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留孩寄养中国:5岁返美成风潮 未来或成绝响

2016年08月16日 美国CCHP地产网



猴屿一村长透露,寄养“洋留孩”高峰时期,村里有近百来个“小美国人”。图为猴屿一村民推着婴儿在散步。图片:侨报记者钟颖

【侨报网讯】海外华侨的历史和现实紧紧相连,生生不息的传承,对现在居住在福州、或者曾经居住在福州的“洋留守儿童”来说,出生后不久,他们就被父母“打包”回中国。这些跨越大洲的小孩,身穿品牌服装,玩着高档玩具,与父母远隔重洋,往往一别数年,而他们的未来,大多是在某天,被父母再次接回那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家——美国。

寄养5年后返美

6月底的一个下午,福建长乐市猴屿村幼儿园下课铃声刚响起,7岁的Helen和4岁的Eric便飞奔到爷爷郑刚(化名)的身边,爷爷喊着孩子英文名字,牵着他们的手走出幼儿园。

华裔小孩Helen和Eric来自美国,父母在纽约开餐馆。出生8个月后,Helen就被父母送回家乡猴屿寄养,4岁后多才离开中国。在4岁之前,Helen只见过父亲或者母亲几次面,因为父母在美国开餐馆,生意需要有人照料,所以两人不能同时回中国。

第二次回到中国的Helen不像一般美国小孩那样活泼,反而显得有些内向和羞涩。看到陌生人,眼神中闪烁出戒备,直到跟人熟悉起来,才会打开话匣子。跟Helen用中文交流,她只能听懂大部分信息,中间还时不时冒出一些英文单词。相反,弟弟Eric一直生活在美国,只能说英文,但比姐姐Helen活泼很多。

追问被寄养回中国的Helen与父母的关系,爷爷郑刚回忆:“Helen对爸爸妈妈没什么疏离,关系还可以,因为现在通讯方便,可以用电脑进行视频和语音聊天。”但爷爷郑刚也提到,毕竟只是通过视频来交流感情,孩子在心理上还是会觉得比较孤单和失落。郑刚说,在Helen牙牙学语的时候,叫的第一声“爸爸”,还是他们给孙女看了儿子的照片后。

像Helen一样,中国福州地区曾有数以万计的从初生至5岁的“洋留守”儿童,他们多在5岁左右——也就是美国公立学校免费幼稚园开始的时候,被父母接回美国。“洋留守儿童”在5岁左右返回美国,这在猴屿以及附近的村镇已经是一种风潮。

3年前,Helen回到了美国,爷爷郑刚说,刚回美国,她也有过一段不适应期,尤其是在语言环境上。“刚开始一直跟美国小孩说中文,后来会讲英文了,把母语(中文)也给忘了。”郑刚的儿子做中餐生意,一家人希望孩子能多学一些中文,趁着暑假,就把Helen和Eric送回中国,从5月到6月,他们在猴屿村幼儿园中当“插班生”,学习中文。

30年寄养史

跟Helen一样,在福州一带,“洋留孩”寄养在跟父母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家中,是十分寻常的事。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代初,一批新华人华侨在美国生育的“小美国人”,带着美国护照、赴华签证、寄养儿童申请书和委托抚养书,被送回中国抚养。

“小美国人”回国寄养,开始只是零星的个别现象,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群体的数量开始明显增加。

说起侨乡福州,上世纪40年代以前,因为地域相近,福州的长乐、亭江、连江、琅岐等地向外迁移的主要目的地是东南亚,不少福州的村民在新加坡和香港船行当船员。

二战之后,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当海员的人通过“跳船”的方式移民美国,在纽约地区福建人逐渐增多。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对公民因私出国放宽了限制,福州人开始利用其在美国的亲缘关系移民美国。由此,在1986年前后,掀起了一股移民美国的热潮。

“规模数量的移民是洋留守儿童产生的前提。”闽江学院历史学系陈日升博士介绍,福州洋留守儿童很多,除了猴屿之外,跟猴屿隔江相望的亭江等地也相当典型。在亭江,“洋留守儿童”最早有记录可查是在1993年。

如今,美国“洋留守儿童”现象出现已经有将近30年左右的历史了,早在2004年,陈日升曾到亭江实地调研,亭江镇的“洋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超过1100人。2012年,福建福州市侨联统计,寄养在福州的“美国小公民”约有近万人,其中长乐市有5000多人,连江县琯头镇约2500人,马尾区亭江镇约2000人。

“小美国人的寄养现象有经济、传统观念等多重原因。”陈日升称,在2004年,福州新移民来美国打工,工资为每小时3至4美元,每周工作80至90小时,除了美国的法定假日外,新移民夫妻双方几乎都在工作,一旦有了孩子,他们拿不出多余的钱请保姆照顾孩子,就把孩子送回中国的家乡,请父母或者家族亲戚代为抚养。

“在美国打工的夫妻长期不能回家(中国)照顾孩子,留在美国家中的父母也感到愧疚。美国新移民将孩子寄回老家抚养也减少父母的孤独感。”陈日升认为,为了情感补偿,美国华人也愿意把孩子寄回家中让父母抚养。

