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普究竟录取了什么人?这个美国教授做了一项“FBI”式的系统调查

2018年03月20日 走遍美国



看点  如今,对哈佛、耶鲁或普林斯顿等顶尖名校的深造申请已成白热化竞争态势。从每年的录取率到不同族裔的选择,这些顶尖名校选择学生的倾向性一直被各界人士热烈地讨论。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更容易被幸运照拂?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名誉教授Rebecca Zwick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美国大学招生制度的利弊得失,并提出人们呼声颇高的改革措施并不见得有益于改革目标。


文丨 吴妍娇   编辑丨黄晔


本文授权转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


想要申请海外大学?或者有亲戚朋友的孩子正在考虑?欢迎来到伤脑筋不偿命的申请季。

 

什么?你说你申请完了?等待那一封封决定命运的录取通知书的日子也绝对不好过。只要收到一封拒信,你就会开始怀疑整个录取过程的公平性。

 

因此,随着出国留学大军的日益壮大,一个最能挑动人们敏感脆弱神经的问题莫过于:每年,到底是哪些学生被美国顶尖名校录取了?以及怎样的学生才应该被幸运女神眷顾呢?

 


知名学者、教育家、权威人士纷纷写书撰文,各抒己见。一时间,舆论场群情激荡。甚至有人还看热闹不嫌事大地把这个问题“捅”到了最高法院。就在近日,哈佛大学还因录取制度歧视亚裔, 遭美国司法部调查。

 

尽管各方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恐怕是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那就是:美国大学招生制度并不公平。但一说到,怎样的制度才是真正公平的,大家似乎又众口难调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勇敢地站出来,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名誉教授Rebecca Zwick认真地审视了竞争白热化的美国大学申请,从高中开始跟踪13,000位申请了美国顶尖大学学生直到他们大学毕业以后的发展。研究的内容包括这些学生的标化考试成绩,高中和大学期间的学业成绩,人口学特征,以及他们申请和被录取的大学。

 

基于这强大的数据,Rebecca分析了不同招生体系的目标和录取标准的公平性——从高中的学习成绩到标准化考试的分数,从种族到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学生的学术抱负。要知道,每所大学的学生构成和教学成果都不尽相同,这也是由其达到目标的路径所决定的。

 

在教育研究领域有数十年经验的Rebecca将其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Who Gets In? Strategies for Fair and Effective College Admissions》,主要展现了美国目前的招生制度的合理性和瑕疵,而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她指出有些人们大肆宣扬的不走寻常路的招生选拔方式可能反而会给学生帮倒忙。

 

                            

Rebecca认为,我们永远也做不到真正客观地评价大学招生制度,因为对怎样的学生有权进入好大学这件事,从来都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有些大学会招收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另一些则更关注某个特定的学术特长。真正重要的是,一所学校的招生制度反映出其独特的教育哲学。如果他们对来自某些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的学生有特别的偏好,这也是大学的自由。但或许他们可以让评价体系更透明一些,这也算堵上了人们抱怨不公平的悠悠之口。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学教授,Rebecca本人还有另一个身份,她还为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也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那个负责SAT、托福考试的ETS,工作了多年。因此便利,在书中她也着重分析了SAT和ACT成绩在美国大学招生过程中的真实地位,试图破除人们一直以来对标化考试的迷思。

 

有人预测Rebecca的这本新书将会很快成为探讨美国大学招生制度公平性的第一手材料,并且在未来很多年里,都会是众人依赖的黄金法则。

 

就像Rebecca在书中写的那样,上大学这件事太重要了。无论是对一个人的就业前景、职业满意度、薪资也好,还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健康幸福,或是公民事务的参与度来说,上大学都是最基本的门槛。所以当我们探讨大学招生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谨小慎微”,慎言笃行。


 

一些你可能完全没想到的意外发现

 

在你吐槽现在的美国大学招生制度之前,不妨先来看看这些只有数据才能告诉你的意外发现:

 

问:在美国,上大学有多难?

 

答:事实上,在美国上大学非常容易。我们有超过一千所社区大学,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来者不拒的。而四年制的大学里,有超过一半的录取率都高于75%。

 

问:进哈佛和斯坦福,有多难?

 

答:2016年,哈佛的录取率创了新低,跌回了5.2%,虽然还是比斯坦福的4.7%高了那么一丁点。

 

问:除了大学招生官,还有谁参与了最终录取谁的选择?

