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这么一则爆料,
中国女留学生小新(化名)说,她在阿德一家华人经营的咖啡店打工,
工作几天后,老板无故不再给她排班,
小新联系老板无果后,欲讨回之前的薪水,却惨遭拒绝!
还被质问“你怎么上的学”“这是澳洲,不是中国”。
根据先前的协议,
只有试工的两小时不付工资,
之后咖啡店答应每小时支付她17刀多的“正规工资”。
在此之后,她一共上班三次,一共上班12.5小时。
之后就是种种质问
“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你一点礼貌都不懂”
“你怎么上的学”
还说“这是澳洲不是中国”
身为一个留学生,打工补贴零花钱实属常见。
然而,如影随形的,是一系列留学生被侵权事件。
遭遇网络诈骗
近期,数名留学生在一家中文网站找住房或找工作时遭遇诈骗,数千澳元打了水漂。
据《先驱太阳报》报道,墨尔本Monash高级警探Chris Duke表示,许多中国留学生常在一家受信任的中文网站寻找位于CBD或是Southbank的公寓,然而却经常被骗。
经常被骗!
Duke说,租房学生与“房东”联系后,对方会发过来一份租房协议,他们签订协议并提前支付一个月的租金和定金到指定账户。
但被指定的账户实际上属于另一名受骗的求职学生。
Duke说:“这名求职学生在同一网站申请了一份‘虚假’的工作。他被告知几周之内就可以开始工作,并向对方提供了银行信息。
在‘雇主’的巧妙安排之下,租房学生的钱就转移到了求职学生的银行账户之中。
然后‘雇主’谎称转账失误,要求求职学生退还钱款。
正直的求职学生会根据要求把钱取出来,并转成外币汇给‘雇主’。
实际上,这些学生都充当了‘钱骡’的角色。”
自去年9月起,墨尔本Monash地区至少有十几名留学生在找房子或找工作时遭遇诈骗。
打工遭同胞性骚扰
据近日媒体报道,2008年,23岁的Maxine持学生签跟老公一起来到澳洲,并在一家餐厅找了份服务员的工作。
这一天,跟平时一样,忙完了午饭时段,Maxine便关上店门准备休息。
谁知,她一向视为长辈的大厨却一把将她拉到自己腿上,开始抚摸她的头发,并把嘴贴在她的嘴上……
她瞬间被吓懵。仅存的理性告诉她:“你不能直接反抗,不能惹恼他,因为周围全是菜刀。”
于是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待他攻势稍弱,她立马推说要去上厕所,赶紧从后门逃出了魔掌。
可是单纯的她由于太过惊恐,刚跑进隔壁店就整个人瘫倒在地,放声痛哭。
尽管警察局就在这家店隔壁,她却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应该去报警。
一名本地女店员大致询问了情况,稍事安慰,便帮她拨通了老公的电话。
在电话里,她机械地告诉老公自己遭受的屈辱。
然而据她说,自己当时已经吓“断片儿”了,根本不记得从逃进隔壁商店到她老公来接她回家之间发生的所有事情。
当天晚上,待她心情稍微平复,老公才敢跟她沟通。夫妻俩决定第二天报警。在警察局的翻译帮助下,他们录了口供,回家等待通知。
几天后,警察局来电,要求她当着办案警官的面给厨师打电话,并在电话里引导厨师承认性骚扰的事实,警察用以录音取证。
尽管她认为这个要求很荒谬,但仍然照做了,结果自然事与愿违。
厨师不但不承认,还在电话里跟她吵起来。
事情没有解决,工作也做不下去了。
几天后Maxine去店里领薪水,厨师当着老板的面嚣张地对她吼:“现在你想怎样?大不了我赔你钱咯!想要多少?”可惜这句话没有被录下来,而老板也不愿意作证。
另一厢,警察局也再无任何跟进。一段时间后,她打电话过去咨询,被告知此案已经“Close file”。
开启艰难维权之路
老板包庇,案件关闭,无奈之下,Maxine只好求助于政府、律师和社会机构。
她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墨尔本一家知名律师楼,并致电其中一位华人律师,希望对方在了解事情原委之后给她一些专业建议。
然而,那位律师在她陈述事实的时候多次打断,语气生硬地质问:“你自己有没有做出让人家误会的举动?比如勾引人家什么的?不就是一个吻吗?你的案子根本没法打!”
她感到很绝望,不明白为什么网上口碑如此高的律师竟然是这样的“直男癌”。后来律师称“客户来了”匆匆打发了她,再也没有联系。
同时,由于语言障碍,她的投诉之路异常艰难,其间还找错了几家投诉机构。
警示!
对待初来乍到的中国留学生,我们应该从帮助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更快的适应澳洲的生活。
而不是利用他们新来还在适应的时机,一味剥削甚至侵犯。
中国有句俗话,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华人难道不应该拧成一股绳?
请少一些彼此之间的坑害,多一些仗义执言,多一些友善之心。
提醒在澳洲的你注意,工作租房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工作前口头协议最好以书面形式确定,如果权益受到损害应当勇敢维权!
维权方式:1.求助fairwork
2.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报警也是选择之一。
3.如果遇到性骚扰,也可以找Australian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本文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