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世界名校牛娃有哪些共性?重积累轻取巧,多敬畏少张狂,常感恩弃虚浮

2016年08月11日 加拿大高中留学服务


编者:

这是一个老师对两个已经就读于哈佛和耶鲁同学的观察,我深深同意教育的最终本质必须落实于“人”。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少一些应试和申请技巧,多一些个人实力的积累和个人素养的提升;多一些为人的真诚和感恩,少一些虚浮与受之应然;多一些对人和物的敬畏,少一些无知的张狂;多一些进取和开放,少一些给自己人为的设限。最终,个人的成功,还是因为个人自身的改变,而非是外面的那个标签。


考上世界名校孩子的共性

现在每年都会有一些家庭选择让孩子出国读大学,特别是那些世界名校,更成为了家长瞩目的焦点。2010年9月,我的两位学生郑宜婷与李程分别飞往耶鲁大学与哈佛大学,开始了她们崭新的大学生活。随之而来,有不少家长向我询问郑宜婷和李程究竟是怎样的学生,有何特异的能力?从老师的角度看,她们能够考取耶鲁与哈佛有哪些诀窍?




郑宜婷与李程,是与我交往密切的两位学生,我们是可以很自由地交流思想的朋友。宜婷,温雅广博,李程,热情灵慧;宜婷,知性中见出感性,李程,感性中见出知性……两人确实有许多不同。如若细一思量,又会发现她们有很多相同。


魂在舍中

首先是“魂在舍中”,是说一个人的内在就好像始终燃着一团健旺的篝火,它由内到外将一个人“照亮”了。


“魂在舍中”的人,是辉映出自我独具的“神采”。让你始终感觉一个人是带着“光”与“热”的,对许多事物有着广博的好奇与持久的专注。整个人是光簇簇,活泼泼的,是一团跳荡的、让人振奋的“场”。


“魂在舍中”的人,眼睛是会“亮”的(未作老师之前,我始终不相信人的眼睛还会“亮”,我以为那只是作家一厢情愿的对人美好状态的一种想像)。不仅如此,一个人甚至都可以整个地“亮”起来,处在一种高贵而温和的霞光之中。宜婷与李程她们两个的眼睛在课堂上都曾“亮”过,她们不但照亮了自己,而且也光熠融融地照亮过我的内心。教育谁说不是双方的,当我们沉浸在课堂的美好与高贵中的时候,彼此的“心”便交换了。


“魂在舍中”的人,是一个精神上可以凝聚起来的人。一个人内在的意念与思绪一旦可以“笼”在一起的时候,便如旭日,便如满月,是专注的亮亮的一个“晶体”。宜婷与李程是两位美丽的女孩,当她们心魂合一,凝注而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活动中的时候,那时我觉得她们光彩照人。她们洋溢而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恰到好处地合为一体。


“魂在舍中”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见解的人,她(他)有着一个踏实坚定的内在,可以支持她(他)细致思考做事的步骤,可以抗拒不断产生的困难并一一战胜它们。



宜婷高一高二的时候,有好多比赛要参加的。这些比赛少则几天,多则十几天。但无论多忙,几年来,宜婷从来没有忘记我和她的约定:经常发给我她认为写得出色的文章,并加上自己的点评。几年下来,这已是个不小的数量。这些文章涉及文学、艺术、人生、命运、爱情等方方面面,一般的同学很难像她这样坚持。李程是四中首届人文实验班的学生,人文实验班每年寒暑假都要外出游学,三年来总共行程数十几万公里,共有七次之多,足迹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李程是次次不差,是班内为数不多的“七世老臣”。毕业前,在苏轼的老家眉山,我们总结高中三年的所得所感。最后,全班同学不愿离开,李程更是感慨得泪如雨下。那晚,我一直在看李程,我“读”到了一个美丽女孩内心的“领受”与“纯净”。


同样,我也见过一些学生的“魂”不能守在“舍”中,他们的“魂”常常四处飘荡。特别是那些已经决定要出国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目光漂移,百无聊赖。


上课经常“失魂”的人,做事的时候便会“落魄”。表现为做事常常心不在焉,身心懒散,做事的贯注力、集中力、持久力都很差。“魂”常常游离于“舍”外,“人”便会神采全无,做事便很难找到聚精会神的那种精神状态,更找不到可以令自己全身心投入的做事“原因”。这样,举止便会不自觉地轻躁起来。“魂”不居于“舍”中,会大大地影响一个人的眼界与心胸,随之而来的,往往会流于自以为是的浮浅。