 

答:在学生决定申请哪所学校之前,一些重要的选择就已经产生了。而其中一项就是“自选”。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一些大学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色,使只有符合其特色要求的学生会主动选择。举个例子就像吸铁石的北极只能吸引南极一样,这些学校其实是用自己的独特之处,提前让只想追求好大学的普通学生“望而生畏”,把自己真正想要的学生抓到一个“大水池”里。而这个水池里的申请者都是带有某种特殊属性的学生。

 

比如,芝加哥大学就对那些极其聪明甚至有点书呆子感觉的学生颇有吸引力,而且他们可能也不在意芝加哥的冬天(有多糟糕?)。
又比如那些对科学有极高兴趣的天才型书呆子,就可能一下子就爱上加州理工大学,而且他们完全不在意那是一所小学校,且男女比例是7:3。

 

还有很多例子,总之学校的特色本身会让很多“闲杂人等”不会成为录取的干扰因素。


 

问:大学招生官最看重什么因素?

 

答:自从1933年以来,学生在大学先修课程中的学术表现就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而近些年,阶层因素的重要性却在逐年下降。

 

问:当谈及大学录取的多样性问题时,SAT考试是不是总是“臭名远扬”?

 

答:的确,SAT考试一直被诟病,对那些来自贫困家庭或是被污名化的种族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但在20世纪初,SAT考试的确给那些不符合常春藤大学要求的申请者以机会。

 

问:美国大学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答:2014年,57%的美国本科生是女性。

 

问:在现有SAT考试之前,大学录取采用什么考试形式?

 

答:美国第一场SAT考试在1926年举行,有8000名左右的学生参与。考试要求学生在97分钟里,完成315道题目。它替代了此前为期一周的论文考试持久战。

 

问:机构的SAT老师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答:针对老SAT考试,平均每个SAT老师帮助学生在语法部分提升了6-9分,在数学部分提升了14-18分。但大家都知道,学生付钱给机构不仅仅是寻求标化考试成绩的提升,整个申请过程,机构都参与了。

 

问:有家庭成员曾经上过你要申请的大学,这一因素到底有多重要?

 

答:在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有这种“家族历史”的学生的录取率,是普通申请者的大约2-4倍。

 

问:大学是不是真的更偏爱那些家里能提供大额捐款的申请者?

 

答:那些家里有人能给学校“一掷千金”的申请者被称为“Developmentadmits”。他们在大学招生中的福利,相当于在SAT考试中加了300-400分。

 

问:如果一个现役运动员,一个默默无闻的少数群体,以及一个有“家族历史”的申请者,还有一个什么特色都没有的普通人,他们四人有同样的SAT分数,谁最有可能被最终录取?

 

答:一份1995年的对精英大学的研究表明,最有可能被录取的是那个运动员,而最不可能被录取的是最后一个。

 

问:难道对现役运动员的偏爱不能够提升大学招生的多元化吗?

 

答:和人们的刻板印象恰恰相反,现役运动员比其他人更不可能来自于少数群体或是低收入家庭。因为参与诸如赛艇、帆船、曲棍球、击剑等“富人运动”的申请者,比那些参与橄榄球和篮球的申请者更有优势。


 

魔镜魔镜告诉我,到底谁才是名校最爱的人?

 

如果你随便抓个人问他们,谁应该被顶尖大学录取?他们一定会说,那不是很显然么,履历最漂亮的学生呗。

 

从这个角度讲,被好大学录取是对过往表现的奖励。但这个结论似乎并不令人满意,因为衡量表现好坏的标准是非常模糊的。是学习成绩吗?还是SAT或ACT的成绩?或者是推荐信?要么是坚毅品质的外在表现?

 

在Rebecca的新书里,奖励过往表现是大学招生5个主要目标中的一个。除此之外,大学们还想找到最有天赋的学生,即使用传统的标准来看,他们的表现并不是最突出的,但等他们上了大学,可以慢慢培养。

 

当然,大学还可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目标,那就是让尽可能广泛的人群受益,增加社会流动性。更宏观的层面,大学的招生制度还希望能够最大化对社会的贡献。又或者它们只是想达成自己的需求。Rebecca在书中写道,“举个例子,某所学校可能需要更多学生加入曲棍球队或是学校的交响乐团急需双簧管演奏者”,那么符合要求的申请者就会比其他人获得优先考虑了。

 

另外一个大家都会问、但答案不明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大学招生制度是真正公平且有效的呢?

 

  • 我们应不应该跟踪一下学生们在大学里的情况——比如他们的GPA和毕业率?


  • 或者我们跟踪得再久一点,看看他们在职场上表现如何,以及他们有没有成为一个良好公民?


  • 还有,难道尽全力多样化地录取学生,包括那些默默无闻的少数群体以及来自低收入和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就算真正公平了吗?

