获得研究经验

  • 在一份非全时工作中学会与人交往,进一步加强责任心,并懂得感恩等等。


是不是听着就累人?是,尤其对中国大陆来的学生。


在中国,高考分数是唯一的录取标准。在美国,对应的SAT/ACT成绩在录取中只占一小部分的考虑。以上的工作孩子做了没有,做好了没有? 那就看家长的心态和孩子自己的心态了。


从2006年起,我每星期给美国的孩子教SAT英语。在我给自己的学生的电子邮件里最后一句话永远是:生活是一个态度的问题(Life is a matter of attitude.)。


中国人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长的教育方式及参与程度与孩子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从孩子出生到高中毕业,父母永远是孩子第一位的老师。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学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而最关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爱。


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疏忽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可能既耽误了孩子的学业又损害了与孩子的感情。对这样的父母,千万不要以“我们家的孩子适合‘散养’”做理由。是的,有的孩子是适合“散养”(给予较高的自由度)。有的不太有动力或自觉性的孩子,尤其是沉迷于玩游戏的孩子,就适合“圈养”(给予较多的指导)。


有的家长用给孩子很多钱的方法,来弥补在孩子生活中的大量空缺;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到凌晨3点的日子里,就坐在孩子边上,虽然帮不了什么,但就是为了表示:“我心痛你,我爱你,孩子”。


这两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恐怕也会是很不一样的结果。我如此说,并不带有对前一种家长的指责。生活所迫,创业辛苦,我们都经历过,我只是在陈述我观察到的事实。


当父母长期疏忽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或没有施以有效的教育和指导,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老是在逆反时,要把这种令人头痛的关系再掰过来,恐怕非常难。


所以在孩子还非常小的时候,父母需要教孩子爱自己,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和关爱他人(爱人如己),给予学业上的指导,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所有这些,不仅会对大学申请起到直接的影响,关键是会对孩子一辈子的成长产生影响 。


没听说过想明年一月参加世界级别的钢琴比赛,到今年12月才开始从头准备的。所以最关键的是,做父母的要给孩子花时间,长期、有计划、有方法地准备12年级时的大学申请。


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生活一共就18年。当我家三个孩子全都离开了家庭后,我回想起过去的年月,我有做得不错的地方,但也有让我潸然泪下而想重新再来一遍的地方。所以在本文中,我同时作为一名家长来分享一些过来人的感悟。


这篇小文的主题是大学申请作文,但我为什么要提到父母的作用呢?因为申请作文要写得精彩与培养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往往作文写的就是准备的过程。如果没有好的故事,又能让孩子写什么呢?大学申请是孩子对自己人生的一个回顾小结。精彩的人生才有精彩的故事,才会有精彩的申请作文。


而我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们提炼生活,找出生活中可圈可点的瞬间,从那里出发去构思故事。


比如,我会问:“你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用三个最准确的形容词来描述你。”往往一个孩子要想好一阵子才会把这三个形容词讲出来。然后我会让他/她给每一个形容词举例说明。


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不反对,我会坚持让父母参加交流,因为父母往往还记得孩子早已忘却但很能说明问题的、对孩子有利的瞬间和闪光点。这样,作文就逐渐有了头绪。所以,父母在大学申请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可以起非常重要的角色。


成就决定取舍


父母要帮助孩子做准备,以取得尽可能大的成就。大学招生官的录取决定不是按学生的声称来做的,而是按学生到目前为止的成就来做的。比如说,如果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声称有数学方面的才华,但没有AP数学考试的成绩,没有参加过数学俱乐部,没有起码的AMC的表现记录,招生官会相信吗?12年级时能写的内容取决于之前有什么样的成就。


学生的本职工作还是学习。所以,成绩优秀属于最基本的成就。没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名校不会考虑(除非有体育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但是光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是不够的。但凡敢于报名校的学生几乎都有优秀的GPA和优秀的SAT/ACT成绩等等。优秀的成绩之上需要有从课外活动中获得的其他有意义的成就。


比如,有的学生参加了有高度竞争性的夏校, 如RSI和SSP;获得了杰出的全国性大奖,如奥数、奥化、西门子科学奖、全国作文竞赛奖等等;因能力和贡献获得一个重要职位; 在社区服务中给病人带来了欢乐;作为市长办公室青年顾问委员会主席给本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国际交流节目;帮助两个失学儿童把学业坚持了下来,或者自己在心灵上得到了某种启示或变得成熟。有成就的学生到了12年级时就会比较轻松,因为有东西可写,并且容易让老师写出好的推荐信(另一个很重要的录取因素)。


