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程序员的【移民故事】

2016年08月12日 旭飞加拿大移民


我是一个程序员,为某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出国的过程,算得上是比较顺利、也相对幸运——PhD没能读完、刚刚度过人生低潮的我,拿到了硕士准备在国内找工作,正好碰见几家国际互联网巨头海外职位招聘。于是我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海外高技术人员」大军中的一员,半年多前来到了伦敦。

 

在海外工作的程序员,算是海外留学生之外的第二大团体了。特别是在美国湾区总部,像我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在这个其它行业相对低迷、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的年代,我们这帮人很幸运地成为了稀缺资源,无论国内、国外,对于「在哪里生活」,有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国内的互联网创业潮,对好程序员的需求非常旺盛,特别是在国外大公司有从业经历的人。有几个早我几年毕业的人,在国外工作了几年之后回国,在国内互联网公司当了技术总监甚至合伙人,很吃得开。


同事M和她的先生,两个人都是程序员,和我一起到的英国(因为H1B签证抽签原因,无法直接赴美,只有等工作满一年之后拿L1签证)。两人筹划着过几年transfer到湾区,拿几年高薪,攒够了钱,就该回老家安顿、生子了。

 

当然,也有在海外最终留下来的。我惊讶于自己这短短半年,就下了人生中恐怕最重要的决定:我可能不会再回国定居了。

 

我知道,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在我眼里,这与国不国无涉,纯粹是一个个人选择问题,我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软肋,只是希望找一个待着更舒服的地方。



当你感觉格格不入、又无处可逃


有时候,我感觉和朋友圈、甚至微博上的人都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


高中同学回老家结婚生子,谈论的都是评没评职称、房子买没买等等,我并不能插得上话的东西;各种发万年老谣、信传销的七大姑八大姨早已被我屏蔽,但却躲不掉一年一度的亲戚串门应酬。因为结婚没有办婚礼摆酒席,母亲差点跟我翻脸,我几乎把出国作为逃离的手段。


我来自一个小城市,读书还算厉害,很幸运地进入了P大,可以说是在一个崇尚自由的学校受到了关于世界的真正教育吧。但从这个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离开,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逃离现实的魔爪,P大本身,也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

 

比起感觉「周围都是傻叉」的愤怒,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格格不入的沮丧。作为一个并不擅长社交的人,我的好朋友很少,但大部分时候,你不得不跟这些你并不喜欢的人交流,我也没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侵犯。

 

你可以把亲戚屏蔽掉,但你在工作的时候依然会遇到不分青红皂白的小粉红(搞不好还是你的上司)、中医的脑残粉、阴谋论者。或者遇到居委会大妈范儿的长辈,天天嘘寒问暖你的私生活,并对此评头论足。在应酬酒桌上,被劝酒时说「你是不是男人」,你有可能不喝酒么?但我就是不想喝,我讨厌这样的劝酒文化,我能自觉滚远一点就最好了。


而在现在的地方,我至少可以自己舒舒服服地待着。在西方社会,你和别人即使观点不同、价值相左,但最起码,人与人之间在工作的场合非常职业、乐于合作,但又为彼此留出合适的空间,对个人私域的问题都保持了基本的尊重。

 

比如,我们公司也有穆斯林,非常虔诚的、要过斋月那种。但和他们相处,我丝毫感觉不到一点的不适,他们是真正把宗教仅限于自己私生活的人,因此也没有人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倾向多过问。对我来说,至不济,我也能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宅,不用追求社会潮流、不谈论升职加薪和买房、不结婚不生孩子,也不会有人另眼相看。

 

我知道,这里面可能也有文化和融入的原因,我可能确实没办法与他们深入交往。但那不是我这个内向者的基本需求,我只想要自己自由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自由有代价,但代价也有高低


