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想让人觉得你英语好,最直接简单的渠道就是口语。这也是众多中国学生格外要求只上口语听力课的原因。
但是通过接触学生,通过自己对英语的学习,我发现:如果你是一个对各种时态都还不能区分,对句子主谓宾和倒装等基础结构还没完全掌握的A(入门级)级别学生,就算我教你几句相当唬人的地道句子,就算你也能顺溜的把这些句子一词不差的背下来,也无法掩饰你语言功底的缺失。对于我们母语非英语的人来说,口语其实是最难提升,最难得到成就感的一项。
那么,有没有办法练好口语?
当然有!
背句子对口语是没有帮助的。但是背诵分为单纯记忆和有思考的记忆。每一个人必须学会的是渐渐从单纯记忆转变为有思考的记忆。
在任何语言中,当你有了语法词法句法等理论的支持时,模仿,背诵是最有效的提升途径。背诵不是为了有一天有一个场合能让你原封不动的把背会的东西说出来震撼别人。而是在背诵的过程中让你慢慢培养语感,感受英语的说话习惯,通过背诵,复述提高你对语言的感知力,慢慢积累下来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曾经背会的那些东西已经变成了你自己的东西,你可以张口就用那种句式并且可以灵活替换,因为那些东西是真正刻在你脑子里的东西。
刻意的背诵和复述,可以从美剧开始,20多分钟一集的那种喜剧,比如《Friends》、《Mom》、《How I met your mother》等。第一遍看热闹,看故事,第二遍对照着英文字幕听,第三遍尝试不看字幕听,碰到不懂的或者听不清的写下来,然后反反复复的放反反复复的听,等到差不多都可以知道是在说什么的时候开始跟读,尝试跟上演员的语速,语调,让嘴皮子快起来。最后你会发现,合上本子关上电脑,你也可以自如的复述甚至是用自己的话来重现场景,那么,看美剧的效果就达到了。
世上真的有所谓的“捷径”吗?答案是,真心没有啊!我们从中学起就在反复接触到一个哲学基本理论,即量变引起质变,对语言学习亦是如此。简单地说,有效果、有效率的语言学习需要以大量的input(输入)和exposure(接触)为前提。这两个又有什么区别呢?input是主观有意识的输入,而exposure是客观无意识的输入(环境),两者缺一不可,这两个概念正好对应阅读理论中的intensive reading(精读) 和extensive reading(泛读)。
说到这里有同学会问,同样是学习,为什么花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我跟别人的output(输出)却不一样是为什么?在这里又需要引入另一个与input相关的概念,即intake(吸收;纳入)。input是指我们所有听和读方面的输入,但是这些input不会自动转化为intake。这就像我们吃了的东西,其中的营养物质是不可能未经消化就被人体吸收的。同样的道理,听来的input,未经大脑处理——理解、记忆、掌握和应用,也不会变成我们真正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而这个过程,即通常所说的language acquisition(语言习得)中的acquire(习得;获得)。
最后总结一下,练口语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是在爬一个很高的峰,需要很多的阶梯来帮你。这些阶梯就是你看过的书,学过的理论,还有付出的努力。有多少阶梯,就可以送你去多高的高度。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资料来源:爱德华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