从另外一方面讲,我不主张做什么事情都很功利地想到为报名校而去做。那样就本末倒置了。我看到、听到不少高中生出于兴趣,长期做一件或两件极花时间的事情,如游泳、乐队、啦啦队等等。问题是,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这样的活动确实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努力。


这个时候,孩子和家长要讨论,做取舍。如果这样的活动能够通过竞赛获奖,帮到孩子的大学申请,那是最好不过的;如果得不了奖,但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自信,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或者帮助了别人,那也很好。但是如果孩子一味为了兴趣而耽误了其他报大学所需投入的努力和时间,那就要考虑是否值得。最好的做法是把发展兴趣当作大学申请所做的努力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获得有意义的成就呢?


第一,做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在老人院里和老人们玩Bingo,那也许可以发挥她的音乐才华,给老人们弹奏他们熟悉的歌,让他们跟着一起唱,以回味他们年轻的日子,给他们一段温馨的时刻,也可以通过音乐找到能够跨越辈份的交流语言。2013年,我的一个住纽约市的学生写了这么一段美好的故事,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第二,做有影响力的课外活动。


在医院里做义工固然很好,但如果与病人和家属交流的方式没有深度,就不容易用医院义工的经验写出有深度的申请作文。2014年,我辅导的一个住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女生写了她通过Hospice来关怀那些临终的老人。她的工作就是聊天。那些老人鲜有子女去看他们,很孤独。那女孩的工作就是给他们带来陪伴,听他们讲故事,她也讲她自己的故事给他们听。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看着老人一个一个地离去,她从她的陪伴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人生的道理。她的感人作文把她带入了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


第三,做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在于领悟自己花的时间对他人的影响和对自己的影响(impact)。


2011年,我的一个住在印第安纳州哥伦布市的学生写了她照看小她12岁的妹妹的故事。妹妹患有先天甲状腺机能不足,需要用药。孩子小,不按时用药,也不喜欢用药。于是姐姐就想了一个办法。她买了一个普通的可装7天药量的药盒。然后跟妹妹说,“我有一个礼物要送给你。那是个特殊的礼物。你看见这些字母了吗?每个字母下面都有神奇的糖果可以帮助你。但是你只能一天吃一粒,不然,糖果就不神奇了”。听了姐姐的话,之后, 妹妹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去服用那“神奇的糖果”。这个故事展现了姐姐对妹妹的爱,而且还是 有方法的爱!这篇感人的作文把作者带进了哈佛大学的校园。


在冷冰冰的数字上贴上一张温暖的脸


在上面的实例中,我两次提到感人。一篇优秀的申请作文不仅要进入读者的大脑,更重要的是,要潜入读者的心,让招生官感受到孩子不是一部读书机器,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好孩子,是一个知道感受爱、给人爱、关怀他人、有人文情怀的人。


感人的作文不是作秀,不是包装,而是实事求是地把自己最美好的人性、才华、以及领袖气质,通过自己参与的一个或一些活动展现给招生官。大学申请作文的目的就是要在冷冰冰的数字(GPA,SAT成绩等)上贴上一张温暖的脸。


大学申请作文的写作没有一定之规,但好的作文往往以事实为依托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写。好故事讲述的可以是但不一定是时间跨度很长的活动。有时某一天某一项的活动让孩子有强烈的感悟,那就是个好的素材。


平常琐事很容易忘记,怎么办?我要求在我大学升学项目(college counseling program)里的学生养成记录灵感的习惯。这样到12年级时就不会抓瞎了。我让孩子们记录那些能够体现他们的诚实,自信、成熟、关爱、平易近人、有责任心、有原则、或有趣的时刻。下面三个例子可能会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怎么以事实为依据讲故事。


例一:我正在辅导一位住在华盛顿州一个小镇上的毕业生。她所申请的某常春藤大学有如下的问题:在250字内请描述你展现了领导才华的一个时刻。


作为学校某一俱乐部的主席,她负责为俱乐部筹款。她要举办一个大型筹款晚宴,于是到处去敲饭店的门,但没有一家饭店愿意帮助她。最后终于说服了其中一家饭店的主人,但只给了她下午4到6点的低谷时段(down time)。学校的指导老师为她着想,只给她定了筹措400美元的指标。但她高兴极了,带着俱乐部的小伙伴们在市内大张旗鼓地到处做广告,以至于后来来了500多个客人。饭店里坐不下,人们只好到停车场站着吃饭。俱乐部一共筹到了两千多元,是那个俱乐部历史上筹到过的最多的一次款项。饭店主人也非常高兴,让她们明年再来。


