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接受的是国际教育观,有很深厚的国际主义精神,所以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他们基本都会保持着热情与友善,并不会有“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来我们的国家”之念。但是他们对于狭隘闭塞的人群不能理解。而内敛羞涩恰恰是东方文化特性,所以华人新移民往往在这些方面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因此,想要真正走入美国人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放开自我内心的束缚,以开放真诚的心态与人交往,不要在美国人面前玩弄中国的老庄玄学那一套,故作高深、深藏不露、君子少言、有话不直说、说话藏三分……等等,都会让美国人(包括生活在美国社会里的其他族裔人)觉得,华人很闭塞深沉,难听点就是——不真诚,不直接,爱撒谎,难以接近和交往。和别人交往时,说话一定要说出内心真实想法,无论是否迎合对方意思,都要表达自实自我。
中国人爱喝酒,往往被贴上独特的“酒桌上的社交文化”标签,其实在美国,喝酒同样是重要的交友方式!虽然不太热衷喝白酒,但是美国人爱喝啤酒,并且是他们的传统习惯,在一些州,去酒吧与朋友聚会是重要的生活方式。在酒吧桌里,人们饮着啤酒交流,畅所欲言,侃天侃地,这个时候彼此的情谊和好感度会急剧升温。
美国各州、各生活社区大小酒吧很多,特色不一而足。比如名字里含有“Bar and Grill”就是普通餐饮酒吧,同时提供酒水和食物。如果名字里有“lounge”表明这是一家比较有格调档次的酒吧,会有不错的特色鸡尾酒。大多数都是"Pub"的多是啤酒吧,会出现在各种中低收入人群聚居区,又叫乡村酒吧。在美国年满21岁才算正式被法律承认可以饮酒,通常过了18岁成年,大家就可以偶尔“放肆”一下。新移民初入美国,可以了解清楚自家附近各个酒吧的特色和主流消费人群,然后在节假日或晚餐时去酒吧里来上一杯,好好体味美式酒吧文化,看看桌上和吧台上的人们在如何交流。
新移民到美国后,基本上都已买好居所,不管是高级公寓还是普通别墅区,美国的中产阶层住宅都会以社区来划分。而美国的社区文化也是相当发达,虽然美国人特别在意隐私、不喜欢太多人打扰自己生活,但是他们在闲暇时同样喜欢参与社会活动。
如一些社区经常有家庭主妇组织的“育儿课堂”、“插话课程”、“美食教程分享”等,华人女性移民就可以参与其中,与她们一起交流相夫教子的心得、吐槽老公的种种缺点、分享家务劳动技巧等。
而男性移民可以从社区活动中受益的就更多了。在美国的男性承担着很重要的家庭顶梁柱责任,不同于中国男性只负责挣钱,将教育孩子和做家务的事情全交给妻子,美国男性也要参与这些共同的家庭事宜。带孩子去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或者几户人家组织户外远足等活动。
通常一个美国中产家庭的男性要负责和孩子一起“玩”。这个玩耍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傻玩傻乐。如果是家有女孩,就要教会她们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安全的去玩耍;如果是男孩,就要教会他们承担男子汉责任,如一起去修理草坪、给花园浇水灌溉、上房顶修补天窗、整理地下室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邻居都会看在眼里,对一个移民家庭的亲子关系、男女主人的育儿价值观、一个家庭的亲密和谐程度有基本的判断。一个热情和乐的新移民家庭往往会赢得许多好感。美国中产阶层特别重视家庭关系,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适当时机敲开邻居的家门,送上一份新做的甜点、或借用一些修理工具,拉进和他们的感情。
美国人不爱宅在家里,喜欢各式各样的户外活动,有句话形容美国人,或者运动、或者在去运动的路上。篮球、网球、棒球、橄榄球都是美国人喜爱的主流运动。即使不想参与运动,培养孩子对这些运动的兴趣,带着他们去看比赛也会让自己与孩子在面对周围邻居时有更多交流的话题。
除此之外,还可以去看电影。北美有着悠久的电影历史文化,在美国,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是美国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莱坞各种制作精良大片,和许多国内没引进的小众情调电影,都会在这里先于全球上映。美国电影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家长不必在选择一部电影时,担心影片内容会给小孩带去不良影响,什么年龄段的孩子不适合看一些电影,在电影海报和门票售卖口已标明。
并且这里的电影很便宜,大小影院都实行会员制度,办理了会员卡的观众只需支付很少的金额就可以看一场电影,可乐和爆米花价格也较实惠。
留学生来到美国,想要快速融入这里的生活,与同学打成一片就更简单啦。如果说美国人整体是友好的,那大学生要加一个“更”字,彼此都是在一起学习文化知识的同学,他们对许多外国学生都相当尊重并且容易理解中国学生的一些困难和难题。
美国大学的社团文化很悠久,社团千奇百怪、各种天马行空,即便再内向的中国学生,都能遇到和他有相同口味的一小摄人。参与其中,中国留学生必能找到三两知己,通过与他们的日常交流,提升英语口语水平、理解当地年轻人对时下最新潮流和社会事件的看法观点。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人,从世界各地而来,新移民只要抱着开放和交流的心态去主动适应和融入,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方属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