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胞胎姐妹分别拿到剑桥牛津offer!更让人羡慕的,是能有她们家的父母

2018年03月19日 UKEC海外区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英国英鸟

微信ID: ybirdscom



“我小时候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将来是读牛津好?还是剑桥好?——然而等我长大了,我才知道,是我想多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个段子。


但有一对姐妹,活的比段子里还精彩!



她们就是最近国内媒体竞相报道的一对“学神级”双胞胎姐妹,来自温州、在杭州长大的姐姐冯亚晞与妹妹冯亚晗,分别获得了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offer!美女高材生!妥妥的赢家有没有?!


更让人吃惊的是,她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霸,埋头苦读、寒窗十年、挑灯夜战……在国内期间,这些对姐妹俩来说都是不存在!


而且她们一度是几乎垫底的学渣,渣到什么程度呢?


初中时,姐妹俩和跟同学成绩差距巨大。全年级300多名学生,妹妹倒数第二、姐姐倒数第三......


姐姐数学考过17分......


姐姐冯亚晞和妹妹冯亚晗初一时的照片


这样看上去快没救的子女,换成一般父母,估计早就要崩溃或者绝望了吧,请家教上补习班的力度那还不得比别人加倍?什么寒暑假周末都不要想了。


然而妈妈却在寒暑假期间带着她们周游世界,并且几乎从小开始,父母就很鼓励她们玩。


幼儿园时的冯亚晞和冯雅晗经常闯祸,父母拿她们没办法,索性就让她们在家学习,还经常带两姐妹出去旅游。


在选小学的时候,还特意选择了一个“非主流”学校,这家学校的校训是“来玩、来学、来创造”。妈妈看到“来玩”两个字,于是就把她们送去了。


虽然成绩差,但父母对她们十分宽容,学习上的要求是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不管考得多糟糕,都不会责怪孩子,反而还给予更多的鼓励。


亚晞说:“爸爸妈妈非常开明,如果别人家是放养式教育,我们家就是‘放生’式教育。我们从来没有上过任何除了兴趣外的补习班。”


妥妥的别人家的父母啊!


有着幸福成长环境的亚晞和亚晗也并没有因此彻底放飞自我不求上进,转折从她们八年级转到美国上学开始。


姐姐冯亚晞


在经过一年适应后,姐姐亚晞才感觉到读书的重要,并且下定决心认真学习。除学校课程外,亚晞还自学了大学的选修课程,并潜心准备SAT考试,几乎每天写作业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早上仍然照常上课,坚持不懈,带来的是亚晞在学业上质的飞跃。


成绩提升的同时,姐妹俩又开始体验新的人生,她们花了不少时间去做志愿者,十一年级时请了半个学期假,跟着国际公益组织去了美洲和非洲,十二年级的时候便早早修满学分然后决定提前毕业,并决定下半学期游学欧洲。


妹妹亚晗的课外生活非常丰富:滑雪、长跑、观星,花费了她大部分的时间。九年级的她很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再加上美国鼓励自主学习,她的成绩一直不怎么好,直到后来遇到一位学长令她发誓做出改变。之后的3年里,她除了做志愿者,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妹妹亚晗


小时候的环球旅游和出国经历,奠定了姐妹俩超强的语言基础,她们精通四国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中文。


相比学习,爸爸妈妈更关注姐妹俩的运动。父母对运动要求非常严格,放学一回家,她们就被赶出去运动,每天要跑步、打网球、练跆拳道,运动够两个小时才回家写作业。和成绩相比,他们更在乎的是我们身心健康、为人处世和热爱生活。


语言过硬、成绩出色、经历丰富、视野开拓、健康活泼……有了这些,就一定能申请到顶尖名校——牛津和剑桥吗?


姐姐亚晞说:“申请学校前,我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最大的优点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以及心态非常乐观,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每天嘻嘻哈哈。劣势是基础知识没有别人扎实,因为出国早,理科远远不及其他国内的申请者。好在后来特别努力,总算赶上来了。”


“申请过程真的是这样,压力非常大。申请剑桥时有一门笔试是逻辑思维,我从小没学过奥数,也是个非常感性的人,所以对于我来说还是很困难的。可能对我帮助最大的还是性格,他们可能没见过我这种奇葩,我和他们聊到塔罗牌神秘学,还和他们一起聊运动以及对政治的看法,和面试官聊得很开心,聊完后基本上都会加facebook。”


令人十分惊讶的是,人已经来到英国的亚晞,并没有想大多数人设想的那样直接去剑桥,而是在大英博物馆里深入探索西方美术史,她说自己可能不会选择剑桥,而是选择美国最小的一所常春藤大学——达特茅斯学院。


达特茅斯包括研究生只有五六千人,文理科非常厉害,每年只招个位数的中国学生。亚晞顺利地拿到了Offer。“我很喜欢达特茅斯,因为它离我的高中很近,有独特的学年行程, 还可以滑雪,很偏僻很安静,可以专心学业。”


而妹妹冯亚晗,最近刚到北极。姐姐说:“妹妹申请的是牛津大学的数学系,可妈妈说妹妹身体弱, 担心她读数学算来算去太累。妹妹可能会选择其他系。这一点我们父母很开明,会尊重我们的决定。”


姐姐冯亚晞(右)和妹妹冯亚晗(左)


很多人会羡慕她们,并且都会很自然的想到,她们之所以能有这样幸福的成长经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里有条件。


确实,爸爸做企业,妈妈是全职太太,能够很早就把两个孩子都送到美国读书,这样的条件大部分家庭达不到。


不过,许多家庭所做不到的是,即便有钱,也摆脱不了“功利”二字。事业要做大,要有学区房,子女要成龙成凤,读书要上重点,才艺要全能,上不了985、211就是失败……甚至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早已从父母默默传递到了子女的内心,并深以为然。时至今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仍然是许多家庭的最大理想与核心目标。


而冯家父母,从一开始就没有盼望孩子将来能有“大出息”,不在学业上给什么压力,但对锻炼身体、为人处世、开拓视野这些“课外之物”严格要求并大力支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选择。放弃剑桥选择一个听上去名气不那么大的学校,大部分人或者大部分家庭,做不到。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重视教育。


不是每个人都想上剑桥牛津,但没有谁不希望有慈爱宽容开明的父母,同样,没有哪个家庭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但也很少有父母能像这样用“普通人心态”来宽待孩子。


我们最大的希望,并不是人人都能有上牛津剑桥的学识才能,而是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和宽容健康的环境。由这样的家庭所经营的成长道路,通向哪里,哪里就是剑桥。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