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883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皮格马利翁效应”:
孩子的优点你看到了吗?
刚才吴老师介绍我本科到博士都是心理学专业,其实我本科是外语系,两个硕士到博士是心理学专业。最奇妙的是,按初中的状态,我应该连高中也毕不了业!
小学时,因为妈妈管得严,再加上一点小聪明,我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直到考初中时发挥失常。虽然幸运地靠语文竞赛一等奖加了3分,勉强进入重点初中,但学习的信心全无。再加上初中三年父母关系继续恶化,妈妈无心也没有能力再管我作业。我象脱缰的野马,上课不专心听,下课不复习,作业不好好做。三年下来,成绩可想而知。
初中毕业时,母亲不甘心看我从此断了求学的路,想尽办法“托人”把我送进了重点高中。
进了省重点,我更不知道该怎么学了。首先是荒废了初中三年,拉下太多知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周围的同学都是郊区各初中的尖子生,让我更没信心。第一个学期考试,除了语文,其它科目我都不及格。
按照当时的状况,我应该在毕业之前辍学。今天,绝对没有机会站在这里。什么事情让我不但继续学业,而且热爱学习?本来高中毕业都悬的我,前后在三个不同的师范大学或教育学院连续读了11年大学,到现在也继续享受着学习的乐趣,永远学不够。
转机就是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试后,班主任老师半个小时的家访。
老师并不知道我的中考成绩不是我的,他来家访的问题是:“你年龄是班上最小的,看上去也很聪明,为什么期中考试这么差?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变故?有什么我可以帮得上的?”,
面对老师如此对自己的关注,我很惭愧,却不敢把真象讲出来。爸爸妈妈连声地保证,一定在家多督促。老师匆匆走后,我们继续激动了一个晚上:老师说的,我很有潜力,也许我真的有潜力呢?这么有经验的老师应该没看错吧?多看得起我们啊! 再不努力对不起老师啊!
(家访照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从那时起,我开始直面学习。原来一直想躲着,因为内心“恐惧”着。然而,当真正有信心面对它,才发现学习并不难。高一期末,我从倒数升到第14名。当时的兴奋清晰得恍如昨天,哪怕以后两年期中期末排名基本保持前三,哪怕大学每年拿一等奖学金,也不能和那个第14名相比,因为那是质的突变,发现了学习的乐趣。
讲这些是想要各位家长看到,青少年时期,挑战很多,希望更多!如果老师一次对孩子爱和尊重的有效表达和一年中的鼓励信任可以改变他们对自己、对学习的态度,那家长日复一日的爱和尊重,亲密的亲子关系,能创造多长远的前进动力和奇迹呢?
当时我也纳闷:半个小时家访产生的动力怎么会这么大?改变了我一生的道路。93年去北师大心理学系读硕士,才发现自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产物。
经典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叫“期待效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显示,老师的赞美、信任和期待能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
在这个实验中,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 罗森塔尔 (Dr. Robert Rosenthal) 和助手在一所小学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把随机抽取的18名学生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认真地说他们是“经过科学测试发现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并叮嘱校方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明显的进步。显然,“权威性谎言”发生了暗示作用,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受到虚构的测试结果影响,来自老师潜移默化中的热爱和期望让这18位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象那座雕像一样,在各方面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之后的跟踪调查发现这种积极的影响一直延伸到成人期。
类似的变化在学校里屡见不鲜。当老师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常表扬在课堂上的参与、知识面广时,原来厌学的孩子对学习的态度积极了,对学校热爱了,甚至在家里也比以往更自律。相反,另一位天资聪明但专注力弱的男生,从小学开始每年都常在课堂上受批评。他的反应就是更调皮,当“class clown”逗同学们笑,老师告状后在家又是父母的责备,所有和成人的交流都是负面的,持续到高中。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多项研究反复验证了老师及时并具体的表扬会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学习更专心,并减少问题行为。研究人员建议老师赞美对批评的比例应该是4:1到5:1。父母给孩子反馈时原则也类似,一味的批评只能让孩子失去前进的动力。如果孩子得不到正面的关注,他宁可得到负面的关注也不想没人关注!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得到至少一位成人的信任,(不一定是父母,也许是祖父母、教会青少年团契同工、网球教练等)那他/她将来成功的机率就高很多。
在公立学校工作这19年,我接触到不少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但从未碰到过任何一无是处的孩子。只要多观察,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可作为家长,我们以自己三、四十年的阅历,看十三、四岁的孩子,怎么看都更容易看到他们需要提高的地方!
上一次您夸自己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是什么时候?
青少年的优点有很多:
十一到十九岁期间,智力迅猛提高,认知学习能力逐渐接近人生顶峰!
理解力明显提高,道理更容易被理解了。
热情,有活力、创造力!
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独立欲强,在行为活动、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渴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大人。
对是非曲直的判断,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
同时,挑战确实也不少。
调控情绪和行为能力的生理机制还没有发育完全,再加上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导致行事常会欠周全,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使自己陷入既想自治,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有独立欲望但缺乏独立能力
自己心中的"成人感"与成人眼中的"孩子气"。
渴望自由,却不了解随自由而来的是责任。
在这样的矛盾中慢慢趋于成熟的青春期
青少年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容易交流?
