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牌数第一的美国奥运代表队无一人是国家养大,為国争光得奖牌还得缴税报国,但不论职业选手或竞技体育明星,有人放弃高薪、请假為国出征,有人一身伤病,仍拚尽全力。
34岁的小威廉丝今年以来身体有状况,7月才因肩伤、退出於蒙特娄举行的罗杰斯盃(Rogers Cup),但奥运不计积分,她依旧参加,虽出人意料之外地在单、双打都爆冷门提前出局,自己也失望,但她说至少达成目标之一,能参加里约奥运。
光靠多年来征战各大小赛事的夺冠奖金,小威廉丝身价已逾7000万美元,而像她一样的职业运动员,没有谁靠国家编列专项预算补助养大,相反的,他们对美国财政税收贡献良多,大满贯或职业赛赢得的奖金,得缴税给国库,就算非职业选手,奥运史上最会拿金牌的游泳好手「飞鱼」菲尔普斯,也是如此。
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USOC)颁给奥运金、银与铜牌选手的奖金分别為25000美金、15000美金及10000美金,按美国法律规定,这类海外所得要缴税。
虽然广告代言费累计早已上千万的菲尔普斯不会因一面奥运金牌得缴8750美元的税、生活就捉襟见肘,但并非所有竞技运动员都有他的身家,而即使美国体育与运动产业发展如此成熟,法规仍有不完善处,政治人物能做的是,為选手创造更好环境。
联邦参议员舒默(Chuck Schumer)近来推动免征运动员「胜利税」草案,他认為,奥运国手应专心「打破世界纪录」而非担心「荷包被打劫」(breaking world records, not breaking the bank),国家以徵收「胜利税」迎接為国争光、辛苦奋战选手是不对的。
在美国,培养一名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训练中心接受完整训练,一年花费3万5000美元起跳,许多家庭想栽培有天份的孩子,却面临财务窘境,坚持為钟爱的运动努力,有人靠大学奬学金,有人靠募资参战。
全美大学体育联盟(NCAA)是提供大学奬学金的主力,NCAA经费主要来自各大电视转播权利金,每年约提供15万学生运动员、共27亿美元奬学金。
大学体育赛事则是孕育职业选手的摇篮,如篮球、棒球、冰上曲棍球及美式足球,若能入选美国四大职业运动联盟,闯出名声后的身价,就是最好回报。但投资报酬率没人保证一定成正比。
一些非热门运动项目的选手就得靠自己,包括摔角的史奈德(Kyle Snyder)、十项全能的泰晤(Jeremy Taiwo)及击剑的穆罕默德(Ibtihaj Muhammad),為前进里约,他们上网募资。
而联邦政府投入能和体育教育沾上边的预算,少得可怜。
美国教育部2016年的预算中,用於特殊奥运的拨款金额1008万美元,拨款用於国小与国中的体能教育方案则為4700万美元。
至於USOC,更标榜和世界各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不同,未接受政府补助,但这个非营利组织享有联邦政府法令规定,允许使用奥林匹克标誌的相关权利,有权和NCAA培养与协调美国业馀选手。
2013年,USOC将募款工作独立出来,成立美国奥林匹克与帕拉林匹克基金会(USOPF),想担任USOC主席或USOPF总裁,得够专业、人脉广且很会找钱。
USOC现任主席是普洛布斯特(Larry Probst),他也是那斯达克(NASDAQ)上市的知名娱乐互动软体公司、艺电(EA)公司主席;USOPF总裁则是USOC首席开发长丹尼(Jon Denney),他年轻时曾入选美国奥运游泳选拔选手,史丹佛大学毕业的他,加入USOC前是担任為母校负责募款工作的副校长。
运动娱乐产业与募款工作的专业经理人,為USOC生财有道,美国奥会相关组织不拿政府一毛钱,当然就没有政治上人事酬庸空间。
募来的钱,怎麼用?USOC将93%的募得款项用於运动员及47个单项协会上,2013年,USOC以2200万美元赞助1500名运动员;拨款给各单项运动协会及帕拉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共5100万美元,财务报表年年公开上网,清楚透明。
在职业运动员参与奥运上,美国职篮(NBA)球员是否為国家打球,各有选择,少有舆论高举爱国心绑架,而有能耐自掏腰包,包下豪华游艇备战奥运,美国民众无从置喙;有些职业运动员对职业操守与道德的讲究,则更让人敬重他对职业将本求利外的用心。
不靠举国体制培养运动员,美国是极度的资本主义与市场机制发展运动,非职业运动的竞技体育也靠成熟的行销与明星塑造,形成企业投入与全民参与,属运动场上的「美国例外论」。
不是国家养大的运动员,取之民间也用於社会,菲尔普斯拿到赞助商的第一个100万美元,他选择成立基金会与游泳学校,少年得志的他,曾因酒驾、抽大麻,形象大伤,现在懂得珍惜羽毛,投入游泳教育,向社区与孩童扎根。
菲尔普斯的游泳学校
然而,不是所有凯旋归来的故事都有美好结局,退役后生涯困顿者大有人在。1992年起连参加三届奥运的田径女选手韩密尔顿(Suzy Hamilton)退役后失去生活重心、再加上家人去世罹患躁郁症,曾一度潦倒成為应召女郎。
谁都不可能完全靠国家养一辈子,美国运动员也是如此,面对运动场外的人生,如何调整心态、学习待人接物与应对进退,更是对自己的一大挑战。
走进美国 CheerinUS.com
美国旅游、购房、买车、投资、教育
本地商家黄页、分类信息、社区论坛
投稿 / 合作 / 广告:
微信联系人: zoujinmeiguoqun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