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美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一大特色。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把完成通识教育作为学生获得学生学位(bachelor's degree)的一个必要条件。
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而并非培养人的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它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视培养人的思维方法及敏锐的洞察力;强调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重视人的情志的培养等。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美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一大特色。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把完成通识教育作为学生获得学生学位(bachelor's degree)的一个必要条件。
通识教育(GE)包括哪些课程?
每所大学对通识教育课程各有一定的规定。但是大体来说,通识教育的课程可以规成几类: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历史政治等。举个例子来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三大类: Foundation of the Arts & Humanities(艺术人文基础); Foundation of Society & Culture(社会文化基础), Foundations of Scientific Inquiry(科学基础). 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完成这些课程。
美国大学设立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对各个学术领域都具备了基础知识,批判性思维能了被大大提高, 写作水平也会有飞跃。另外,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般并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经过两年的通识教育, 通过对各领域的接触,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将来进入大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可以深入学习了。 这也是为什么申请美国大学的本科一开头可以不选择专业。
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普及的范围也很广。在美国各大学中,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学分分布各有不同。
教育课程
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源于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教育的多样性,其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自然三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广博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生活得更丰富多彩,更有意义。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在不同学校各有差异。
以哈佛大学为例,新世纪的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科学意识、知识的整体性、国际化视野以及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准备等。基于这一理念,哈佛大学开设了下列通识教育课程:审美学的理解;文化与信仰;以实验为依据的推理;道德推理;生存方式的科学;客观世界的科学;世界中的各种社会;美国与世界。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学分也因学校的不同而不同。但总体而言,各大学通识教育学分一般不少于35 学分。据调查显示,美国大多数大学的通识教育学分为45学分。其中技艺或技巧占15学分,包括演讲与写作9学分;量化分6学分。知识范畴占30学分,包括健康与身体活动3学分;自然科学9学分;艺术6学分;人文学科6学分;社会与行为科学6学分。
通识教育教学方法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学习及研究活动。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有一套严格的评分方法,在学生成绩中,课堂发言占总分的25%~50%,而且,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的答案,而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因此,学生参与的质量将决定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这种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于同教师一起的讨论争辩中。为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发挥主动性,以发掘潜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根据课程自身内容和授课对象的不同,还会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功能与特色。
要说美国人怎么读书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美国基本的教育制度。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构成了现代大学教育的灵魂。专业教育好理解,无非是以后在社会上混口饭吃的工具。而通识教育的概念却很抽象,抽象到中国的大学们几乎都忽视了其存在。其要义就是让学生在入学后全方面接触各个学科,尤其是人文类的,来培养自由的意识和健全的人格。也许这听上去是不靠谱得像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一般,但这确是美国大学教育兴盛不衰的秘诀之一,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唯一方法。
那通识教育下,我们要学些什么科目呢?写作、文学、哲学、历史、艺术、宗教和经济等。乍一看,你一定会想这不都是要背书的死学科嘛!如果你的专业是数学,你是不是觉得这种课特别浪费时间伤脑筋而且无意义?人们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以前文科教育的阴影,一句话死记硬背。可是真正的文科教育却不是这样,好书也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攻击的。当你能有理由节地批判这本书的时候,你的批判性思维也就快成形了。而教授们也最欣赏这种石破天惊的议论。
这中间就存在着两个问题:你会读书吗?你会思考问题吗?我的神学教授在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说:“我并不要求记住多少基督教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通过你们坚持的阅读和讨论,我希望引导你们独立思考和全面分析,这样以后不容易被别人的蛊惑所左右。”所以之后,我们每堂课前都会有一定量的阅读,这些阅读通常都是古代神学家写的原文,然后课堂上教授会引导我们去讨论。
课堂上,有人会说它写得好,也有人会说它可笑,还有人说这个作者动机不纯。而教授也会适时引导评价每种想法和理由,有时甚至会反驳每个人的说法,逼我们想出更好的理由去说服他。我最喜欢的还是他能提出各种思考的新角度,让我以前一些理所当然想的事情开始动摇。
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美国人超前的思想并不在于多看了多少书,而是有正确看待书和作者的眼光。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花时间写那么长的书?无非是兜售自己的主张,所写内容是作者希望读者感受到的,而永远不会是全部事实。你看一本书,了解到这个作者永远比作者写的东西多。因此,读每本书都需要以独立的角度去看。
当《圣经》都已不是普世的圣经的时候,还有什么书能代表真理永垂不朽呢?在这样不断地阅读、思考、质疑、讨论和再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排除外在一切刻意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这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你所形成的想法能不能通用于别的领域?这时,通识教育的好处就出现了。在交叉学习这么多科目的时候,你的思考也是立体的和多面的。也许你一辈子都用不着历史哲学书上的东西,但这些内容在你的思考和批判下塑造着你自己独特的思维和灵魂。这与众不同的思维就成为了你成功最大的法宝。此外,在大量的阅读下,你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更全面,不会做个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美国通识教育的精髓,可谓质疑的力量!专业知识只能让你有个饭碗,只有通识教育能让你变成一个真正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