青春期没有明显叛逆表现的孩子有,占少数。大多数孩子在十岁后言行有较明显变化。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原因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总结: 大脑成熟的顺序从后向前, 是脑神经被髓鞘包裹的过程。神经只有被髓鞘包裹好后它的信号才能最快地传导到目的地。青少年时期记忆力、阅读理解、数学分析、运动等功能逐渐达到顶峰,但与其它的脑叶相比,大脑的额叶(frontal lobe) 最不成熟、信号传导性能最差,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额叶却总管对危险和冒险的判断能力、控制冲动、计划和选择自己的行为,是大脑的总指挥。这是很多青少年情绪化、易怒、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欠条理、以及喜欢冒险等的本质原因。
http://www.nimh.nih.gov/health/publications/the-teen-brain-still-under-construction/index.shtml
另外,睡眠不足也是行为背后的原因之一。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2006年发现 80% 的美国青少年睡眠时间远低于这个年龄的推荐水平(每晚9.25 小时),28% 曾在课上睡着。2009 年对湾区五千多名高中生的调查也表明,他们平均只睡6个小时左右。连续睡眠不足不但会负面影响到白天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而且会造成易怒等情绪行为问题。
真正无故和家长对立的青少年比例极小。对立违抗性障碍(ODD-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的基本特征是违抗、敌意、对立、挑衅、粗野、不合作和破坏行为,常在童年早期出现,青春期达到高峰。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对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极大的麻烦。由于不同的环境、社会经济背景、性格特征、评估方法的差异,对立违抗性障碍患病率的报道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在公立学校的观察是,患病率一般在2%左右。精神健康问题有遗传因素,很多是在青春期发作。如果家族有情绪或行为障碍历史,请父母多观察孩子的变化。
2 “社会心理发展”阶段: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期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教授 (Erik H.Erikson, 1902-1994) 于1950年在他的《儿童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解决不同的心理冲突,逐步形成自我。前五个阶段在我工作的十多年中反复得到印证,所以在这里介绍给大家做参考(详见我的书里“我是…?”一章)。
婴儿期(0~1岁)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
幼儿期(1~3岁)是自主感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期。把握好了,有利于形成“意志”品质:“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学前期(3~5岁)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期。当孩子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失利、罪疚感或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学龄期(6~11岁)是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期。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青春期(12~18岁)则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期。青少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寻找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特别是当父母的期望和要求与孩子自己的理想、爱好及同伴的压力不一致时。所以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对青少年健康自我概念的巩固至关重要。青少年很看重同伴的意见,所以,父母需要了解朋友们的影响力。
哪怕不同意孩子的选择,如果父母能先通过acknowledgement,传递给孩子信任和尊重,交流的通道才顺畅,帮助他们发展健康的自我概念。正如埃里克森教授所言,“这种统一性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Loyalty)的品质,是“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相反,如果一个青少年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的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我曾经负责的一个初中有不少孩子加入团伙(gang),尽管加入的条件非常残酷,需要经受所有现有成员的爆打。看看他们的背景,都是在家里与父母缺乏亲子交流,自己被尊敬和归属感的需要只有在团伙中去寻找。埃里克森教授把同一性危机(IdentityCrisis)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青少年期间的犯罪率是各年龄阶段里最高的。)
3.成长环境的挑战
很多家长表示不解:七十年代没有父母在孩子教育上花现在这种时间和精力,为什么我们都能养成自律、上进的品质!今天的孩子们怎么会差这么远?我的先生也曾当着孩子的面对他们说:“这几天晚上睡不着,都是因为这两年看不到你们在责任感上有任何明显进步,焦虑的!”
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三、四十年前截然不同,很难按我们的标准来衡量。当年父母很少过问我们的学业,可是大环境在制约着我们的选择:中考制度是自动筛选,决定了重点学校学风盛;而且那时侯没有电子产品、酒精、毒品的干扰。
抽样调查显示:美国近 90% 的青少年会玩电脑游戏或使用社交网站。
National Center onAddiction and Substance Abuse 调查发现,美国超过60%的公立高中有毒品问题存在。
35.1% 的12年级学生报告在过去一年中吸过大麻;81%的12年级学生报告找到大麻很容易。但只有32%的 12年级学生了解大麻有害。在过去的两周中,每八位12年级学生中就有一位在吸食大麻后开过车,每五位里就有一位曾坐在吸大麻后驾车的同学旁边。
68% 的 12年级学生报告自己试过喝酒;在上个月里, 37.4% 的12年级学生喝过酒,22%曾坐在喝过酒的同学驾驶的车里,10% 报告自己酒驾过。
另外,在美国长大的青少年面临的压力也超出我们的想象。The Stress in American 2014 报告发现,美国13-17岁的青少年中报告的压力超过健康标准(5.8on a 10-point scale, healthy level rated 3.9),近一半的青少年报告不知道如何应对压力。
2007年调查发现,73% 的青少年把学业压力列为他们吸毒的最主要原因,但只有7 % 的家长认为孩子会为了减轻压力而吸毒。
大约10.7%的青少年有抑郁症,5.9%有严重焦虑症状[9],而其中只有 18-25%会寻求治疗。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3年春季在上万名9到12年级学生中的调查表明:
- 近15%的青少年报告曾很严肃地考虑过自杀;
- 近13%报告已经为此作了计划;
- 近8%在过去的12个月中已经尝试过自杀。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新一代移民父母,应该怎样去和我们青春期的孩子们有效交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呢?
把握方向:了解什么对未来最重要?
