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雪景!太诱惑的摄影题材了。Scenery of snow-covered Summer Palace in Beijing? Inconceivable! 对我来讲更是千载难逢。2014年2月6日半夜从美国西雅图空降北京,7日清晨7:30我已经在纷飞的雪花中进入颐和园新建东宫门。接下来是一场抢时间、抢镜头的“摄影赶集”,号称3小时“雪拼”颐和园。
7:30,东堤上的铜牛,侧首凝视着佛香阁。披一袭薄绒雪袍,脊背上起伏的细节,实为罕见镜头。背景是十七孔桥和南湖岛,绝对地标。
从廊如亭西侧码头看十七孔桥南侧。非常经典的一幅画面。大树枝头,夏日拍西山落日之前景。
昆明湖东堤泄水闸,全部为花岗岩打凿。冰层微融的湖面,新雪图案和呈棱角的水闸槽形成对比。
自文昌阁北望知春亭桥南侧,捎带一个岸边。刚刚立春,桥下湖水半冻半融,耐人寻味。居然拍到画面里一个人都没有!
7:50, 从玉澜门外南望文昌阁和知春亭。用大树枝条点缀苍茫空白的天空。
其实游览颐和园是不应该从东堤上的新建东宫门进园的,也不应该从地铁#4颐和园站进北宫门,而是应该从颐和园正门(东宫门)进园。因为只有走这条路线才能体会到中国清朝皇家园林造园艺术之精华所在。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申遗第一人侯仁之先生说:当你进入颐和园东宫门,绕过仁寿殿,穿过假山夹径,忽然间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湖山风光呈现在眼前。(听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讲北京历史地理大课)
“欲扬先抑,欲露先藏”,按照侯先生对皇家经典造园艺术手法的解读,这个湖山在望一览无余的地点就是在今天玉澜门外游船码头前。当你忽然间从假山狭径里走出来,眼前豁然一亮,透过古柏隔栏,环视昆明湖万寿山全景和远方的玉泉山、西山,非常震撼的视觉冲击。(粉丝点点线显示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绕过仁寿殿,来到“观景点”)
非常遗憾的是颐和园号称是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公园,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管理处把上百条游船泡在眼前,把此景点变成了一个非常混乱的码头集市,似乎游船生意是第一重要,完全破坏了最令人惊叹的视觉冲击点,是对领略颐和园风光的巨大误导,亵渎了中华造园艺术之精华。土!
解决方案:建议颐和园管理处迁移游船到文昌阁南侧,与现有游船合并。在湖湾上摆上几条清朝游船种植荷花芦苇做点缀,肯定会招来不少鸭子水鸟。在靠近假山附近建立景点导游看画板,把现码头岸边包括古侧柏划为观景台。
这个画面比较接近站在玉澜门外游船码头“观景台”的效果,但是没有古侧柏做镜框,也没有知春亭做中景。
从玉澜门西侧沿青石栏板湖岸北行,过万香榭,从夕佳楼前西望佛香阁,右侧前景为水木自亲。这便是慈禧太后当年寝宫乐寿堂的正门。门前有御码头,平台上有20米高的灯架。想当年慈禧就从这里上下船,那前呼后拥的场面彷佛可以想见。
还好栏板上的积雪还没完全被人破坏。取景时一定要带上栏柱,否则无进深感。
其实要是能上到夕佳楼南侧的万香榭二楼饮茶领略湖光山色,一定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画面。目前游人只能在万香榭前观赏,也是一番景色,因为平台围栏中间有个可爱的小码头出口。可想而知,当年宫女从这里步上轻舟该是什么感觉。可恨的是颐和园管理处不光把小码头出口拦住,还挂上个禁止翻越的牌子,太煞风景了,只好放弃。
杨仁风,俗称“扇面殿”,在乐寿堂西侧。绝妙的一个园中园。
非开放景点?看见杨仁风小院的屏风门开着就信步走进,只听大吼:出去,出去!一位清洁工已举着扫帚冲了过来。我赶快拍了一张便落荒而逃。惊魂未定,暗想,在美国国家公园里绝对不会遇到这样的待遇,而且也不会有人扫雪。
8:25, 邀月门,长廊东门。16mm广角造成飞檐效果不错。
几乎完美的一张,只可惜画面中间有个垃圾桶。
长廊上一亭子内景。(寄澜亭?)由于地面有雪反光,将亭内木梁架照亮。难得一见。
光滑的长廊路面扫去积雪反而非常滑溜,走在上面一定要小心翼翼,还不如在廊外未扫雪的园路上走安全。
8:40, 清晏舫,俗称石舫。从长廊西端万丈亭西侧码头西看清晏舫东侧。
万丈亭西侧码头出口又挂着块禁止翻越的牌子,气死人。我还要用柱头把警察的摩托快艇尽量挡住。停哪里不好呢?!
清晏舫船头。背景为西提六桥之一豳风桥。
记得小时候还可以从石舫船头大弧面上出溜下来。现在石舫已经整修,不开放。
从荇桥南望清晏舫西侧。
左下角在石舫屁股下藏着警察的摩托艇,真煞风景。
荇桥西面的牌楼。
过荇桥上小岛,从五圣祠前向北行,看大船坞三间,经宿云檐城关,再向北不过半壁石桥,沿后湖/苏州河向东上山,走山路(因为扫过的园路滑!)9:00 穿过绮望轩遗址....
