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5日-9日,伦敦发生严重雾霾事件。由于冷空气盘亘致使居民大量烧煤取暖,致使大量粉尘流入大气,形成数日不散的黑雾。
据估计有4000余人直接死于与雾霾有关的疾病,其后数周约8000余人亦因此丧生。
1952年雾霾事件是推动英国立法净化空气的重大公共事件。
1956年,大气净化法出台。此后数年,伦敦大气质量明显好转。
1952年12月5日,
星期五。
清晨的伦敦,
微风拂面,
天朗气清。
如果不是从欧洲大陆
飘来一股
倔强的冷空气,
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将喧嚣如常,
纸醉金迷。
面对
突如其来的冬寒,
这座城市的众多家庭
开始烧煤取暖。
孤烟直上,
在高气压控制下,
整个城市
笼罩在黄褐的雾霭中。
伦敦人难以相信,
当四天后浓雾消散,
已经有四千个生命随风而逝。
恐怕世人也不会想到,
从那时起,
这场雾霾
将开启这座城市
乃至全球
大气环保
的序幕。
我们带你回顾
这场雾霾前后的
英国式无知,
以及媒体重心
从猎奇到反思
的迭变。
点击音频,
听虎哥与你娓娓道来。
下拉图文,
看看那些年
报纸笔下的
伦敦雾霾。
对于雾,英国人近乎意乱神迷。这个灵魂上向往着田园的国度,对于流动在溪涧、密林和草甸上的雾霭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甚至当雾霾已经裹挟着工业革命的烟尘滚滚而来,保守的英国上层仍难以割舍这条烟雨蒙蒙的婵娟。
《泰晤士报》的下述评论道出了工业革命时代下英国人斩不断的雾霭情结。
雾自古便是英国人。它们在船头迎接登陆这片土地的布狄卡先祖;它们据守这方径流充沛、土地丰沃的北方岛屿,整日踱着猫步自由漫行——直至有人提出要减排烟雾。
雾霾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05年。在伦敦举办的一次公共健康会议上,一个名为Henry Antoine des Voeux的科学家首次提出。此时,距工业革命出现已近60年。
Henry在名为《雾与烟》(Fog and Smoke)的论文中指出,即便是不懂科学的人都应该明白,在大城市中有一种乡村里找不到的东西,叫做烟雾,或是雾霾。
“他表示说无需科学知识也能看到:在大城市里有一种在乡村中无法寻获的东西,那就是烟雾,或是叫做雾霾”
但smog进入公众视野要等到1940年代。在车轮上的国家,洛杉矶由于机动车尾气导致的大气污染事件,让smog终于转正,成为媒体语言。
但在大西洋彼岸,保守而又爱面子的英国人依然固执地使用fog。在他们看来,使用smog的合成词,既显得不规范,又觉得不体面。
即便是1952年的伦敦雾霾事件,史称“大雾霾”(The Great Smog),但在雾霾刚刚涌上头版的几天,你基本上从标题中刷不到这个词的存在。
《每日快报》的头版,是fog而非smog笼罩在泰晤士河畔。
在英国人看来,他们早对这色泽异样的雾天习以为常。为此,他们还起了个活色生香的外号:豆汤雾(Pea Soup Fog)。
豆汤雾来袭的头几天,伦敦人的关注焦点仍是这座城市因为视线遮蔽招致的种种不便。处理这类话题老道熟练的记者们,把全城各地的奇闻迅速转化为铅字。
人们把视线投向瘫痪的交通、猖狂的盗匪,看哪里的救护车开不出去,哪家的牛奶送不到订户手里。
甚至还有这样的趣事。12月8日,萨德勒·威尔斯剧场(Sadler's Wells Theatre),威尔第歌剧《茶花女》正在上演。涌入的雾霾令观众无法看清舞台,演出只能被迫中断。
但是,看热闹的英国人很快便难以淡定。
在雾霾中有人丧生的消息不断传来,接诊医院开始吃紧。
《卫报》统计显示,雾霾过去一周后,伦敦注册死亡数字达到2484人,而此前一周,该数字仅为945人。仅凭该周数字,便超过了1866年那场霍乱中死于非命的人数。
事后估计,约4000人直接死于这场环境灾难。而在此后半年,陆续有两万人因此丧生。
英国人终于坐不住了。议会里,开始围绕着要发展还是要生存展开辩论。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首先成立,并认定燃烧劣质煤是导致雾霾的主因。
1956年,议会通过净化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这个国家终于从立法高度规制空气污染问题。
在1952年雾霾过去十年后,1962年底,政府报告显示,虽然空气污染问题仍在,但造成的死亡人数大幅下降。
此时,英国人已经习惯用smog来描述他们眼中的豆汤雾。
从回避到正视,从fog到smog,英国人用了一百年时间,耗费了成千上万条生命。
这样的故事,还会重演吗?
tie-up /ˈtaɪˌʌp/
n 阻碍;冻结;封锁
disrupt /dɪsr'ʌpt/
v 使混乱
cholera /ˈkɔlərə US ˈkɑː-/
n 霍乱
standstill /ˈstændˌstɪl/
n 停止;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