演讲者为本文作者
父母对“育儿目标”的定义无形中给孩子的教育订着大方向。比如我唯一一次被妈妈追着打是因为在九岁时说过一句脏话,印象深刻,从此再没骂过人。我们相信什么对孩子的未来重要,就会把精力和时间花在那上面。可怕的是这个 “方向” 对儿女的影响,往往是孩子成人后才看到。反面例子我在咨询中屡见不鲜。
一位父亲找到我时,儿子已经三十多岁,没心思找工作,更不要提成家,把自己一生的失败都怨在父母身上,只因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按照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引导太多,与自己内在的上进心渐行渐远。他恨恶父母坚持要他读的工程专业,又没有勇气追求自己钟爱的摄影。父母好不容易把他安排在亲戚的公司,他在紧张疲惫中也没能做多久。这位父亲给我看孩子高中时一脸阳光的照片时,禁不住老泪纵横,追悔莫及。
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和厚望,是华裔的标签。“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根深蒂固。美国凡亚裔聚集的校区学业成绩一定出众,这本身无可厚非。2011年美国人口普查发现,有亚裔血统的只占加州总人口的13%左右,但加州大学里最著名的伯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亚裔学生的比例从1998年来都保持在40%左右,其中近一半是华裔。加大洛杉矶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和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也不相上下。
成绩很容易反映学生的学习习惯,但如果被误解为衡量教育唯一的标准,不利于求知欲的保持。
2011年在我工作的初中做讲座时,我让家长猜猜本校有多少学生成绩全A,大部分回答50%以上,有位母亲竟然毫不犹豫地回答“97%”!
实际只有6%。当家长如此高估其他孩子的成绩,可想而知在家里给自己孩子的压力。
2009年斯坦福大学对旧金山湾区近五千高中生的普查发现,62% 说他/她们学习很努力,但只有10%回答他/她们享受学习的过程。
请教资深的初高中老师,他/她们也观察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唯一的目的就是拿A,对所学知识并没有深进的兴趣,更没有勇气去挑战现有的理论。
有欲望去拿好成绩还算有基本责任感的,更可怕的是失去了求知的兴趣,根本不关心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国家研究理事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3年调研发现,40%的高中生虽然坐在课堂上但长期学不进去。这个数据十多年后还在被广为引用,因为和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的观察非常一致。
更严重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投机取巧的不良品德。2010年对43,000 名公立和私立高中生的调查显明:59% 的青少年回答他/她们这一年中曾在学校做弊,34%回答自己做弊两次以上,三分之一说自己曾为作业抄袭网上资料。( Josephson Institute ofEthics Report Card on American Youth' Values and Actions)
“成绩”对“成功” 的预测力有多强?著名的伊利诺依洲"Valedictorian "研究从1981年开始跟踪调查81位各高中的毕业生代表14年,其中46位女生,35位男生,发现他们大部分大学时成绩也不错但成人后在工作岗位并无突出成就。大部分从事传统职业,如会计师、医生、律师、工程师、护士和老师。四位没完成大学,还有五位女生选择在家做全职妈妈。研究者14年中收集了11000多页的采访记录,结论是: 高中毕业时成绩最高的学生代表,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循规蹈距、上课如鱼得水但缺乏创意,没有突出成就, 原因在于 “从未发现自己热爱的领域并投入所有热忱”。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是学校里教过的知识都忘掉后,自己还保留的东西。
那该保留的,
对成人后的表现最有影响力的,
是什么呢?
我请教过多位有经验的校长,她们对“教育成功”的总结是学生拥有:
自信 (Confidence)
批判思维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社交/交流技巧 (Soci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良好的学习习惯 (Good study skills)
2005年,美国研究成功因素的知名专家,宾州大学心理系教授安吉拉·达克沃思博士 (Dr. Angela Duckworth) 和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 · 塞利格曼博士(Dr. Martin Seligman)研究了164名八年级学生,发现自控力对孩子学校成绩的预测力是智商的两倍。
很多教育心理研究从不同角度验证了自控力对孩子表现和成就的影响。比如对新西兰一千多名年轻人长达三十年的跟踪调显示,孩子3到11岁间测到的自控力指数,和他们32岁时的表现,包括是否吸烟、健康问题、信用高低、有无违法记录等,相关显著。
达克沃思博士很快发现,只有自控力/意志力 (Volition) 还不足以“成功”,取得长远成就的另一个必要因素是动力/内驱力(Motivation)。她把两者的结合叫做“Grit” (坚毅: 毅力和热忱的组合,为目标不懈的追求) ,近几年成为美国教育界最被关注的概念。
2013年,保罗·塔夫(PaulTough) 在他的畅销书 《孩子如何成功》中总结,最能预测生活满意度和高成就的七个性格因素,分别是:
Grit(坚毅)
Self-control(自控力)
Zest(热忱)
SocialIntelligence(社交智能)
Gratitude(感恩)
Optimism(乐观)
Curiosity(好奇心/求知欲)
美国劳工部2007年对全国各行业普查后总结八点在职场“成功”的因素包括:
自我管理
自信
自我激励
挫折面前适应性強
团体中善与人往
合作
妥善解決冲突
有领导潜力
不难发现,无论是观察,问卷调查还是实验结果,关于 “成功因素” 的结论异曲同工,都是包括上进心、信心、责任心、 耐心、抗挫折力、感恩的心等优良的品格,而这些品格又是习惯日积月累转化而来的。
品格,是在学校里学过的知识都忘掉后,还会跟随孩子们终生,帮他们接受任何挑战的装备!