250字,故事讲完了。提到一个领袖的字眼没有?没有。但这个故事生动地,而且真真切切地展现了这个女孩横溢的领导才华。但这个孩子第一版的作文可不是这么写的。她的第一版写的是她如何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和同学总结经验,最后赢得一场校际比赛的故事。那则故事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影响力(impact)。在我的启发下,她才想起饭店的那一段经历。所以什么样的故事能让孩子闪闪发光需要仔细斟酌。


例二:有一位我辅导过的学生来自加州湾区,是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一个好学生。他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从筹集一万多美元捐款给他的一个俱乐部,建立和运营一个卓有成效的非营利组织,到获得专利。但是在写给一个常春藤大学的作文里,他只有感慨,做学生应该怎么怎么样,关于他自己的事实很少提到。在大学通用申请表的其他地方也没有提起。 所以作文显得极其单薄。


妈妈对作文不满意,但说不上为什么。于是我问他:“你所声称的这个那个品格有没有证据”。他说有。我让他讲给我听。于是他一条一条地陈述给我听。然后我问:“你知道怎么写了吗?”他说:“知道了”。他写完之后,我又帮他反复改进多次,结果他的父母和老师读了都很高兴。


例三:有时一个感人的瞬间便是一则动人的故事。


印第安纳州有个女孩,讲述了某一天她和母亲去买菜的故事。她父母是第一代南韩移民,英语讲得不好。那一天她母亲和营业员发生了误会。她母亲用蹩脚英文讲话的方式让她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回到车里,女儿在后视镜里看着还喘着粗气的母亲,突然间,女儿感到了羞愧。这回不是为母亲,而是为自己。她想到了父母为了自己不远千里搬到这块陌生的土地,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多的机会,而自己却总是看不起母亲。


故事就这么简单,但很动情、感人,重点在于那个顿悟。她的名字叫So Young(那么年轻)。作文的结尾,她写到。“我知道,该是我成长起来的时候了。我已不再那么年轻了(I wasn’t So Young anymore.)”。文章描绘了她成熟的那一刻。从文字到内容,我和她经过多次加工,一篇作文让她大放光彩,被多所好学校录取。最后她选择去了康奈尔。


写故事的时候,选择合适的题材非常重要。有些题材写起来一定要谨慎,比如:


到某某地方扶贫。我见过的这类作文通常是游记式的(去了哪,做了什么,和一个当地的孩子聊了天或盖了三间房,感受到了帮助人的乐趣等等),往往让一个学生显得肤浅单调。而且好多学生写,于是写出的作文就成了“大路货”。如果扶贫让孩子有深刻的领悟,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深刻的领悟,那还是值得的。


2012年,我辅导过一个来自法国的女孩。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加纳人。孩子经常去加纳教英文。她讲到自己从法国跟父母搬到英国,开始学英文,又从英国搬到美国印第安纳小镇开始学习美国文化,重新适应一切。她描述了自己如何用有效并有趣的教学方式,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带给一个加纳小男孩学习的自信。她作文里的故事有丰富的细节来展现她的成熟与关爱。女孩后来被杜克大学录取。


参观大学校园。在“为何选我校”的那类作文中,有些学生大讲特讲参观学校的经历,以示对该学校的渴望与仰慕。但这类写作方法不可取,有如下两个原因。第一,理由往往是基于一次教室里听课的经历,一个学生向导的热情,或者更糟糕,校园的美丽,这样的文章容易显得肤浅。第二,能够参观校园是因为父母有经济能力。很多学生想参观,但不是每个家庭条件都允许。道理很简单,招生官不会因为申请人参观了而格外关照,虽然他们欢迎参观, 这也是我在陪自己孩子去参观校园时两个不同大学的招生官告诉我们的。当然,如果学校的表格里问到有没有参观过校园,那就如实报告。但那是另一回事情。


大学实验室研究。我的学生中有一些写他们在大学实验室里做研究的心得和经历。有的写得非常好,去了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顿那样的学校。但这种题材如果写得过了,如塞入了大量的专业术语以突出表现自己懂得那些同龄人不懂的知识,就很容易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学究(nerd)。象这种作文,我见到了一般都建议改写或重写。