断壁残垣
路过清可轩遗址,下到后山松堂,向北上长桥(不出北宫门。北宫门外是地铁#4颐和园站)
9:35, 从长桥上西望苏州街 / 苏州河。
东望苏州街,清式彩绘牌楼。雪还在下。换70-200头,上三脚架。
后山轴线上的建筑(北-南):北宫门-长桥-牌楼-松堂-须弥灵境阁平台- 香岩宗印之阁- 四大部州-智慧海
须弥灵境阁平台西侧通道,红墙,黄瓦,白雪,层层叠叠。(香岩宗印之阁北侧台阶为大理石,雪后极为滑溜)
香岩宗印之阁,南侧后身。角兽:仙人骑天马
四大部州
10:10, 经过智慧海,没进前山的佛香阁景区 (另收费)。沿弯曲山道往东下山,此时正逢雪花飞扬。路经善现寺小息,忽闻女子笑声,环顾四下,只见一身穿红袄女子正在飞雪中为男友作秀。正好她在我长焦镜头范围内,忍不住拍下唯一彩照一张。
因为赶时间:没有再下去到苏州河/后湖,去拍其东侧的寅辉城关和多宝琉璃塔,有些遗憾。
穿过景福阁继续东行,忽见山湾里露出一座白雪覆盖的瓦房小院,外墙上嵌有各种形状的透窗,十分可爱。
转过假石山露出一中式垂花门,破旧失修,大门紧闭,无人打扫门前雪,门外有花树,树杆弯曲,天上飘着雪花,四下寂静,古香古色。抬头一看匾额:益寿堂。
不知道曾经有哪位宫女格格住过。会不会打着灯笼出来一看大雪封山,又折身掩门一声长叹?
10:15, 进入颐和园东北角上的谐趣园。人多、噪杂....拍不出感觉来。一条冻在湖面上捞水草的小船居然也点缀了皇家园林的景色。
知鱼桥
这叫难拍,人来人往,而且国人喜欢穿红的,扎眼。若不是用黑白色调片,很难表达谐趣情调。
饮绿水榭南端,又是16mm广角夸张效果。
10:30, 出谐趣园南行,穿过赤城霞起 - 紫气东来城关,便是大戏台。
见有人在墙头雪上留言并有人上前合影。这天是2014年2月7日星期五,有此为证。
从大戏台西侧秘密夹道(估计是当年太监们走的通行道)向南行,直插玉澜堂东侧,经过厕所,在玉澜门前的游船码头广场冒出来。然后在知春亭桥前请一
玩尼康相机的人帮我拍了一张留念。
背包外脚架上的雪。
10:45, 再向南穿过文昌阁,沿东堤南行回到新建东宫门,告别铜牛,离开颐和园。
一京城MM听说我回来了,一口咬定是我带来的雪,说入冬以来北京107天没下过雪,所以中午一定要请我吃饭表达谢意。
老天爷是看着我到家才开始下雪。感谢时差,2月7日凌晨根本没睡成。清晨骑车赶到颐和园新建东宫门,还好我对颐和园比较熟悉,走起来也不算冷。拎着Nikon D3s, Sony NEX7 边走边拍 200余张照片,电池全部耗光,两瓶水全喝光了,带来两片面包饼干等全部吃光。谈不上血拼,3小时15分钟,雪中暴走万寿山,也许叫雪拼更为恰当。
非常庆幸的是在离家远走30年之后,第一次春节回国就赶上北京下雪。在这久违了的、儿时何其熟悉的园林,算是圆了一个欣赏颐和园雪景的梦。
如果再有机会去逛颐和园,我倒是很想与伊人携手去后山沿着弯曲的山道观白皮松听松涛,共享颐和园特有的音响走廊。
此行有几点遗憾:
1,虽然连夜降雪但悬浮微粒仍在,自然光偏血赫色,实在不敢恭维。反正阴天没有光影,做成黑白片或发黄处理有所遮掩。
2,因为有时间限制,加上游人越来越多,有几个景点没来得及去;就是去了也是拍人。
3,颐和园内有些管理上的细节我认为可以改进:警察的摩托艇、垃圾箱、警告牌成为碍眼的视觉污染,影响游兴。感觉5A级国家公园的管理经营水平不如美国一个地方公园,遗憾,失望。 我认为作为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应该把引导游客如何解读欣赏皇家园林为首要任务,而不是把游船推到抢眼的位置,打着皇家园林的招牌去赚钱。
——感谢小小同学编辑文字 2014-02-27 落笔于西雅图
部分网友留言:
【作者简介】:粥稀饭,北平猿人,理工男,毕业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建筑工程系,爱好盖房子,修汽车,游世界,拍照片,写博客
《大华时代》传媒诚挚向所有海外华文作者征稿。杂文、散文、小说、 诗歌等文体均可,题材不限,字数不限。分享您的海外生活,展示您的文学才华。投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或关注大华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