孩子暂时专注力弱、或成绩差些,只要求知欲强,有信心,我都不担心。担心的反而是那些也许目前看上去各方面都不错,但细问之下发现做事完全靠外力推,问自己喜欢什么回答“不知道”的孩子。
各大学也了解品格的重要性。
哈佛大学在本科申请网页上明白地问那些有兴趣的高中生:
- 您有人生的方向吗?什么给您前进的动力?
- 您做事主动吗?是自推型的吗?
- 您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将来计划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普林斯顿本科申请网页上除了求知欲外,也要候选人回答以下问题:
- 请介绍一下您在家里负的责任?
- 您关心什么?做过什么承诺?为了这个承诺,采取过哪些行动?
- 是否让学校或社区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进?
大学通用申请网站 (Common App)上众多私立大学要求提供的个人作文,五个题目中有三个是类似问题:
- 请描述一次失败的经历如何影响了您及从中学到的教训?
- 请记录您曾经挑战过一个现有观点或信念的经历。
- 请分享让您过渡到成人期的经历。
我们知道孩子们的热爱和梦想吗?
2009年斯坦福大学的挑战成功机构列出了帮助孩子们取得真正成功的建议,比如减低表现的压力、避免课业和活动过重、找到自己的热爱、保留放松时间和全家相处时间等。
斯坦福心理系教授凯萝·杜艾克博士( Dr. Carol Dweck) 曾提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给他们去热爱挑战,感兴趣去找到失误的原因,享受努力的过程,保持强烈的求知欲。能达到这个目标,她给父母的建议是,注意观察孩子被什么所吸引,至少坚持一样爱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表扬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
接纳孩子:Nature 还是 Nurture?
从2002年开始,我就在学校工作之余做情绪智能的推广工作,讲座时也是奉劝亚裔家长家教过程中不要过于强调学业成绩,要多培养情商,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社交观察力、交流能力等。而老大威廉不到三岁我就发现,他居然是标准的反面教材。
当所有的交友练习、奖励和鼓励都不见本质的变化,有一天我终于崩溃了。我哭着对先生说:“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孩子?”
那句话,也惊醒了我自己。
我到底能改变孩子多少?
学校心理学家工作的一部分是为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学生提供每三年一次的全面复测,所以这19年间我有机会重测多位孩子。每次对比测评结果,不得不感叹基因的威力:推理、记忆、理解等能力太一致了,标准分数十之八九在3到15年间的差别低于20%。
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推崇“严师出高徒”,强调外界环境的力量。可是纵观近50年来的心理和教育界研究,Nurture(外在养育环境)重于Nature(内在基因)的结论早已不成立了。
关于基因影响力的里程碑式研究,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家庭研究(Minnesota Twin Family Study),从1979到1999年跟踪调查了137对在幼年分离的双胞胎(其中81对是同卵双胞胎),发现哪怕他们的成长环境截然不同,其性格、健康状况、喜好,甚至择偶等方面都惊人地相似。相关研究还发现智商约70%是遗传造成的,只有30%左右来自环境差异。
亚裔家长能接受孩子的生理特征等基因的外在显示,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高估外在因素的作用,很少想过孩子学习接受得快慢、兴趣特长等大多也是先天影响的。
经常看到家长在周末或课后孜孜不倦地奔波于各种学习班。如果孩子感兴趣还值得,如果没有热情或天赋,就算费时费力地暂时得到各种奖项,对他们一生的道路能有多大影响呢?
咨询孩子年龄十岁以下的家长,他们大多会一口咬定后天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家教对孩子行为或成绩的短期作用极其明显。而请教孩子已经成人的家长,他们则会强调内在基因的长远力量。当年每周5到10种不同的兴趣班,每月上千的投资,更不用提大量时间的投入,到高中孩子能坚持下来并受益的不过是他们真正有兴趣或做得好的一两样。
天生能力和后天培养像长方形的长与宽,一起决定着它的面积。2015年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Genetics)杂志上的研究总结了近50年中全球所有关于双胞胎的调查 (1450万对),发现人的成长是先天基因与后天环境两者的结合。天生资质再好,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合适的培养,也不会人尽所能。比如威廉下象棋,我可以帮他找位教练,至于他对教练的讲解能理解多少,那是他的Nature决定的,我一点折都没有。可是,他对成败的态度是Nurture中形成的,而这 30% 力量的Nurture 决定了他70% 的Nature 能力能在棋场上发挥多少!