“诚”与“敬”

宜婷和李程第二个特点,便是表现在她们身的“诚”与“敬”。


“诚”与“敬”是一种新鲜有活力的气质。正是因为具有了此种品质,她们很容易从众多的同龄人中被区别出来。“诚”与“敬”让一个人聪灵中有一份质朴与踏实,坚守中有一份开放与吸纳,个性中有一份尊重与坦诚……“诚”与“敬”让一个人犹如一件容器一样,腾移出了进一步发展与吸纳的空间,在生命的状态上绝不是一个“溢满”的状态。这样外界有益的信息以及老师、同学的见解与意见就会很容易地进入到她们的生命内部。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收到了宜婷的一条短信:老师,您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去登黄鹤楼吗?记得当时我的答语是:崔颢登过,李白登过,刘禹锡登过,白居易登过,岳飞登过,陆游登过,诗人毛泽东登过……宜婷很快给我回了短信:哈哈,老师,明白了!我是想通过简洁的语言,将宜婷带入到更宽广的历史文化空间中去,希望她从更多雄奇伟岸的心魂中汲取力量,这些想法宜婷很快便收到了。


考上耶鲁大学之后,有一次宜婷要和我探讨金庸小说,记得那一天她竟不辞劳苦背来整整一书包的书,放了满满一桌子。宜婷是理科生,喜欢天文,在天文方面获得过国际奖项。在她临去耶鲁的时候,她兴奋地和我谈起了星空之美,讲起了外国人对于《红楼梦》的隔膜,谈起了人文学科的意义和价值。她说是星空之美让她产生了更多的动力与坚持。


李程虽然很早就坚定了出国念大学的决心,但高中三年的课堂上,始终扑闪着李程认真而专注的目光。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聊斋志异》中的《婴宁》,李程在她的课堂感悟中写下了这样的话:“连老师讲着讲着,脸上绽放出灿烂而亲和的笑容。而坐在讲台下的我,早已心潮澎湃。婴宁那无拘无束的爽朗的笑更平添了她的妩媚与精灵。在这堂课上,我突然感到了身为女性的自豪。女人的天性中有着源源不断的对美的追求。浅层的是对容貌美的渴望,深层的是对心灵美的探寻。抛开是是非非、勾心斗角,女性的智慧与天才就显露出来;除去唯唯诺诺、胆小怯懦,女性的高雅与端庄就一览无余。”


持有“诚”与“敬”,一个人便始终是活泼开放的,是可以畅快呼吸与丰富吸纳的。坦诚对待别人,更要坦诚对待自己;用真实的自己坦诚地去理解体悟世界的博大与美妙;对历史有虔敬之心,对生命有虔敬之心,对学问有虔敬之心,对未知有虔敬之心。正是“诚”与“敬”将两位美丽的女孩子的心魂雕塑得玲珑且别样,让两位美丽的女孩子时时刻刻地发生着美妙的变化。


我从未到过耶鲁与哈佛,但从两位学生身上,我隐约地感受到了耶鲁气质,哈佛风范。



出国建议

孩子出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教育。其实,在整个出国的过程中,孩子要面临许多问题以及要应对协调许多关系。若能利用好这一过程,将其视为教育孩子的种种资源与契机,“过程”本身也便变成了更丰富更有益的教育。


在出国读世界名校的问题上,为家长提供如下建议:

① 孩子和家长都向往上世界名校,但其中一些家长将更多的关注集中在了申报的技巧上。其实,教育的本质并不仅仅止于一技之长,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的构建。


② 那些世界名校关注的不仅仅是“分数”与“排名”,他们更想从孩子诸多信息中了解到孩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些世界名校在识“人”方面,是有别具个性的判断力的。


③ 国内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亦有重要的意义,不可以消极散漫。初期有选择的“散漫”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演化为全面的“散漫”。浪费时光不说,更是在“散漫”中,我们不经意毁弃了许多宝贵的品质。



斯隆重磅福利第一波(转发有奖!)



点击以下你感兴趣的标签

立即阅读相关好文章

在加拿大选修AP课程有诀窍

两招教你与众不同,防止学习机能被埋没

应试教育扼杀个性,才华学生多选留学

北美贵族学校解密:贵族学校尊贵在哪里?

选校防忽悠有方法,解读官方报告是利器

顶尖院校,为何录取中国留学生?

为何参加夏令营是留学前的极佳准备?

为什么西方教育那么重视独立思考?

哈佛青睐IB课程学生,但不是都适合学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