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居·教育 | 爸、妈,帮我再做一个决定好吗?

2017年03月02日 逸居新西兰


最近应该是接触了太多教育相关的东西,所以经常会不自觉地进行一些或许不太理智的追捧和排斥。很多时候,这些感触来自于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与当年出国留学时不同,这次的诸多体验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来进行的。



当年轻时的自己处在受教育的角色上时,没有任何紧迫感,也很少以一个批判的角度去审视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否正确,或者教育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为那时的我们没有办法验证也不敢去验证自身受教育的结果。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因压力而逃避可能是头脑中唯一清晰的思路。


现象


作为从“择校”到“择科”再到“择业”这一人生必经路段的过来人,我经常会被身边的年轻一代问到一些常见却可笑的问题。


例如,一日表弟很严肃的问我:“我上大学该选什么专业?”我心里想,“我怎么会知道呢?你该问问你自己,你喜欢什么,你擅长什么,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当我刚要把这些问题一股脑地搧回给他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一脸的迷茫、焦虑、无助,当然还有那一丝丝的不在乎。然后,我突然间意识到,他来找我也是他妈妈“指使”的——“去问问小谁家小谁,他能帮你找到一条好路。


于是,我改变了策略。


我问表弟:“你妈怎么想的?”

表弟:“我妈说学市场营销不错,出来可以做很多工作。”
我:“不错啊,学好了就可以创造奇迹了。”
表弟:“我爸说这个学科没有针对性,不好找工作,不如学会计吧。”
我:“也不错啊,你怎么想?”
表弟茫然:“我不知道啊,所以才问你……”

当时尴尬的情景让我有点想骂人,不是骂表弟,也不是骂姑姑!我是想问,是什么让这一代人连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混没了

更多现象


“我想送我儿子去学习舞蹈”
“你去学国际贸易吧,回来爸爸给你安排到外贸部门工作”
“没事儿,儿子,天塌下来妈给你顶着”
“听我的,你还太小……”
“我都给你准备好了……”
“不是你要学什么,而是你能考上什么”


本质


归根结底,这些现象并非一蹴而就,它甚至已经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时代的人可以改变的了,它是几十年的家庭和校园教育理念偏差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我们这一代人的家长经常会把我们从出生坐什么样的摇篮、三岁上哪些特长班、小学加入什么“兴趣”小组、初中和谁同桌、高中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找老婆应该找什么样的家庭,甚至生孩子叫什么名字……都已经安排好了。


可是,当“父母把一切都安排好”时,我们该思考什么?或者我为什么要思考?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人的惰性很可怕,有些孩子越长大越听话,那不一定是教育的结果,而是他们失去了思考的动力和意愿,因为服从是最省力气的工作



改变


来新西兰半年了,看着Norah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我很欣慰。至少,在她未来的回忆当中,童年是这样的:


每天早上起来根据天气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 

有权利说自己吃饱了还是饿着;

自由地表达爱与恨;

拥有自由并且学会在底线之上支配自由;

至少,她知道她是谁,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明白自己的价值。


至少,有一天当她坐在我的墓碑前,她会衷心地和我说:

爸爸,谢谢你让我成为我自己。



建议


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帮助你的孩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01

鼓励孩子们去问问题,并且鼓励他们首先自己去寻找答案;


02

经常问孩子“为什么”或者“如果这样或是那么会怎样”;


03

 永远不要毫无缘由地评价或者否定孩子的决定。可以问他们的理由是什么,然后提出你的建议;


04

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建议;


05

不要替孩子找失败的理由,让他们自己去总结失败的原因,并且告诉他们失败只是成功的开始。



相关阅读


【YI教育专栏】怎么帮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难忘的生日?


【教育专栏】我充分信任我的孩子之后,她竟然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外婆来了2》“外婆不牵着我的手走路”却让失明者拥有超能力,YI老师解读外婆育儿心态转变五大核心问题


外婆来了!幼儿教育专家首次正面解答如何处理育儿过程中父母与祖父母的矛盾点


文章版权归逸居新西兰(微信号:yijuxinxilan)和卓嘉传播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广


筑家•只为你


金松鼠信贷,新西兰房产投资信贷专家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在微信里问逸居,或者写邮件给逸居:

[email protected]

逸居会咨询专业人士集中为您解答。


文章版权归逸居新西兰(微信号:yijuxinxilan)和卓嘉传播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了解更多详情请扫描逸居官方二维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