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头条(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
【高度周刊(Riseweekly)特约撰稿人萧元恺撰写】连日来在全国范围内,加拿大一些主要城市都出现了集会,多为“白人至上”团体体率先发难,随后反种族歧视的团体踩场,形成后者压倒性盖过前者的场面,反映出与美国不尽相同的画风。但这只是一种表面情景,美加极右分子分享的一个核心理念是:白色人种正在遭遇攻击。如果纵深探究,会发现由于不同的历史路径和各自的建国模式,加拿大有着更复杂的“白人至上”现象,可以溯源到上个世纪。只不过由于川普的上位和欧美民粹势力的抬头,使沉潜起来的“白人至上主义”又被激活而凸显起来。
多年以来,保护欧洲文化一直是加拿大白人至上主义者的一种委婉说法,也算是一种“曲笔”。作为移民国家,加拿大存在着多元价值与种族歧视的拉锯,只不过前者渐居上风而成主流,而“白人至上主义”则时隐时现。时下出现“逆全球化”和难民大潮,构成酝酿右翼极端主义回流的大小环境。其实“新瓶装旧酒”,与传统的“白人至上”在性质上一脉相承。为此追溯既往,今昔比较,有助于剖析时政,对症下药。因此,本期《高度》专题特予以分析。
| 温哥华对“白人至上”不陌生
继美国维吉尼亚州8月12日白人至上主义者集会后,8月14日在美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前行举行集会,抗议白人至上主义(white supremacy)运动。大温多个左派及白人至上主义组织,于8月19日在温市府外集会。于此前两天停留在网上论战的时候,白人至上主义组织的底气似乎很足,受到南方邻居的鼓舞,表示欧裔人士无法保留自己的文化及利益,明确反对加国推行的多元文化、移民及难民政策。
在当天集会现场,本地反种族主义表现出一面倒的强势。有人事后发短信说,白人极右组织“弱爆了”!事先想象的血肉交锋并未出现,只有个别零星口角,大体维持了平和的宣示。但这并不等于温哥华没有出现过“白人至上”的绝对强势,而且一度主要针对本地华裔。
请记住1907年9月7 日这个日子,当天近9千白人向温哥华市政厅进发,然后颇有气势地挺入唐人街。在西人队伍中有一面标语清晰地写着:为了白加拿大(For a White Canada)!他们说加拿大是靠纯粹盎格鲁-萨克逊血统(Anglo-Saxon blood)的白人发现和营造,现在却充斥着从亚洲涌进来的廉价劳力,他们不想在本地看到亚裔血统的人。当时一个叫做排亚联盟(Asiatic Exclusion League)的组织在里面活动,其成员包括温哥华贸易和劳工委员会(Vancouver Trades and Labour Council),称亚裔为“黄色危害”(yellow peril)。
他们手持木棒、扳子或瓶子,愤怒地呼喊,在华埠开始向街面店铺投掷石块,毁掉带有东方色彩的商业标志,袭击华裔聚居地,不放过任何门帘。
在温哥华唐人街已居住第4代的叶老先生说,他爷爷曾告诉他,排华暴乱那天“真是一个恐怖的日子!”参与暴乱的人有的刚移民到加国,但却叫嚷华人滚回去。
加拿大排华运动始于1872年,正是由卑诗省开始。1879年,卑诗省长要求众议院限制华人移民,提出报告促使联邦通过反华立法,提出华工薪水应比白人低。有种族主义者要求当局禁止华妇来加,以免华人人口超过白人。温哥华市府1886至1947年间通过多项对华人不公义的法例,禁止华人聘用白人员工,以凸显白人“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从某种程度说,排华暴乱达到了那些白人的目的,使温哥华经济几乎停滞。“白人至上”成为政治工具,当年还实行“黄白分校”,政府收取五百元按金后,仍不准华人入读西校,亦不退回五百元按金,约有四百余华青被逐出西校。
| “多元文化”定下国策主调
当英国殖民者在加拿大战胜法国殖民者初期,实行的是与美国一样的同化政策,但由于上加拿大与下加拿大的对峙,在实力政治权衡下,推出英法兼容体制,仍保持欧洲白人血统的绝对优势。
可以说在皮埃尔•特鲁多时代,加国奉行的还是“二元文化”,即把英吉利文化与法兰西文化定为官方文化。主要是双语制,顶尊于英法习俗。比起先前的英国同化论,这已是历史进步了。
但随着加国移民结构的不断繁复,“二元文化”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为它本质上还是一种西方文化,内含“白人至上”价值观,尽管表面上没有这样明显地昭示。移民祖籍国种类越来越多,却遭遇或明或暗的种族歧视,波及到正常的社会秩序,还影响到国家民主化进程。
托米•道格拉斯(Tommy Douglas)创建的新民主党,首个引入人权法,提倡多元族群和少数社群人人平等。然而在提出“多元文化”的初始时期,并不是一帆风顺,反对者有之,讥讽者有之,有的更把多元文化视为“洪水猛兽”。学者内尔•比绍达斯(Neil Bissoondath)在书中质疑多元文化论会使加拿大人误入歧途,不利于国家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育,反而会使各自的对立固定化,长期彼此割裂,制造距离的樊篱不能被打破。
