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娱乐专稿(文/曾于里)
3月12日,作家琼瑶在其脸书主页上公开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谈到自己的身后事。琼瑶表示,万一到了该离开之际,希望不会因为后辈的不舍,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而受折磨。她特别发出5点声明叮咛儿子,表示无论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绝不能插鼻胃管,最后再次强调各种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让她没痛苦地死去就好。
不得不说,读完琼瑶的这篇文章,还是很感佩其对生死的豁达。因此,对于有的评论者所谓的“琼瑶谈死亡的方式‘很琼瑶’”,“琼瑶写遗嘱,不是出于一位老人的智慧,不是头脑的觉察与思考,而是受到刺激之后作出的感性反应——这很琼瑶”的揣度,与琼瑶行文的豁达相比,反倒有一种小人之心的味道。
要知道,目之所及,公众人物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死亡,而像琼瑶这样,希望病重之余不接受抢救,死后也不要任何宗教形式的悼念以及不公祭、不设灵堂、不出殡等的就更少了。中国人向来是避讳谈死的,中国人向来又最讲究孝文化的,因此,我们对于安乐死、尊严死、丧事从简等话题如临大敌,琼瑶敢于说、敢于践行,本身就需要勇气。
安乐死涉及到道德、伦理、法律、医学等诸多方面,比较复杂,中国目前也尚未立法,我们暂且不论。但尊严死,却是值得更多讨论。什么叫尊严死?简单地讲,就是一种自然死,就像琼瑶说的,当病重时不再做痛苦的延命医疗措施,临终不插管。
琼瑶在信中提到了她选择尊严死的原因。数据显示,台湾失能者平均卧床时间长达七年,许多欧陆国家则只有2周至一个月。琼瑶认为,长期卧床,失能失智的生命是没有质量的,她甚至认为如果她病重还被抢救,是“联合医生来凌迟我”。
琼瑶的看法是有其他数据支持的。经济学人发布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显示,英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排名第71,排在倒数第10位。何谓死亡质量?就是指病患的最后生活质量。英国为什么会这么高?这有赖于英国的缓和治疗,“就是当一个人身患绝症,任何治疗都无法阻止这一过程时,便采取缓和疗法来减缓病痛症状,提升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让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完满有尊严”。
中国的死亡质量之所以低,一方面是治疗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许多家庭在面对大病时无钱治疗,只能痛苦等死。而另一种情况是,治疗过度。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家属对病人这样说,“哪怕只有1%的希望,无论花多少钱,我都要把你抢救回来”。我们认为这才是尽了孝,可让病重之人插满管子躺在ICU里生不如死,没有任何生命质量地“被活着”,是真的尽孝吗?
这涉及到一个两难的问题,就像《奇葩说》第三季的一个辩题说的,“痛苦的绝症病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当然是鼓励了。就像马东讲的,世界上绝大部分宗教都是从生死开始的,但汉文化从来都避讳谈死,因此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往往都是从爱、伦理等角度谈,而没有正视死亡本身。也就是说,我们都倾向于认为“让亲人活着,才是爱亲人的表现”,我们以爱和伦理遮蔽了死亡本身。
我们避讳死亡、恐惧死亡、拒绝死亡,自然而然地,我们便把坦然接受死亡看做是一种“不孝”,一种禁忌。但实际上,死亡从来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疾病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并不是几句爱的鼓励就可以抚平的,很多时候,死亡也许才是真正的解脱,这也是为什么《爱你长久》、《火山》、《爱》等电影中,才会共同涉及到一个主题:为了让爱人解脱,主人公亲手“杀害”了深受病痛折磨的爱人。生命就像花开花落,如果凋谢不可避免,那么让其自然地随风而逝,如秋叶般静美,难道不是更有尊严的方式?
接受死亡也并不是说轻视活着,只是为了让生与死之间的边界不那么巨大而永恒,让亲人离去的痛苦不是“天人永隔”“生离死别”这些成语所形容的那样永不可能消弭,而是像蔡康永说的,“人生是一场大party,你们要享受这个party,不要为我悲伤,我只是先走了而已”。假使我们有幸红尘作伴,如果有一个要先走的时候,也请潇潇洒洒。
最后再补一句,也许有人会说,此篇行文跟琼瑶行文一样,很鸡汤。但面对生死,面对至亲之人,再冷静地谈论都不免带有温情和感伤的笔调。何况,在一个避讳谈死的国度,谈得如何是一回事,你是否同意观点是一回事,重点是,我们开始谈论它了。
『娱乐观』相关阅读: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
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