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美国大学提前录取发榜的时候。发榜时,正是美国感恩节后、圣诞节前,于是我们SPS的老师们都说,录取结果直接决定了这些12年级同学们圣诞节的心情。
SPS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截止到现在我所了解的不完全统计,已经有2个哈佛,1个耶鲁,3个普林斯顿,3个斯坦福,1个MIT,3个哥大,2个布朗,3个宾大,3个达特茅斯,1个康奈尔,1个杜克,还有一些我尚未知晓的其他学校……掐指一算,全年级120多个学生中,已经有快30个同学进了前20的大学,这还不算上那些未来一定会在RD进入好大学的学生。我们互相开玩笑夸张地说,这个数字已经顶了两个北京城了。
以前看大学申请,都是看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同学申,而今年则是看一群和自己生活了两年多的同学申,感受自然不一样。我就谈谈我身边的一些事例吧。
我认识一对韩国哥们儿,俩人形影不离,和我同一年入学。其中一个哥们儿SAT考了2400,每天学习还算比较努力,结果被哥大直接reject了。另外一个哥们儿学习没他好,每天就是闷在屋里打游戏,但是找的中介挺牛,最后进了康奈尔。这是什么情况?
SAT 2400真是一件让人为难的事儿。我们分析,如果一个韩国孩子SAT考了2400,但他平时英语课的成绩只是个B,那么在招生官眼里,他多半会觉得这孩子是刷分机器、不靠谱。这个看起来完美的2400可能反倒害了他。相反另一个哥们儿,学习成绩和SAT的分数都一般,但是估计包装得不错,招生官可能倒觉得这孩子适合康奈尔,就录取了。这虽然是我的主观推测,很多背后细节无从得知,但是怎么想,我都觉得这是个悲惨的故事。
亚洲孩子SAT考2400,就会让人想成是刷分机器。但是话说回来,人往高处走,一个学生不尽力去考高分,难道你还让他去故意考个2200?亚洲学生的竞争本来就激烈,考2200,美国人肯定说这个分数太低,考2400,美国人又可以推论说这孩子是刷分机器,这真是一个让人两难的处境。以后我们办培训班,应该教孩子如何考出不高也不低的分……
我认识两年多的一个墨西哥裔美国孩子进了宾大的Huntsman项目。据他说,这个项目是沃顿商学院和国际研究的混合体,既教商业,又教人文,可以说是宾大最顶尖的项目,每年在全球只招55人,在全美国仅招18人。
我这个墨西哥哥们儿,SAT 2100多、12年级5门课里拿了3个B、1个C,居然进了这个宾大比沃顿还顶级的项目。他体育很牛吗?不牛。他做模联、辩论吗?不做。他家里是卖毒品或者挖石油的亿万富翁吗?不是。事实上,这个屌丝今年暑假来北京学习的时候,还在后海游船上吃着我给他买的冰激凌,并骄傲地给我展示他在秀水淘到的假货。而今天,他已经华丽转身、成了SPS今年冬天最大的赢家之一。
还有一个哥们儿,他是巴西移民,从小长在美国。我记得很清楚,去年春天,因为周六考ACT会耽误他回家过周末,他毅然决然地取消了考试。我还记得,他曾经在生物课上一本正经地说,医生会给得癌症的病人理发,因为癌症病菌都在病人的头发里。就是这么一个脑洞大开的哥们儿,居然进了哥大,而那是一所我的韩国哥们儿以SAT2400都无法攻克的学校。
看了前面的几个事例,作为中国人、亚洲人,我们都不禁会发问:为什么我们亚洲人的命运这么悲惨?美国人的招生制度到底公平不公平?为什么那些学习没有我们努力的墨西哥人,却简简单单就可以上了我们加倍努力或许也无法进入的学校?…
该如何看待美国人的招生体制呢?
或许,我们还是辩证地看这个问题吧。少数族裔更容易被录取,这其实也是应该的。美国总要给这些族群一些生存的希望、一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一些向前向上的动力。其实这在中国也一样。对新疆、西藏这些偏远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我们的高考录取线不就明显低于其他内陆省份吗?或许美国人在SAT分数的评判上有失公允,但在大体的民族政策上还是公平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体制还是会让很多好孩子脱颖而出的。在数学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中国学生被MIT、加州理工同时录取;热衷于政治的韩国校刊主编被哈佛录取;精于橄榄球和辩论的学生会主席被普林斯顿收入囊中;在学校组织思想论坛的美国女孩进入斯坦福……这些例子让我觉得,最起码,有一部分金子还是发了光的。
其实仔细看看,即使那些SAT 2100的少数族裔,也是他们自己族群中最优秀的一批人,他们也自然有他们成功的原因和理由。
美国人的游戏规则很有意思,录取与否,很多时候和申请者自己的优秀程度并没有100%的绝对联系。但是能在里面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就都不容易。
关注“海外学堂”,你想要的海内外各知名大学、中小学主办的顶级夏校、第二课堂、旅行学习及国际志愿者项目等一手资讯统统能找到! 点击“阅读原文”,掌握海外学堂第一手资讯!
本文来源:转载自少年Tiger漂流记,美国留学早知道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