将多元文化的理念转变为国家政策,变成有法可依的制度,这一进程大体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70年代推进,到80年代定型完善。此时联邦政府酝酿将多元文化固定下来,由此增加移民凝聚力,作为各族裔走向平等的途径。
1962年,“优等民族制度”被联邦政府取消,代之移民平等的教育与技术培训。1967年出台《加拿大移民法》,从法律上取消种族歧视。1971年,联邦政府宣布加拿大为“双语暨多元文化国家”。这意味着虽然官方语言限定于英语和法语,但由于多元性质,允许国民保留祖籍语言,并资助祖籍语言项目。
1988年,《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案》(Canadian Multiculturalism Act)面世,奠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多元文化政策国家的地位,确定了文化多样性的法律基础,具有不可移异的权威性和不可逆转的特征。在承认族裔差异合法性的同时,也赋予推进族裔多样性的法律效力。
“多元文化”总受到程度不同的挑战,这种较量现在仍未结束。川普(Donald Trump)当选后,渥太华的犹太人会堂被喷上纳粹党徽。而在多伦多大街上,有白男大喊种族主义口号。在温哥华,有人发放反华小册子。安河的大学教授佩里(Barbara Perry)说:“不可否认的是,加拿大确实存在着右翼极端主义,川普效应增加了这方面的阴影。”西门菲莎大学专门研究右翼极端主义的学者斯科利文斯(Ryan Scrivens)表示,加拿大的另类右翼没有掌握权力的决策,缺乏领军人物。怀雅逊大学历史学教授吉斯勒考(Arne Kislenko)说,加拿大的种族紧张没有到达燃点,这在于形成国家的历史和现实都构成了与南方邻居不同的进化过程。加拿大多元与兼容中心创办者巴彻(Michael Bach)说:“我热爱加拿大,就因为有防范仇恨犯罪的立法,使此类案件得到抑制。加拿大有白人至上主义者,但在犹太会堂画纳粹标志属于非法行为,这也是我为加拿大感到骄傲的地方。”
| 全国上百白人极右组织
其实加拿大深受英国传统的影响,在英国文化、机构、习俗和思想及态度等各个方面,“白人优越论”已散播其间,那种认为亚洲人、黑人和土著居民天生低劣的思想,就来源于英国人那种“种族优越论”。尽管“多元文化”定为国策,纳入宪法,但坊间依存在唱反调的逆流,持白人至上理念的人对有色人种仍持敌视态度。如在列治文大桥上公然打出反华标语,甚至让大学校长解雇华人历史学教授等,有悖普世价值。
有学者通过考察核实,加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右翼极端组织,包括“遇难三人组”(three-man wrecking crews)、哈利法克斯的“骄傲男孩”(Proud Boys)、阿尔伯塔的“雅利安卫队”(Aryan Guard)、加拿大民族党(Canadian Nationalist Party)、“遗产前线”( the Heritage Front)、“新十字军战士”、“保守公民委员会”(Council of Conservative Citizens)、萨兹伯格(Bradley Saltzberg)创办的文化行动党(Cultural Action Party)、魁北克的“猎犬”(La Meute)、贝雅迪(John Beattie)创立的加拿大纳粹党(the Canadian Nazi Party)、雅利安护卫者(Aryan Guard)、加拿大遗产联盟(Canadian Heritage Alliance)、西部护卫者联盟(Western Guard Party)、3K党忠诚白骑士(Loyal White Knights of the Ku Klux Klan)和弗洛姆(Paul Fromm)组织的“加拿大自由表达联合会”(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Free Expression)等,反移民组织奥丁士兵(Soldiers of Odin)甚至称“已做好使用暴力的准备”。
右翼极端主义者在网络上得到支持,Stormfront.org是白人至上网站,相当流行,最近讨论的话题包括“棕色人种仍具侵略性”和“尽管遗憾,但也必须承认只有白人才是加拿大人”等。有白人通过有力量的音乐寻求抱团,魁北克是平头青少年音乐的基地,阿省则是微妙的黑色金属音乐的温床。右翼极端分子的面孔往往是刺青和愤怒的白人男青,而现在一些成员有意淡化这种形象。
当初从美国13州过来的保皇党,算是白人至上主义者先祖,他们也许不反对移民,但要按其标准同化移民,服从“白人优先”的游戏规则,这是一种骨子里的东西,叫何名称无所谓,关键是保持驾驭力量,这种意识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甚至社区细节之中,不经意就体现出来,防不胜防。所以真正致命的白人至上主义,并非大街广场的明火执仗。