了解孩子:能力和特点。
品格受孩子天生气质(temperament)的影响。 孩子的天生气质或者个性特点大体表现在九个方面:
•activity level
喜静还是好动
•rhythmicity (regularity)
是否有规律
•approach or withdrawal
胆大还是易退缩
•adaptability
适应性
•threshold ofresponsiveness
挫折承受力
•intensity of reaction
反应程度强弱
•quality of mood
情绪乐观还是悲观
•distractibility
注意力长短
•persistence
能否坚持
确实有孩子天生责任心强,做事有恒心,遇到困难心态更积极乐观。但心理学界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品格的可塑性,比起记忆力理解力等认知能力因素,强得多。比如儿时天生羞怯的孩子有30%左右在成人后敢作敢为。
性格特点没有好坏之分:逻辑性强的,可能不会察言观色;外向友好的可能自控力弱;谨慎的可能偏怯懦;勇敢的却显莽撞…… 孩子各不相同,没有必要拿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被周围人了解和接纳最关键。比如天生精力充沛的孩子,在初高中,可以把体育课选在每天的第一堂去修,有机会先消耗一下体力。适应性弱的,可以多预备时间预热新的环境等。
能力特点和传统教育的侧重点不相符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多观察和接纳。哈佛心理系教授加德纳博士 (Dr. Howard Gardner) 根据对脑部受损的病人多年的研究,于 1983 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指出除了广为智力测试和学校教育认同的语言(Linguisticintelligence) 和数理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还有多种其它智能的存在,比如:
• 音乐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
• 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 空间智能
Spatial intelligence
• 人际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 内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 自然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如果你按爬树的本领来评价一条鱼,那它一辈子都会相信自己很愚蠢。”当孩子的爱好、特长、发展曲线等和我们做父母的期待不甚相符时,只有细心观察、尊重和接纳才能给孩子提供最健康的发展空间。我工作的初中有一位男生因为学习障碍,阅读和写作技能学起来比同龄人吃力很多,还因此在小学留过一级。但他性格非常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热爱,原因就是父母从未因学习困难而造成他低人一等的耻辱感或焦虑,而是鼓励他研究自己酷爱的植物。
他父亲告诉我,孩子的卧室和花园种满了他从各个地方和网站搜罗来的植物。同时,因为将来去大学深造“植物学”的梦想,他乐此不疲地在功课上投入两三倍的时间,预习复习,笨鸟先飞,到七年级时成绩和天姿聪明的同学已经不相上下。他的责任心、上进心和勤奋弥补了先天在记忆和理解能力上的障碍,而这些无法用任何标准测试打分的软因素,会伴随他一生,不管他将来选择什么职业。
另一位初中生,理论学习能力超前,但肢体协调能力落后。了解到初高中对体育课的重视,每个月老师都会介绍新项目,比如高尔夫、保龄球、排球、社交舞等,他的妈妈就带着他预先查课表,在课外提前准备,让他上课时不至于发憷,同时也减轻了因技巧弱而可能引起的自卑。
没有我们的爱和接纳,孩子很难接纳并尊重自己。基因的复杂组合,让有些孩子和父母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为熟悉,所以父母抚养起来也更得心应手。可更多的孩子多少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发展曲线,那就需要父母多花心思去观察和了解了。比如我是急性子,说话、走路、做事都喜欢快刀斩乱麻。但威廉万事喜欢琢磨,用个洗手间也想研究研究马桶里的水冲哪儿去了,所以很慢。我就得时刻提醒自己,在教给威廉时间观念的同时,不能打击他的求知欲。弟弟大卫天生活泼幽默,但对做事严谨逻辑的爸爸,有时他就是折磨。爸爸在和大卫交流时也得小心,别把他善意的玩笑误解为恶作剧。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博士(Dr. Martin E. P. Seligman) 在《真正的幸福》一书中曾总结,“养育孩子,远远不只是修理他们的错误,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把这些长处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一生的热爱。”教育上最有效的途径是以长取胜。在学校常观察到,有的孩子也许很多科目都平平,但有一项突出,那父母就强调那个强项,全力培养,孩子则自信满满。但也有孩子能歌善舞,写作画画都很优秀但数学不好,那父母就把她课后80%以上的精力花在补习数学上,结果是孩子不但数学依旧平平,还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什么能让高中生更有动力修课?教育心理学发现下面四个“能力”和“环境”因素,占其一就可以,越多动力越强:
when
the task has interest or value to them;
when
they feel competent enough to complete the task;
when
they see a direct link between their actions and an outcome;
when
completing the task brings social rewards
调整期待值:错误是最佳的学习机会
了解到青少年大脑发育的特点,我们能认识到:他们做事欠周全、冲动等是难免的,帮助我们调整期待值。比如我工作的高中曾有几位男生在脸书上攻击某位老师,被校方发现后每位学生的家长都被叫到学校谈话,之后接受被停学(suspension) 的处罚。开会时就可以看出来,其中一位家长把这个事件当作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的机会,坦然面对,帮他一起分析下次遇到同样情况该怎么办,主要是面对同伴影响时该怎样明辨是非,而不是随波逐流。另外几位家长当着副校长的面脸色就挂不住了,可以想像那种恼怒如何在家里爆发。
孩子在各方面表现都好的时候,一好百好,我们的反应对他们影响不大。但孩子们犯错以后,已经处在紧张状态下时,我们不同的反应,决定了管教的效果会截然不同。Good judgment comes from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comes from poor judgment.孩子很聪明,知道自己哪里错了,接受的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是帮助他们成长的最有效的学习过程。如果我们继续为他们的错误生气,甚至因此而起争执,我们就成了孩子的问题,而转移了真正的重点:学习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有位母亲打电话来,非常担心自己儿子才七年级就明确表示喜欢上一位女同学,还要求妈妈在周末开车带自己去和她见面。其实,美国有近一半的高中生有固定的男女朋友。孩子发育早晚有别,如果他们没有这个意识,我们绝对不鼓励。但如果他们已经有恋爱的欲望,我们做父母的只能顺势利导。
压制,非但不会消灭初恋的萌芽,还会让孩子感觉到神秘感,更想追求,甚至长歪了。这位母亲接受建议,很睿智地没把自己的异见表达出来,还感谢儿子这么信任妈妈,恭喜他长大了,高高兴兴地载他赴约。后来母亲了解到这位女生家教良好、认真负责,她就更放心了。她还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儿子一个健康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尊重,给双方动力做到最好的自己,并教授社交礼节,一举多得。如果因为过度担心和干预而堵住了交流的道路,就错失了学习宝贵生活经验的好机会。
预防强于善后:
健康的亲子关系是交流的基石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把“家庭的和睦和支持”列为增强孩子韧性的第一条,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温暖的家永远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经历困难,是坚持还是放弃?