总之,每篇作文都要全力以赴、精耕细作,作文和作文之间不能有重复的内容。针对某个大学的作文不应该重复通用申请作文里已经提到的内容,但进一步讲述是可以的。


举例来讲,某个题目可能是“请讲出你在通用申请里面列出的活动当中最让你感到自豪的一项。为什么?”这种情况下,考生就需要把短短的150个字符的简述扩展成一篇按字数要求的故事。一篇好的作文不是对通用申请里其他内容的锦上添花,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展现考生的优秀。


申请作文是继GPA,SAT/PSAT/ACT/AP/IB,及各类课外活动之后最后的一个重要机会,让考生获得招生官对考生的青睐。在与众多考生其他条件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一篇杰出的作文对大学录取很可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学会表达


最后,谈到写作本身。写作好坏在技术层面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1. 语法和习惯用法


美国的初中高中很少系统地讲语法。学生往往把口语的习惯带到写作中。于是,申请作文中我经常看到“you”,“a lot of”“No one cares about their…”等口语化的倾向或错误。虽然招生官不一定因为这些错误在做决定的时候“扣分”,但这些错误肯定不会给你“加分”。而且错得越多,招生官会怀疑你的写作能力甚至因此而怀疑你的思考能力,因为思考是通过写作表达出来的。


有的孩子写很多弯弯绕的句子。听起来很高大上,但不符合人们通常的写作习惯。这样的写作会招人嫌,而不是赞。所以,在高中期间,学生要接受专业的写作技能训练。最好去参加全国性的写作竞赛,以考验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用正式英文写作的能力。


写作技能,包括结构,遣词,修辞等。语法和习惯用法是写作基础。写作技能就是上层功夫。


学生在学校里往往确实是学了怎么用排比句、隐喻、明瑜、讽谕、典故、夸张、意象、对比、倒叙等等修辞手法。可一到要用的时候,不少学生就忘了。但正确的修辞应用会带来强烈的情绪感染。所有读过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我有个梦想》的讲演都知道我在讲什么。那是个很好的例子。大学申请作文实际上是一篇较长的用讲故事的方法写成的的广告。所以学生必须调动各种写作手段把自己“卖”好了


2. 用词要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不能拖泥带水。


有的学生用三句话讲明一个意思,而实际只需一句话就够了。大部分的申请作文是有字数限制的。冗长,也就是不必要的长,的坏处是:


A. 作文里水分太大,没有实质内容。

B. 给读者的印象是没有诚意,虽然你可能很有诚意。

C. 给读者表达无能,不会沟通的印象。所有这样的作文不可能给招生官带来积极的印象。


3. 最后,段落结构要恰到好处。


有的学生写一篇400字的作文,字数是接近400字了,但只有一段。连200字的作文都需要有段落,400字的作文怎么可能只有一段?这种青少年卧室(a teenager’s bedroom)般凌乱的作文不可能取胜。所以要分段,每一段只讲一个内容/主题/观点。每一个长的段落必须以主题句(topic sentence)起始(坏就坏在很多孩子从来没有养成写主题句的习惯)。


象本文那样,每一段都有主题句。而且段落之间有呼应。这样读起来就会让人有一气呵成的连贯性和写作的专业性。如前所述,所有重要的声称必须由例证支撑。看本文中是否有声称,有例证。


和写作有关的阅读和研究。能否写得生动和阅读有相当大的关系。十几岁的孩子几乎都涉世不深。阅读提供了替代性的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令孩子成熟得快。高中期间孩子应该多读精彩的非小说,因为非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有强大的榜样作用。这样,典故和各类比喻可以信手拈来。孩子写出的大学申请作文也能站在更高的高度。


每个人做任何事都会被自己说出来的和未说出来的人生哲学所引导。当有的家长和孩子还在挣扎于孩子应不应该考名校的问题时,可以慢慢去想。本文没有任何说服读者去考名校的意思,许多普通的州立大学不需要考生有优秀的作文就会录取,而且很多州立大学的毕业生人生也很精彩。无路是否报考名校,我都希望这篇小文可以给学生的成长和选择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本文转自外滩教育(TBEducation)。

本文作者:黄少华博士(Dr. Edgar Huang)现在是印第安那大学(IUPUI)的终身教授。黄教授夫妇养育了3个子女,均进入名校。业余时间对亚裔及其他族裔的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指导,并在北美享有盛名。


小伙伴们,有任何关于美国留学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关注“金东方美国留学”(微信号:jdfusa),并通过公众号对话框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解答。也可点击“阅读原文”与金东方老师直接沟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