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刷屏朋友圈的一幅幅画作优美空灵、烂漫单纯,看起来好像出自一缕缕未受尘世所沾染的纯净灵魂。仔细看这个公益活动才知道,原来,它们都是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自闭症患者画的。
这个由腾讯公益和“WABC无障碍艺途”机构联合发起的“小朋友”画廊,展出了几十幅患有精神疾病的画者的画,最少只需要捐出一元钱,就能下载其中的一幅画作,保存为手机墙纸,而这些钱将被应用到对这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上。
几个小时之内,活动被疯狂转发,5小时就筹得善款1500万,共有580多万人参与募捐。大多数人转发的评论都在说温暖、浪漫和美。但其实这背后还有别的故事:不太温暖,不太美。
一位叫“李老西”的特教老师曾在知乎专栏里写,绝大多数自闭症孩子没有独立行为能力,不能独立进食、穿衣、梳洗、社交,“没有家人的照料,独立活一周都难。他们的存在对家庭就已经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巨大负担!”
每幅美好的一元画背后,都有一个漫长而心碎的故事。
《在世界尽头相遇》署名作者: 小龙,28岁,脑瘫
小龙刚开始爱哭,爱着急。看到普通人会发怒。
苗世明说,这个双鱼座男孩很浪漫。他曾在一个木头椅子的 4 条腿上,画了发生在春夏秋冬 4 个季节的爱情故事。
“很多人都觉得他们不能谈恋爱,其实不是这样的。吃饭、睡觉、爱情、活着,我们有的需求,他们都有。没有差异。”
小龙也追过女孩儿,但没成功。女孩是他在特殊学校的同学,有一定智力障碍。小龙会画那个女孩的两面,美的一面,“恶魔”的一面。
苗世明说,因为不够自信,他们的爱情很难。而且缺乏“那个生态”:特殊群体的恋爱需求常被否定和忽视。
在《在世界尽头相遇》这幅画中,他画了一对海边夕阳下的情人。
2015 年,小龙参加了上海周边的一次暴走活动。全程 50 公里,他全部一个人走下来。问他为什么?他一字一顿地对世界说:
“我,还,想,再,试,试。”
《大海》署名作者:捷麟,22岁,自闭症
捷麟是个高高的、胖胖的男孩,父亲患了尿毒症,长期住院,母亲照顾捷麟。
两年前开始学画时,捷麟只会画简单的小动物,勾个边。
对环境和老师熟悉后,他越画越多。
有时一次画三四十张,基本都是叙事性的,比如坐汽车上山的过程,他会分解成 50 张画出来。
用术语来说,他比以前“稳定性”好多了,能坐得住了。
不过他仍不太好沟通。
不管是谁的画笔、颜料,他拿起来什么就用什么去画,他对“你的”和“我的”没有区分。
《春之月》署名作者: 捷麟,22岁,自闭症
捷麟有一个特点,告诉他一个日期,他就能说出那一天的节日和重大事件。遇到熟悉的人,他爱抢对方手机,看日历,看 50 年前的。如果发现和自己记忆中不一样,就回去修改自己的记录。
他喜欢画欧洲题材的油画,有次他妈妈看到画的是法国,就问他,你认识梵高吗(梵高临死前在法国生活)?他说我认识啊。他妈就问,你和梵高谁大?他说,我大啊。
他相信自己和梵高是兄弟。
《梵高》署名作者:刘一,16岁,自闭症
刘一不是很高,有美人尖,两道眉毛又粗又浓,是个漂亮的男孩。
在一段创作视频里,他一边给画上色,一边大声唱歌,语言不太连贯。
但能听出“烤鸭”、“圆明园”等关键词。“烤鸭“被他重复了好几遍。
三年前,刘妈妈带着刘一从东北老家到上海上特殊学校。
苗世明说,他这样的情况,在老家不好意思过下去。
通常家长会把孩子带到较远的地方,“亲戚朋友就不用抬头不见低头见”了。
“人们不理解这样的病,也就看不到他们内心的伤痕。”
《天真者》署名作者: 朱紫芊,22岁,自闭症
朱紫芊的父亲是画家,母亲是医生,2 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
一直到小学六年级,她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她出门总带着残疾证,当她看到别人没有优惠时会热情地说:“赶快去办个残疾证吧,特别合适。”
她或许无法完全理解“残疾”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她爱画画、音乐、美食、爱问重复的问题,喜欢粉色和桃心。
情人节的时候,她会给身边每一个亲近的人打电话,不管是老人或小孩,都能收到一句“情人节快乐”。
《鱼龙》署名作者:心臻,26岁,自闭症
心臻 5 岁时被确认为自闭症,重度。他像“天外来客”,谁喊也没有反应,只对轮子形状的东西感兴趣。缺乏自闭症经验的医生诊断他是弱智,他们一家从此陷入到了迷茫中。
他偏食,没有完全的自理能力,因此家人给他的生活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练琴,跳绳,晾衣服,学做菜。
妈妈教他洗脸花了两年,5 分钟的动作要重复半个小时。
教会他系鞋带花了一个月,每天练一百下,重复了 3000 次。
刷牙得妈妈跟他一起刷,往上刷念“1”,往下刷念“2”。
他妈妈回忆说,当时的日子灰蒙蒙的,很绝望。
音乐和画画慢慢打开了他的心。
因为接受不了普通教学,妈妈先跟着老师学钢琴,再手把手教他,弹了 10 年。
以前他只喜欢深蓝色,画画只画轮子,只会在角落跟妈妈悄悄说话。现在,他的创作更多样化了,也可以在陌生人面前介绍自己了。
看到妈妈头上有白发,他会说,“妈妈不要老”。
——————
感谢,温暖;祝愿,安好!
本文中的苗世明以前央美学油画出身,后来做国际策展人。他做WABC,帮扶特殊群体已经好多年。前几年他找杂志做活动,挺多人不认这个,觉得公众对自闭症、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群体不感兴趣。
他对我说:“自闭症,当病治疗没法治。”
这些年,他已经清楚地看到,来画画之后,很多人的语言、沟通能力都有提升。家人,小区里的邻居也对他们的态度改善了很多。
刷屏过后,关注度肯定会退潮,但我一点不反感这样的全民“跟风”。经过这一次,曾经对这个人群闻所未闻的人,今天看见了他们,增加了了解。
只是我也知道,人们觉得温暖、浪漫和美,首先是因为它是从艰辛中产生的。所以,我希望你不要只看到美,也看到艰辛。
这是一个“阳光照进枯井里”的偶然时刻,我们借这个机会看见温柔,但也更要看到里面的黑暗。
下面是 WABC 的网站 。这里有更多他们创作的创意作品,有更多讲述他们如何生活的故事。http://www.wabcchina.org/
来源:世界TOP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