面对冲突,是回避还是解决?
有挑战性的机会,是争取还是退缩?
孩子们的选择,除了天生性格的取向,无一不是基于过去经验和记忆的积累,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多建设积极的记忆和健康的亲子关系,不然就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让负面记忆毁坏关系。曾经有一位高中生告诉我,她和姐姐天生喜爱音乐,但两人都不会再碰钢琴,原因就在于每次看到或想到钢琴,带来的就是屈辱和愤恨的情绪记忆。
她们的母亲钢琴弹得非常好,在她们练琴时马上就可以听出哪里不对,所以总在挑毛病。这位学生对钢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姐姐在责骂下拒绝练琴,被妈妈赶到冰冷的院子里罚站,而她则跪在妈妈面前求她让姐姐进屋里来。带着这种记忆,孩子们怎么可能尊重信任父母呢?
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给孩子最健康的食物,才会给身体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每天给孩子的脸色、话语、管教方式等,传递的信任和尊重,更是品格健康和亲子关系的食粮。
这两年看到我们华裔社区越来越重视亲子关系的建立,非常鼓舞人心。很多家长自发组成“百天不发火”,“EQ Parenting”等群,互相鼓励督促,目的都是改善亲子关系。
当我们明明知道孩子们选择做的事情无益时,想做到“尊重和信任”,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真不容易!
我也曾经看到老大打电子游戏就气不打一处来!
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办法在交流中不损害亲子关系?
首先,我们得看到,如果单凭指责,亲子交流的渠道就堵住了,只会让孩子更固执己见,根本听不进我们的建议。曾经有位母亲告诉我,她一直苦口婆心地试图告诉15岁的儿子学习和大学的重要性,可儿子特别反感,不但学习更懒散,还嘲笑母亲:“你拿到博士,不就是给别人打工吗?”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独立欲强,常反感父母好心的建议。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他们着想是关键。
一位华裔妈妈找到我,很担心自己八年级儿子的状况:。首先是原来很乖的孩子现在天天顶撞父母,家里气氛像地雷区一样紧张,稍不留神就引爆。再就是花在乐队上的时间太多,原来不错的数学成绩下降。还有,常熬夜。让我和他谈谈。
四年前我在棒球场上常见这位孩子,当时和父母关系很好。这两年在初中他是乐队的主角之一,经常演出。在校园里又碰到他时,我请他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一下,他马上就一脸警惕:“我妈跟你发牢骚啦?”我说是学校正在抽查八年级孩子的时间管理状况。(事实上我和counselor 也确实在非正式地了解如何帮助学生们更有效地管理时间。)
放学后见到,他第一句话是“我还是有点怀疑”。但开始聊天后他就越来越放松了。他诚实地告诉我,自己做作业时常走神,效率低,但知道轻重,自己最喜欢的科学课上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因为有兴趣将来去大学深造神经科学专业。电脑游戏对他没太大吸引力,我马上匿名举例最近几位八年级学生在家电游失控的现象,赞扬他的自控能力。他好像很吃惊,语气也更缓和了。他说其实自己的父母,比起多数同学的父母,已经算很开通。他说同学中比他紧张的多得是,各种才艺班喘不过气来。同时他也很不满父母会不经他同意就给他报数学补习班。“我爸还整天说让我考 UC Davis,根本不问我的意见!”孩子很聪明,听我讲长期睡眠不足对学习、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很认真,答应以后做作业时把脸书关上,可以提高效率,也提早休息。
给妈妈回电话时,我告诉她,孩子对将来方向的规划,指出他很有自己的思想,懂事,也了解父母的爱,妈妈非常欣慰。同时,我提出父母应从几件小事上开始扭转亲子关系。首先,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关心他的健康,为他着想。因为孩子一向认为父母总怕他浪费时间,只会给他找事做,所以我建议他们用逆向交流:“我们注意到你最近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我们商量一下,看看哪些活动可以取消。比如钢琴课?反正已经花这么多时间在乐队上,钢琴就没必要继续了。”再就是不再安排孩子不感兴趣的补习班或夏令营。告诉他:“好的夏令营二月就截止报名了。你现在大了,自己去研究一下对什么课感兴趣,爸妈都会全力支持。”同时,问问孩子对这个暑假有什么期待?想去哪里旅游? 大家可以一起计划假期,顺便参观几个大学,不再把选择局限在UC Davis上。
一周后妈妈打来电话,感谢上次谈话后,孩子对父母态度缓和很多,家里气氛放松了,关系融洽了。我告诉她不是外人的帮助,而是父母对孩子态度的改变提高了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决不是对孩子言听计从。
美国最常被引用的父母管教方式的研究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加大伯克莱分校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博士(Dr. Diana Baumrind) 做的跟踪调查。她根据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反应和对孩子的要求/期望,把大多数家庭归纳为三种,其中