标榜“讨厌移民、同性恋、伊斯兰和跨性别”的加拿大民族党,日前在网站贴出告示,将于9月14日在多伦多大学举行“民族主义集会”,欢迎关心加拿大国家前途的人参与。而多大发言人艾瓦斯(Althea Blackburn-Evans)称:“我们已和该团体取得联系,并告知他们没有使用校园的许可。”校长戈特勒尔(Meric Gertler)也在声明中说:“学术社区必将谴责各种暴力、恐吓和宣扬仇恨的行为。”加拿大民族党抱怨多大先迎后拒,该党由比特币投资者帕特洛(Travis Patron)领导。
一场原定于8月22日在怀雅逊大学(Ryerson University)举行的讲座也被取消,校方以“安全”为理由。该讲座名称是:“遭抑制的大学自由发言”(The Stifling of Free Speech on University Campuses)。演讲者是在多大以反LGBT而出名的教授派特逊(Jordan Peterson)和“反叛传媒”(Rebel Media)主持人格尔迪(Faith Goldy)。格尔迪是“白人种族灭绝”(white genocide)概念的拥护者,并在维州骚乱现场进行过报道,她赞扬这场活动是“白人种族意识的崛起”。她说曾与几个多大“支持自由发言”(Favour of Free Speech)社团成员谈话,这几个学生都赞同“白人种族灭绝”概念,而该社团发言人否定了格尔迪上述说法。
| “另类右翼”成为一面旗帜
如今“另类右翼”(alt-right)迅速变成政治潮语,盛行一时。对此有不同解读,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带有强烈的白人至上和反穆斯林色彩。该词汇已进入美国社会主流,在加国也有上升趋势。
加拿大“另类右翼”领袖斯宾塞(Richard Spencer)说,他的活动根扎于多伦多扬街(Yonge Street)附近。2010年他建立了相关网站,现在从线上移到线下。“另类右翼”计划10月27日在多伦多举办活动,称为“另类加国”(Alternative for Canada),并称此为他们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他们自称“欧洲民族主义者”,活动文宣说增进加国其他“另类右翼”成员的认知,决定出领导层和加拿大另类运动的方向。
尽管多伦多有不少白人至上主义者,但多伦多的“另类右翼”尚未成军,仍处于散兵游勇状态,其来源有三:“骄傲男孩”团体、“校园自由发言”(free speech on campus)运动和反穆斯林运动。
“骄傲男孩”也称“西方沙文主义者”(Western Chauvinists),认为只有西方最好,“西方是最后的”。其成员说这关乎文化,而非种族,主张带有阶层性质的自由主义价值。他们认为庆祝西方文化,就是在庆祝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该团体将“英国商船旗”(the Red Ensign)当作标志,其标志也为新纳粹欣赏。尽管“骄傲男孩”声明不赞成纳粹,却被视为言不由衷。
“另类右翼”与传统的保守主义是两码事,前者已成为收编各种极端思潮的大杂烩。虽然联邦保守党获得了“另类右翼”团体的支持,但发生维州骚乱后,立即与带有另类右翼标签的白人民族主义团体划清界限。由于“反叛传媒”(Rebel Media)有另类右翼纲领,保守党党领谢尔(Andrew Scheer)表示不再接受该媒体采访。保守党华裔国会议员庄文浩(Michael Chong)和阿省联合保守党(UCP)领袖康尼(Jason Kenney),日前也都表态与“反叛传媒”划清界线。卑诗大学研究伊斯兰与性别问题的教授沙德瑞(Ayesha S. Chaudhry)说:“如果加拿大下届联邦政府由保守党执政,也会不同于川普,就因为整个背景的差异。”
与美国不同的是,加国“另类右翼”在社会高层没有朋友,相同点是也打出反穆斯林旗号。加拿大安全情报局(The 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注意到右翼极端分子的存在,但未被列在优先处理选项。该局发言人说:“右翼极端分子的圈子是零碎的,对公共秩序构成一定威胁,但未构成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无论如何,白人民族主义是加拿大历史的一章,也算是国家叙述一部分。白人特别敏感于自由发言这件事,认为白人正丧失声音。但事实上,并非白人丧失了他们的声音,他们仅仅不是唯一的声音而已。在整个北美,妇女、有色人种、穆斯林、移民、黑人和原住民都正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创造新的平台,挑战传统的社会规则。
感谢《高度》周刊授权转载,未经允许请勿转发。
作者:萧元恺
责任编辑:王刚
出品:高度周刊
平台:加拿大头条
微信ID: Canadanews
欢迎来稿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