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急救箱小科普

2016年04月18日 澳际澳洲



随着熊本地震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急救知识得重要性。今天,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几种必备的家庭急救箱。


医药篇


红十字会列出了家庭急救箱中,最该配备的10样急救工具,用来应对日常意外。包括各种尺寸的创可贴、无菌纱布及医用胶带、一次性手套、镊子、体温计、抗生素药膏、消毒纸巾、急救手册、局部抗组胺药和阿司匹林(或其他类型的非处方镇痛药)、口罩。


急救手册:国际红十字会统计,全球只有12%的成年人能够在突发事件中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而其中仅有5%的措施是有效的。很多家庭急救药箱里的东西很多,但不懂急救方法。欠缺急救常识使得我们很多人在意外发生时手足失措,所以,一本急救手册是最重要的。一般书店里都能买到急救手册,网上下载装订也可以。


创可贴:用于小创面、伤口包扎,大中小各种尺寸都要有。防水创可贴、带药创可贴都要备全。


无菌纱布及医用胶带、一次性手套、镊子:这是在发生稍大一点的外伤时使用的。无菌纱布用于伤口隔离及止血包扎,直接接触伤处,同时需用医用胶带固定。镊子用于拿取酒精棉球等医用品,一次性手套可以防止人体直接接触伤口,避免交叉感染 。


口罩:主要用于隔离口鼻腔气体对创面的污染。需要提醒的是,佩戴前后必须洗手,佩戴一次以后立刻更换


消毒纸巾:用于清洁皮肤,杀菌消毒,撕开包装直接涂擦皮肤即可。


体温计:使用水银体温计时要先将水银柱甩下,擦去腋下汗水夹10分钟即可;使用电子体温计时,需将探头放在需要测温的位置,直到听见蜂鸣声,读出测量值。家用电子体温计也有使用寿命,一般在5年左右。


抗生素药膏:如金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用于膝盖、肘关节擦伤等情况,以保护外露的内层皮肤。


局部抗组胺药和阿司匹林(或其他非处方镇痛药):抗组胺类药物主要是为了抗过敏,如扑尔敏、息斯敏(阿司咪唑)、苯海拉明等。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应至少备足三到五天的量。家庭急救箱里的药物每3—6个月应清理一次。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您的家人中有各种慢性病、心脏病等,还要针对个别情况补充急救箱。


火灾篇


最完备的十一件套应包含个人安全救生绳、防滑手套、应急安全钩、逃生灭火毯、新式压缩性防毒面罩、防烟防毒口罩、防水防爆强光手电、多功能户外口哨、环保型家用灭火器、多功能组合工具组以及组合式医用急救包。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消防四件套就够了:


消防口罩(呼吸器)

据相关统计数据,约90%的火灾受害者,直接死于燃烧中产生的毒气和毒烟,多数受害者在被烧之前就已经窒息。所以,能够直接起到逃生作用的消防口罩(呼吸器)是必备的。


防火毯

防火毯又叫灭火毯,由于家庭用电不当或厨房起火引起的火灾前期,可以用它来扑灭。当灾情已经很严重的情况下,有了它可以大大提高逃生几率。


手电筒

最好是手摇充电,可强光和爆闪得手电筒。在浓烟滚滚得危急时刻,可以大大提高逃生几率。

灭火器


此灭火器不是小区楼道里那种公用灭火器。这种家用小型灭火器更加方便使用,是更加针对家庭起火得灭火器。建议用干粉式灭火器,可用于普通固体材料灭火,可燃液体灭火,气体和蒸汽灭火,带点物质灭火。


逃生缓降器

如果你住在高层公寓,那么逃生缓降器可以在危急时刻排上很大用场。逃生缓降器主要针对普通家庭和个人使用,其构造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钩、钢丝绳等组成,如图片所示。使用者先将挂钩挂在室内窗户、管道等可以承重的物上,然后将绑带系在人体腰部,从窗户上下落缓缓降到地面。每次可以承载约100公斤重的单人个体自由滑下,其下滑速度约为每秒0.5~1.5米,从二十层楼上降到地面约需一分钟,根据人体重量的不同,略有差异。


地震篇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网址:http://www.metro.tokyo.jp/CHINESE/GUIDE/BOSAI/


这就是日本根据多年地震经验总结出来的东京防灾,建议大家都读一读,防患于未然。


言归正传,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地震急救包需要准备些什么吧:

如果你在家里,请将下面物品放在放于玄关的附近、卧室、车内、置物架等处,即使房子倒塌亦能拿出来。手电筒,可带收音机,头盔,防灾头巾,劳动用手套,毛毯, 电池,打火机, 蜡烛 ,水 ,食品 ,速食面 ,罐头起子, 小刀 ,衣服, 奶瓶 (如果有需要),现金 ,急救箱, 存折,其他你觉得重要的物品


如果你正在工作,那么需要准备的物品有:

可携带收音机,行动电话用充电器,哨子,地图,适合走路时穿的子,灯,睡袋,水壶,家     人照片,银行存折,股票,牙刷,零钱,头盔,医用急救包,简易厕所,驾驶证,健康保险证,药物手册,干电池,一套应急毛毯,急口粮,劳动用手套,雨衣,养老金手册。

 

在灾难面前,人类是渺小的,所以我们平时应该积累一些求生技巧,并且做好一定的准备。

 

取材于网络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