“放纵型”(Permissive parenting)对孩子有求必应却没有规范,养育出来的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弱,在成年期的成就不如“权威型” (Authoritarian parenting,对行为期望值高,强调孩子需要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不然就会受到惩罚)。最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成人来自“民主型”父母(Authoritative parenting),因为他们以孩子为本,尊重孩子的意见同时,对行为有一致的要求,让孩子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放养”在家教上倍受推崇,它和“放纵型”(Permissive parenting)的养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区别在于“放养”有底线,没上限,而“放纵型”没有一致的“底线”。真正“放养”的父母绝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知道管什么对孩子的成长最重要。他们把握大方向,支持孩子在爱好的发展和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锻炼品质,比如诚信、信心、恒心、责任感、感恩的习惯等。相比之下,孩子学什么专业、高中选什么外语、课外参加什么活动、头发想染什么颜色等方面,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他们知道掌握课堂上教的知识、课外打什么球,只是教育的过程,目的是这13年基础教育结束时收获的品行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信任和自由会随孩子自控力的提高而更广。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逐渐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行为规范必不可少。
责任感的培养,生活是最好的课堂。擦桌子、洗碗洗衣服、割草等家务事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合理的规范让孩子学到责任和自由的关系:你为自己的时间负责,会赢得更大的自由。比如威廉三年级时被发现半夜起来打游戏,所以按大家订好的,取消一周内玩游戏的特权,他心服口服。特别是第二天他需要参加一场棋赛,下出了一年来最差的成绩,给他上了直观生动的一课:睡眠不足对棋技的负面影响。从那以后家里从未再出现过半夜起来玩游戏的现象。青春期的规范功用类似。比如孩子同意有车后在周日到周四晚上11点前回到家,一次做不到,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就失去一周用车的特权。三次违规,车就卖掉了。
孩子反抗限制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参考他们的意见后,订下合理一致的规范并持守,这些规范就是现实,孩子们才会尊重规范,在非敌对的方式下内化限制的事实,成为他们内在的节制。比如我们教会青少年团契曾一起讨论网络成瘾的问题,成员们自己提出“上网时间不得超过每日读圣经和祷告的时间” 。自己订的规则,才会更容易去遵守。
交流两步曲
1.听,别带情绪
因为太爱孩子,所以我们在和孩子讲话时,好像时刻用雷达寻找他们需要提高的地方。这样往往好心办坏事,让孩子有什么问题或疑惑,不敢找我们。曾经有位10年级学生神秘地告诉我,“昨天我在朋友家吸烟了!我不喜欢那个味道,以后再也不会吸了。”我说这是好事啊!妈妈知道了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他妈妈是我同事,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他马上大惊失色,让我千万别告诉他妈妈,因为“妈妈听到前半句就会蹦起来!”
良好的沟通,前提是父母要关闭“警报器”, 先听得进孩子的想法,别急着发表意见。
我们做父母的,常为孩子成长的各方面担忧,最根源的心理是“恐惧”和“内疚感”,怕因为没尽好做父母的责任,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可不管我们的出发点和态度再好,急于发表不同的意见,都会被青少年看作是对自己的否定,马上进入反击状态。如果亲子交流过程中产生了负面情绪,双方都没感到受尊重或信任,对亲子关系的伤害比“不管”的后果还严重。像圣经哥罗西书3:21所讲:“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一位母亲在12年级儿子的要求下找到我,第一次见面刚坐下来,儿子就问:“妈妈,我们上一次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谈谈,是什么时候?”妈妈无言以对。其实这位母亲非常爱孩子,但“爱”引发的担心,让她常常为孩子的行为动肝火。比如她担心儿子会和朋友们跑太远,解决方式是每次只给他的车加四分之一箱油,完全听不进儿子要求信任他。
其实,如果孩子们看到父母不带评判地听他们的想法,他们就不需要时刻用反击来保护自己的尊严,更能听得进我们的建议。
积极管教建议两种不同方式的“听”:
- 反馈式聆听: 父母重复听到的信息。比如,孩子说,“我很累”,我们可以回答“你听上去真的很累。”
- 积极式聆听: 听出孩子言语中表露的情绪,帮孩子感受到他们被理解和认同。比如,孩子说,“我恨死他了!”,我们可以回答“他一定做了什么让你非常恼火的事。”
一位睿智的母亲,在大女儿把高中初恋对象的照片给她看后,了解到那个男生的父亲有家暴行为,知道那将很难成为一个健康的关系,但同时她也明白,强行制止,只会把孩子往外推。她想了三天,然后和女儿交流时,先肯定了爱情的甜美,自己为他们高兴。让女儿看到自己和她是“同一战壕”,然后加上“爱情还有其它责任。
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肩膀暂时担不了,妈妈的门随时为你开。”果不其然,接下来近一年时间,她观察到自己的女儿虽然在写作上屡有建树,连得大奖,但因为那个男孩子,情绪波动巨大、自尊心下降、无心学业。她忍住自己的担心,不去干预,只在女儿需要帮助找到自己倾诉时才表达理解。现在女儿已经走出阴霾,找到自己学习和生活的重点,不但对“爱情”有更深刻的理解,还从这个过程中更信任和尊重妈妈的意见!这样棘手的问题处理得这么好,关键在于这位妈妈因为对孩子的信任,“听”得恰到好处!
