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篇剑桥大学教授关于不吃早餐好的文章被很多人转发。
这位教授掷地有声地下结论:不吃早餐有利身体健康。
这么绝对且吸引眼球的反传统说法一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马上让坚持多年吃早饭的人迷惑了,到底该不该吃,到底听谁的?
被教育吃了这么多年早饭,常常因为起晚了吃个brunch都会被爹妈臭骂,现在终于有了理论依据,来来来,赶紧转给“早饭党”看看。
常识告诉我们,但凡绝对的,必然是要打上问号的。(没有人可以阻挡我最爱吃的早茶……)
01
不吃早饭治好糖尿病
Dr. Terence Kealey是剑桥大学的临床生物化学博士,他之前像绝大多数人一样习惯了早上吃早餐。
直到有一天,他在家庭医生那里被诊断出了糖尿病。
当时医生对他的叮嘱是一定要注意吃早饭,不要饮酒。身为临床生物化学博士,DrKealey对医生的建议存在一些质疑。
他发现每当吃早饭的时候,他的身体血糖就会开始飙升。随后,他决定相信实验数据,开始不吃早饭,严格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多食用蔬菜,坚果,肉类只吃白肉。
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地他发现血糖彻底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在自己的努力下,糖尿病变好了。
这段经历引发了他的这个课题的研究兴趣,他结合自己的成功经验,开始深入研究早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将研究数据撰写成了书籍《吃早饭太危险了》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
由于这本书中的话题有悖人们的常识,一出来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许多年轻人终于找到了不吃早饭的理论依据。
同时,他发现大部分强调早餐重要性的研究,都和一些食品公司相关,比如生产早餐麦片的公司,也就是说,他们公布这样的研究数据,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市场,增加消费。
/// 糖尿病和肥胖者不宜吃早饭
在书中,他指出:
人类早上起床后,是荷尔蒙皮质醇(cortisol)分泌的高峰期,不但帮助人清醒,也会让人对胰岛素产生抗性,若此时吃了早餐,体内胰岛素升高的程度,会比午餐与晚餐高。
如胰岛素升高,会让胰岛素抗性更严重。而胰岛素抗性是有机会导致人死亡的生理状况。对于肥胖、糖尿病人、“三高”的人来说都是很危险的事。
/// 吃早饭容易让人更苗条?
为什么长期以来大家都被灌输吃早餐会减少一天中消耗的食物总量这样的观点呢?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授认为是因为中产阶级们都热衷吃早饭,而他们的身材比蓝领们要苗条,所以人们会将两者联系起来,得出吃早饭的人会比较苗条这样的结论。
蓝领们之所以胖,是因为他们平时不注意健身,吃高热量的食物,诸如此类的其他生活习惯导致了他们的肥胖,而不是吃不吃早饭的问题。
02
吃与不吃的迷思
其实,通读剑桥教授的原文,我们发现,他发出的所谓不吃早饭的建议只针对一部分人:即肥胖者、糖尿病等不健康人群。
但在英国,有2/3的人群体重超标、患有“三高”疾病,能称得上完全健康的人少之又少。正因为如此,所有只有非常健康的人才有资格吃早餐。
总而言之,教授认为,只有下面几类人适合吃早餐。
身材苗条、体格健壮的人
年轻人和未成年人
特殊职业者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某些公众号明显存在对教授言论的明显误读,夸大其词,把结论扩散成:大家都不应该吃早餐。
/// 能吃的话 到底吃什么?
教授表示,之所以反对吃早餐,也是和现在的早餐都是加工、油腻或精致淀粉类的食物有关,这些东西吃多了对健康很有影响。
如果你是上述健康人群,要吃早餐的话就尽量避开淀粉,因为淀粉是让胰岛素升高的凶手,建议可吃鸡蛋、奶酪、蔬果或果汁。
03
吃好早饭容易困?