说到自由。作为程序员,在国内打不开GitHub的时候(不谈别的什么网站,这仅仅是一个程序员开源社区),便最能清楚地感受到自由的屏障。


身边充满了这样的不自由——当你做一些平常的事情,却被莫名其妙告知「不可以」且不能询问原因的时候;无法信任那些本该信任的东西,需要全副武装面对各种陷阱、灾难的时候,你知道你无处可逃。

 

我当然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一切,我当然也有各种手段绕过这一切,从足够多的信息渠道了解到各种事情真相。但这些事情的存在,每每让我觉得沮丧,为什么我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来对付这本该不存在的东西?自由或许与人的能力有关,但在一些地方,自由的代价有点高昂。


这些时间和精力,值得我去做对自己、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事情——哪怕是宅在家里打游戏吧——而不是仅仅为了安全、自由地在一个充满险恶的社会生活下去,就费劲了心思。

 

当然,这些都是社会发展必经的阶段,我们不能要求一个社会一开始就给人提供自由、安全与舒适,我也真心希望这个社会能够慢慢提高。但当我拥有当下的选择权的时候,我会找一个更加自由的地方,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终极追求


有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并不属于哪一个社会。我喜欢家乡,喜欢看中文小视频,也喜欢吃中餐,但这些并不能降低我对周遭社会某些现象的厌恶。我也喜欢美式脱口秀,喜欢意大利菜,欣赏英国的博物馆,但对西方社会的拖沓、低效、有时候甚至是保守,也是深恶痛绝(比如,生活在一个没有支付宝和淘宝的社会,也是怪难熬的)。

 

我尊重对家乡充满感情的人,但于我而言,我并没有一个强烈的归属感或者对哪里有一种超越理性的热爱。我理解乡愁,我也理解想家的人最后选择扎根故土,但我自己并不会被这样的感情牵绊太多。


那我属于哪里呢?我可能会回答,我属于「现代社会」吧。我向往一个理想的社会,这个社会崇尚进步、开放,从多元文化和价值中受益、但又建立在一定共识的基础上。人人都能够自由追求自己的价值、并得到充分的尊重。

 

我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

 

讲真,国内的生活,无疑比在国外更体面。在北京,不用花费太多钱就能住得相对安全,若不考虑买房的问题,月入万把块也可以逍遥自在还能有余粮;一切都能淘宝,天气不好可以坐Uber(呃不晓得跟滴滴合体后是怎样),偶尔还能奢侈一把,不用自己做饭天天下馆子叫外卖也没有问题。而在英国,三倍的房租换来的是老旧的蜗居,一切都很贵,我们不得不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


但我要的,并不是浅薄的体面。我会付出这样的代价,去追求一个安放自己理想的角落。

 

欧洲或者美国是这样的社会吗?其实也并不是。


欧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民和少数族裔问题,英国人对全球化和欧盟已经失去了信心。美国呢?看看川普,你也会觉得世界有点荒诞——理想社会实在太难建立了。在法国,我切身感受到了他们的理想,为了「自由平等博爱」,他们用了三场革命、两百年的时间,直到现在依然充满了各种疑惑和问题。

 

而我们会等多久呢?

 

我会一直寻找那个属于我的理想社会,在我有选择权、并且还年轻的时候。这样的自由是弥足珍贵的。或许等我老了,不再care那些左翼的热情、也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身边的不同,或许那时候的中国也变得更加开放、更加现代、每个人都能更有尊严地生活,我会选择回国。

 

我希望那一天很快到来。


旭飞服务

旭飞移民致力于以全新客户体验为宗旨打造和完善移民服务体系,为近万名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经营产品从最擅长的加拿大及美国移民、留学和海外投资项目延伸至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移民和留学项目。

如果您有移民、留学、海外商旅、海外投资项目相关需求,可以随时咨询我们!

您可以:

1、关注我们的微信(底部可扫码关注),通过微信对话框在线咨询,有问必答!

2、拨打24小时免费贵宾热线:400-889-7875

3、访问官网:http://www.escxf.cn



(来源于:网络)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