能“听”好,必须理解青少年的选择和我们的优先次序(Priority)不同,暂时看不到自己的选择对未来有长远的影响。在湾区某场讲座后,一位母亲气愤地告诉我她10 年级的儿子居然为了游泳队的活动拒绝参加“科学杯”的训练,岂不是捡了芝麻掉了西瓜。我问她孩子喜欢什么,她回答“就是游泳,为了游泳可以不顾一切”。我说也许他将来就是一位优秀的游泳教练。妈妈看我的眼神好像我是外星人,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是那样的结局,我会非常失望!”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能理解这位母亲想让孩子找到更传统的职业的想法,但如果妈妈不先放下自己的成见,认真听听孩子对游泳的热爱,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他是不会有兴趣去了解为什么妈妈觉得“科学杯”竞赛也很重要的。妈妈完全可以先肯定孩子对游泳队的忘我付出,然后再建议他去查查哪个大学的游泳队吸引他,最后看看自己目前的状况和那个大学录取标准之间的差距,把对游泳队的热爱和学业结合起来。可如果父母“听”不进去,交流的道路就断了。就像一位父亲的疑惑:为什么17岁儿子远远见到他就跑?稍微一问很容易发现,原因就是父亲坚持儿子必须申请到哈佛,完全听不进去为什么儿子心仪加大洛杉矶分校。
2.问:开放式问题
询问我身边的高中生,希望父母放学后见到他们先谈什么。结果绝大多数都回答:“How are you doing?” or “How is your day?”
想让亲子交流顺畅,我们必须练习问好奇的问题,而不是指责的问题,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开放式的问题包括:
- 好奇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 、“请再说清楚一点” 、 “还有吗?”
- “什么”和“如何解决”问题:“你觉得怎么发生的?” 、“你怎么看?” 、“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好主意吗?”“要不要我们一起想想所有的可能性?一类的问题,帮助孩子们发展思考和判断能力。
做到这样的“听”和“问”,孩子会感受到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自己受重视,有控制感,鼓励建设自主性,对成长有长期的效果。
助你扬起成长的风帆!
总结这十几年在公立校区的观察,能够帮助青少年健康发育、减少冲动、向成人期顺利过渡的,除了上述内容,还有下面几点供大家参考:
1. 健康的生活习惯
很多高中生习惯午夜以后才休息,请不要误解那是必须的。请教很多各方面优秀还能保证充足睡眠的学生,他们一致回答:我并不比其他同学更聪明,我只是在做作业时更专心,不同时开社交网络等,所以能在11点左右熄灯。
研究发现: 青少年阶段睡眠周期往后推迟,大多数晚11点前入睡困难[29]。很多高中因为这个规律而尽量推迟早上开课时间。比如有的高中每周三 9 点才上第一节课。长期睡眠不足增加青少年冲动、不理智的言行,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损。父母可以以身作则,规定晚上11点网络切断,全家都熄灯休息。这不但让规范成为现实,保证睡眠,还会逼着孩子更有效地管理课外的时间,避免拖延作业。
另外,经常锻炼不止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而且提高自尊和睡眠质量。国家生物科技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总结,大脑内帮助控制冲动的荷尔蒙血清素 (serotonin) 可以通过自然的方法增加分泌,包括充足的阳光、达到微微出汗状态的体力活动等。习惯的养成,身教重于言传。父子、母女或者全家一起锻炼,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增进亲子关系,一举两得。
2 使命感
给青少年提供机会,看到自己现在的课业、活动、朋友等和社区、社会及世界的关系,培养使命感,也会提高韧性,把压力变为动力。美国高中要求每个学生在完成课业的同时,有几十个小时服务社区的经历才能毕业,那是绝好的帮孩子往成人期过渡的步骤。很多不了解的移民父母把它看做负担就大错特错了。我见过很多孩子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建立非盈利组织,为社区提供学业辅导、园艺、环保等各项服务,完成几百个小时还孜孜不倦,乐在其中。很多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继续高等教育的动力和方向。
3 健康的信仰
对幸福的研究表明,健康的信仰是和幸福的相关值在统计学上达到显著水平的因素之一。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也把 “强调健康生活的文化和信仰” 列为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六个因素之一。基督的核心思想“信,望,爱”,箴言中反复出现的包括诚信、勤奋、自制、谦卑、勇气、利他等智慧,结合青少年团契的公益服务等,都帮下一代找到归属感和健康的价值观。
我们改变不了青少年还在发育中的情绪调控机制,也净化不了他们充满压力、试探甚至挫折的环境。
我们能做到的是,更理解他们的发育特点,调整期待值,看到失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不带情绪地听,开放式地问,建立良好的亲子交流。交流是关系的关键,相互的尊敬和信任是基础。
孩子对我们的尊敬和信任也是由我们的品行赢得的。有了良好的关系,他们才更能接受我们的引导,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乐观的生活态度、责任感等,顺利度过青春期。
再次感谢各位家长的时间。同时,讲座是教育心理相关研究结果的汇总,只能为我们的家教提供大的方向,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希望这个讲座的内容能有一到两点让您运用到生活中,不辜负您的信任。
演讲者为本文作者
文字稿引用了《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部分章节,版权归北师大出版社所有。感谢作者谢刚博士授权发表本文,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如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网络
谢刚博士发表作品链接
近期文章链接
系列栏目 持续推出
【美国大学、高中信息汇总系列】
【陈屹视线】 美国教育30年心经
【世界名校之路-公益分享系列】
【特邀名家谈教育系列】
【父母手记365系列】
【名校人的反思系列】
【留学印记360系列】
【留美求职系列】
............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883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长按【留美学子】二维码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