但“不吃早餐好”的说法其实由来已久,也获得很多专家学者的支持。
“酵素营养学之父”鹤见隆史在出版书籍《早上断食,九成的毛病都会消失》中提出,凌晨四点到中午属于“排泄”时段,而我们通常吃早餐的时间就在早上8点至11点,是属于排便排汗的时段,而不是补充营养的时段 。
肠胃等消化器官在排泄时段还没睡醒,而掌握人体活动的“酵素”也还在休眠, 这个时候吃早餐,维持人体健康的“酵素”便无法充分运作,很容易就会造成消化不良。
当你吃了一顿非常丰富的早餐,吃下大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同时必须消耗大量酵素来消化,使用酵素同时又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很多人在吃完早餐后中午就会想睡觉。
/// 不吃早饭可以治脂肪肝?
澳洲莫纳什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不吃早餐是解决澳洲人常见的肥胖和脂肪肝流行问题的最好的方法。
在澳洲有超过550万人患有非酒精脂肪肝。Monash大学的这项研究挑选了32个非酒精脂肪肝患者,这组患者从晚上8点开始直到第二天中午不进食,不摄入任何热量。
在最初的12周,所有患者的体重都有所减轻,尤其是他们的腰围也变细了,而根据专家的说法,腰围减小是衡量肝损伤降低的一个参数。
03
不吃早饭的历史
对很多人来说,不吃早饭会怕身体吃不消,饿坏了怎么办。
但其实人类一晚上10几小时不吃都没问题,而且禁食也出现在某些宗教教条中。
在西方,一日三餐其实是一项现代发明,在维多利亚时期才出现。
以前,古希腊人,波斯人,罗马人和早期犹太人他们都通常在只在晚上吃一顿大餐,以庆祝一天的工作。
在英国,直到16世纪才出现两餐制。
当时,有一个长寿的秘诀是这样的:六点起床,十点吃饭,六点晚饭,十点睡觉,长寿久久。
这种一日两餐的习惯在19世纪的上层阶级中仍然是常态,直到最近几个世纪才改变。
04
少吃多餐好?
现代所有的减肥指南都告诉人们,少吃多餐好。
果壳网上也教育人们“少吃多餐防心衰”。
但2007年,美国政府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项研究。他们给21名志愿者发放超过8周,且数量、内容和热量都完全一样的食物。
他们把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人员把这些食物集中一顿吃完;另外一组把这些食物分成三份,分为三顿吃完。
隔一段时间后,两组人员互换。
6个月后,所有志愿者的体重都维持在原来体重的2公斤范围内。
他们的心率、体温和血液测试都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吃一顿饭的人的确会产生更多的饥饿感,体内脂肪也会显著减少。
所以没有证据表明吃一顿比吃三顿要健康,但也没什么明显的坏处。
05
吃早饭并不是生理需求
很多时候,吃不吃早饭其实取决于你的习惯、文化或者是你的基因,而不是真正的身体需求。
来自英国的国王学院一份报告指出,什么时候吃早饭,取决于你是个“夜猫子”还是早睡早起的人,这些生活习惯、身体节奏决定了你什么时候应该吃,而不是听信那些不靠谱的研究学说。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吃早餐早已不是必须的生理需求。
台湾歌手陈绮贞曾写过一篇《生活之美在日复一日却乐此不疲》。她在文中诗意地描述了她的台北早餐情结。
“一天之中我最喜欢的,是早晨起床走出家门,一直到从早餐店回家的这段时光。有时候我自己做早餐,即使如此,可以的话我还是会出门到早餐店坐上一会儿,看看报纸,吸收这个城市的苏醒,我才会觉得,自己是真的醒了。”
华人都有早餐情结,早餐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幸福感都让人欲罢不能。早餐就是开启一天生活的重要仪式。
凡是和精神层面扯上边的事,科学分析和数据就马上变得黯淡了。
///
到底吃不吃早餐,这其实是最私人的选择。
用丰盛过足眼瘾的早餐开启一天的愉悦心情没什么不好。
当然,为省略早餐,多偷得几分钟奢侈的睡眠,好像也很划算。
所以,倾听身体,顺其自然就好。
///
文章来源 | 发现澳大利亚
- End -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