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院秘书长张武在第四届茶文化论坛上讲话
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中国文化院主办的第三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在普洱学院举行。来自海内外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游客汇聚一堂,共同交流研讨普洱绿色发展战略,总结普洱绿色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
这次论坛,以"绿色普洱·生态家园"为主题。论坛上,王军、沈澈、周宏春、桂振华、林振聪、张梦霞6位专家立足各自从事或研究的专业领域,结合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休闲度假产业发展》《把普洱建成世界绿色·文化之都》《对普洱绿色发展的思考》《绿色城市绿色发展新突破》《迈向绿色增长和共享发展--新加坡经验》《打造一带一路上的绿海明珠》为专题发言,对普洱绿色发展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研究,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寻找绿色发展的新途径。对普洱绿色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对话,达成一系列共识。
与会专家认为,普洱是全国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是北回归线上资源富集的最大绿洲,这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普洱茶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全力打造特色生物、现代林产业、清洁能源和休闲度假"四大绿色产业基地",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取得了可喜成绩,呈现出美好的图景,普洱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生态环境更美了。2016年,普洱市绿色经济各项指标快速增长,绿色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该论坛还以茶会的形式展开,分别以"世界茶源"、"天赐普洱"、"茶马古道"三组专家分开研讨。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到茶席前聆听专家们对普洱茶产业发展的不同声音并以学者身份参与讨论。他说,普洱是产品名称和地域名称结合得最完美的地方。茶是普洱的根、普洱的魂、普洱的历史和记忆,茶产业是普洱"衣食万户"的大产业。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资源禀赋,把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在抓标准、抓品牌、抓融资、抓"互联网+"、抓庄园、抓整合上狠下功夫,不断强化标准、品牌、品质、规模、影响力"五要素",着力破解品牌培育滞后、品牌分散、组合不够、知名度不高、号召力不强等突出问题,普洱茶产业走上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前列,为全省"千亿云茶"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深挖资源富矿,大力弘扬普洱茶文化,推动普洱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卫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发挥优势,为进一步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做优普洱茶产业建言献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茶会上,专家学者们无拘无束地坐在一起开怀畅聊,很多观点与话题在此交锋。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多个城市的茶文化专家、学者围绕让普洱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从"茗饮"到"品茗"、茶席文化初探、饮茶文化的改变、让普洱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普洱茶的外销略论、一带一路与茶马古道的研究与实践等话题展开探讨。专家学者们踊跃发言,纷纷献计献策,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专家们饱含深情地为普洱的绿色发展出谋划策,提出许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真知灼见,明确了普洱绿色发展的思路。
此次论坛,在茶会期间还举行了敬茶祖仪式和茶会文艺表演,与会嘉宾参观了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多个景点。
第四届茶文化论坛“世界茶源”分组研讨会现场
与会嘉宾在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观看文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