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遏制“家庭暴力”,澳洲中学生比你更懂

2016年04月15日 亿忆悉尼


亿忆网   澳洲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亿忆悉尼

亿忆导语

“家庭暴力”大概从来都是一个耳闻者胆战心惊,亲历者谈之色变的话题。而小编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是在我们这个预防家暴常识不那么普及,有关家暴的法律不够完善,而家暴后的法律处理结果亦难以服众的当下社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在中国还是澳洲,我们该从什么年纪开始去真正了解“家暴”这件事?





2009年10月19日,26岁的北京女孩董珊珊因为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经抢救无效,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没有人能想到,那时距离她嫁给曾经最心爱的丈夫,仅仅十个月时间。而董珊珊的丈夫王光宇,那个一步步把她折磨致死的恶魔,只受了短短四年的牢狱刑罚。



王光宇最后说起最后一次对妻子施暴时是这样描述:用拳头打她,用脚踢她,从卧室门口,一直踢到床上,哪都打,哪都踢,直到她倒在床上为止,也不知道踢了她多少脚

北京市某医院在收治董珊珊时,她的肚子隆起老高,像一个临近生产的孕妇,而经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肚子里并不是胎儿,而满是血液--她的肺被踢破了。她的病历是这样写的:腹膜后巨大血肿,头面部多发挫伤,多发肋骨骨折,肺挫裂伤,四肢多发挫伤、淤血。



令人唏嘘的是,王光宇仅被判处六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并于2014年初提前释放

出狱后他认识了一个姑娘,并再次结婚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和小编一样都不寒而栗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但这却仅仅只是一个被人拿出来了,被电视台报道了,被知名人士点评了的案例,而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依旧时时刻刻在发生着

打开国内的论坛,微博,带有“家暴”关键词的讨论依然是--讨伐者词藻锋利,围观者群情激昂,如果文字可以化为武器的话,我们的网民大概早已统一世界了。但是,真正付诸行动去让事情有所改善的人呢?不说绝对,但似乎亦只是--三三两两。所以,多年过去,家暴的现状依旧是--受害者孤立无援,施暴着仍然猖狂



身处澳洲,无论你是澳籍华人,亦或和小编一样是“澳漂”,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中澳两边的影响。小编并不崇洋媚外,澳洲在家庭暴力方面的数据也并不比中国漂亮多少。有数据显示,在中国2.7亿家庭中,30%的女性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离婚案件中10%提到“家庭暴力”一词,而在澳洲家庭暴力是45岁以下女性死亡和受伤的主因;澳洲每年大约出现6万宗家暴事件;每周有超过1位女性被现任或前任伴侣杀害,有的受害者还非常年轻。

赤裸裸的数据说明,我们不只要懂得遭受坏人袭击时如何自卫,要了解天灾发生时如何自救,同样重要的是,要在潜意识里清楚,某一天,我们曾经最为信赖的人给予我们的伤害程度,可能会远远超过前二者

所谓“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在我们对国内的“家暴”相关处理措施信心不足的时候,不如来看看澳洲是如何对待这一世界性问题的。



针对家暴案件频发,澳洲的相关法律相对来说较为有约束力


首先,在政府以及公民的意识中,家庭暴力不仅仅是“家务事”或家庭隐私,而是与其他暴力行为一样,是一种侵犯人权、对社会具有一定危害性的非法行为,对其进行干预和制止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通常当家庭暴力发生时,受害人或邻居会及时报警,警察接警后会迅速赶到现场,询问当事人及其他知情者如邻居、同住的其他人等,并将这一切记录在案,制作“家庭突发事件报告”,以备日后进人法庭时作为证据使用。警察有权对家庭暴力实施行为人进行拘留,强制其离开施暴现场。


最重要的是,在英美法系国家,普遍实行一种独特的“干涉令”(或叫做约束令、禁止令)制度。具体说来,就是当家庭暴力行为发生(或有可能发生)时,受害人或通过其朋友、律师、救济所工作人员以及警察都可以向治安法院提出申请,只要证据充分,法院就会向施暴者(或潜在的施暴者)发出“干涉令”,禁止其在一定时间内接近受害人,如不得进人受害人的家,不得对受害人进行尾随,不得威胁受害人,不得携带武器等等。





那么最近呢?


据Daily Mail Australia 4月14日报道,在澳洲一所中学,八年级学生的课程中已经融入了“家庭暴力”话题,在课堂上,学生们需要去了解各类相关案例,之后进行一个以“完美伴侣”为主题的研究,这将会用于他们自己所创作的有关遏制家庭暴力的广告

报道还提到,这一“建立互重关系”类的研究课程将取代原有的宗教教育类课程,而安德鲁斯工党政府(Andrews Labor government)也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在此项目上投入两千一百万澳元作为支持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课程在未来的几年也会逐步推向小学甚至幼儿园,由此更为广泛且扎实的抵抗家庭暴力这一恶行。

看到这篇报道时,小编是很欣慰的,这篇新闻让我们看到的是,在问题出现的当下,面对同一个境况,澳州政府已经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付诸了民众可以看到的切实行动,这就足够给民众信心,让人相信这个问题虽然存在,但已经处于积极处理中。反观国内呢,问题发生时,除了网上一时的沸沸扬扬,我们似乎很少听到有关部门给出的声音,也没有看到在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约束方面有任何足以令人信服的改善,更让人有些失望的是,我们对家庭暴力给予的关注度甚至不如一个卖化妆品的网红来的高。多数时候,只有事情发生了,我们才会意识到,啊,事态真的很严重,但事情过去后,人们便又回到了常态。


小编知道,在很多人眼中,“家庭暴力”是一个有些难以开口探讨的话题,未经历过的人事不关己,经历过的人羞于启齿,但既然这个问题已经上升到了不能逃避的层面,为什么我们不主动的去推动解决它,至少尽可能的减少它的发生呢?


小编还了解到,上个月,澳洲Goulburn的Trinity天主学院的学生也自主发起了抵制家庭暴力的活动,让人们提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对受害者的支持。


我们承认,家庭关系很难达到一种完全平衡的状态,作为强势方,他们要知道如何去处理与伴侣的关系,作为家庭关系中的弱势方,亦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而作为父母,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第一次理解“家庭暴力”是毫无预警和概念的,那必将伴随着生理或心里上的伤害而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影响终身的老师。试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第一次在家里亲眼见到家庭暴力发生在自己父母身上,受过相关教育的孩子和毫无经验的孩子处理方式一定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中的一部分或许还能够帮助解决问题,而另一些可能只会得到童年的心理阴影了。



不知道家暴危害的广泛普及是否依旧任重道远,但最后小编只想说,从当下开始提高对家庭暴力的重视度,从当下开始进行人与人之间互重关系的更多探讨,从当下开始对家庭暴力的潜在人群予以警示还不晚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亿忆网编译报道并保留全部著作权限,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实习编辑:Angel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