此外,法律也便于寄养行为的顺利实行,只要“小美国人”父母从纽约中国领事馆办理了寄养委托书,就可以把孩子送回中国寄养,中国亲戚凭借“小美国人”的相关证件和寄养委托书,签署好《承担寄养保证书》,就走完了“洋留守儿童”的寄养流程。

猴屿村幼儿园,这里有为数不少来自美国的“洋留守孩”。

隔代教育之弊

猴屿村幼儿园的朱教师教小班,班上学生都在3岁左右,有5个学生是来自美国的“洋留守儿童”,学校偶尔还会插班几个“洋留孩”。这些小孩普遍比较活跃,除了嘴里会时不时地迸出一些英文单词,其他方面则跟当地的小孩没有太大的区别。

朱教师说,“因为“洋留守儿童”大多有父母家族的照顾,尤其是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十分溺爱这些出生没多久就离开父母的孩子,几乎都舍不得严厉管束,跟其他同龄的小孩相比,“洋留守儿童”后天得到的一些婴孩该有的教育机会相对少一些。在幼儿园,“洋留守儿童”较为缺少分享精神和团队精神。此外,在生活习惯上和本地孩子也有一些差异,比如,吃饭的时候,单独吃饭和拿筷子的时间都会比当地的孩子晚一些。

“父母教育孩子会奖惩分明,给出一条界线。”朱教师说,因为是隔代教养,爷爷奶奶对教育的尺度难以把握,通常比较溺爱孩子,连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都不允许。比如参加“六·一”儿童节等活动。

“我们的亲子活动,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来。”朱教师解释,爷爷奶奶不太能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心理,通常也不常来参加家长活动。就算举办“全家人一起包饺子”等亲子活动,部分爷爷奶奶也难以理解这些活动的意义,大包大揽,把孩子放在一边,几乎干了所有活儿。为此,朱教师和同事不得不多次跟爷爷奶奶沟通。

抱iPad睡觉

猴屿村幼儿园靠近马路,这座封闭式的幼儿园,是留守儿童日常聚集的地方。

前几年,媒体探访“洋留守儿童”所在的幼儿园,玩高档玩具,身着品牌衣服是判断“洋留守儿童”的重要标签。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洋留守儿童”跟当地的儿童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些孩子一个个粉嫩可爱,如果从日常穿着和用具来区分,已经很难认出谁是“小美国人”,谁是当地儿童了。

问起猴屿幼儿园的几位“洋留守儿童”,是不是很想念远在美国的父母,这些2岁至5岁左右的孩子,有的说不想,有的摇摇头,有的不说话,然后就跑开去玩了。对他们来说,“看得见的父母”很遥远,跟父母相处的画面在孩子们脑海中,甚至是虚构的,父母成了视频上的一个模糊的影像,他们的在与不在,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在情感上不会激起太多的涟漪。

幼儿园的校长卢伟(化名)称,现在能区分洋留守儿童唯一的特征是,“小美国人”使用iPad等电子产品的程度较高。“我们现在体检出来,不单单是我们幼儿园,附近其他地方也是,因为长时间使用iPad等电子产品,小孩子的视力都不太好,我们跟家长沟通过,要孩子少用这些电子产品。”校长卢伟表示,学校的教师也会一再的告诫“洋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少用这些设备,因为这会损害孩子的视力。

Helen和Eric的爷爷郑刚解释,“洋留守儿童”都是依靠这些现代的工具跟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沟通。“Helen和Eric跟父母用iPad聊天,说完了话,有时候还抱着iPad睡觉了。”郑刚说,看着孩子抱着iPad的样子,也觉得心酸,所以,从情感上来讲,根本不忍心太过严厉地要求他们。

越来越少

在福建,“洋留守儿童”有两种,一种是像Helen这样出生在海外,拥有外国国籍的孩子。他们占现在的“洋留守儿童”的大多数,这些低龄“留守孩”在5岁左右就会回到国外。另一种是出生在中国的儿童,父母在其年幼时出国了,他们一般在中国生活时间比较长,在父母取得外国的国籍后才能去国外,这一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较多。

“Helen就是在幼儿园接受了学前教育才来了美国,算是一个典型的‘洋留守儿童’。现在,‘洋留守儿童’还占了幼儿园孩子的四成以上。”幼儿园校长卢伟称,幼儿园有20多个“洋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全部拥有美国国籍。

校长卢伟称,现在移民美国的华人的生活逐渐稳定富裕,福建籍华人在美人数不断扩大,孩子抚养成本下降,送回来寄养的孩子越来越少,加上附近村庄老人不断去世,美国侨民跟家乡联系不再那么紧密,洋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少。

“附近学校的生源不好,希望有更多的外来人口入学。猴屿村1000口人,但有几万人在海外。”卢伟担心,猴屿乡外出到海外的人口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少,“洋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少,在2010年,幼儿园曾经有50多个洋留守儿童,现在只有20多个了。

就在猴屿村旁边的张村,一所学校已被废弃了,而在2012年底,这里还有学生上学。侨报记者探访时看到,昔日欢声笑语的学校已经被福州某公司买下来作农场,学校教室空空荡荡,操场上荒草漫天,一派寂寥的景象。


新闻来源于侨报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