 


关于录取多样性的问题可能是在大学招生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了。即使是那些承认多样性很重要的大学,对于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也有分歧。

 

有些人认为SAT分数衡量的无非是申请者父母的财富,所以应该被剔除出招生的标准。还有些人提出,按百分比来分配学生比较合理,比如每个高中前百分之十的学生自动被某所州立大学录取,只要他们读完了必修的课程。

这些年,还有种反复被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抽签。设一个最基本的门槛——比如SAT或ACT分数线——然后随机抽签决定谁被录取。

还有声音说,除了成绩和标化以外的那些品质也很重要。举个例子,申请者有没有展现出克服逆境的能力?他们是全面发展的吗?他们对自己的社区贡献大吗?

那么,到底最公平的录取方法是什么?Rebecca提出,有些看似“显而易见”的答案未必是正确的,在盲目随大流之前要考虑清楚所有的可能性。既然大家对现在的大学招生制度如此不满,我们不妨来看看三种呼声最强烈的替代方案。

 

所谓最公平的招生制度,真的存在吗?

 

1、更多关注申请者的个人特质和经历,弱化他们的成绩和标化。

 

在过往的调查里,已经有各种证据表明,来自不通社会阶层和种族的学生在高中成绩和标化考试中的表现大不相同。主要的原因是受到教育机会和经历的差别。亚裔和白人申请者,尤其是来自富人家庭的孩子,成绩优异的可能性更高。因此人们总觉得拿成绩论英雄不靠谱。那么,观察申请者的个性特点和经历会有什么不同吗?

 

答案可能并不乐观。让学生写小论文和PS只会让特权阶层更具优势。社会学家Mitchell Stevens曾经发表过一番经典的言论:这些(来自富人阶层)的孩子,肚子里装满了可以用来写出打动招生官的故事的原材料。而相反,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学生,肚子里的货就少多了,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

 

事实上,一个英国的研究表明,大学申请中的PS恰恰反映了其作者的社会阶层信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只会写出平日里看看电视、赶赶时髦、在本地的酒吧里打工的无聊故事。而富人家的孩子则有更“华丽”的经历可以写,比如在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里实习的经历。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去年哈佛大学发布的划时代研究报告《力挽狂澜》,其中写道,要重新定义成绩,给参与社会服务以更多关注。但基于Rebecca此次的研究,那些来自精英家庭的孩子是否比普通人更有能力表达出参与社会活动的“思想、激情和行动”,这种所谓“深刻的”个人陈述,难道不会是新的阶层门槛吗?

 


2、招运动员可以帮助低收入家庭和有色人种的孩子。

 

大家普遍都认为,大学对运动员的偏爱能够使有才华,但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学生得到优势。但Rebecca的研究揭示了,恰恰相反,这些运动员来自底层的可能性反而更低。为什么?因为,上流社会的体育运动比如骑马、水球和帆船比橄榄球和篮球受欢迎多了。而玩这些运动的绝大多数是高富帅、白富美。

 

那么大学们对这些运动员到底有多偏爱呢?如果折算成SAT加分的话,运动员可以获得200分的加分,甚至比有“家族入学背景”的学生都多。

 

前普林斯顿校长William Bowen和他的伙伴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前提下,运动员的录取率比其他申请者高了整整30%。然而,他们上了大学以后,表现却是低于平均值的。

 

所以William总结道,大学对运动员的偏爱不但不能提升高等教育的公平性,而且还有可能会给大学的教学成果拖后腿。

 

3、抽签真的是宇宙无敌最公平的方法吗?

 

在众说纷纭之时,神奇的事发生了。人们对用抽签来决定大学录取谁的方案惊人地意见统一。一直以来,抽签都被视为减少不良竞争和增加种族和社会经济多样性的不二法门。

 

但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其实美国大学曾经尝试过这种招生方法。1970年,伊利诺伊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在招生部分新生时就是用了抽签的办法,此事还上了纽约时报的头条。当时,有超过800名申请者被拒,包括一些伊利诺伊州最优秀的学生。民怨载道迫使校长不得不推翻了之前的结果,录取了所有被拒的学生。

 


为了避免这种荒唐的结果,有些“抽签派”提出要设置一个基本的门槛——比如SAT成绩不低于1000分。但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显示,基于这种门槛的抽签对于增加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成效细微。而且模拟还预测,被录取的学生在大学中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的。

 

然而,大众对“抽签法”的支持却是惊人的高,1999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2100名美国成人中,83%都赞成这种录取办法。为什么会这样?研究者表示,抽签之所以被认为是公平的,原因是它没有对候选人进行区别对待的基础。

 

但人们似乎忽略了这样一个矛盾的前提:如果想要使大学申请者不会被区别对待,必须设置一个高门槛,但这同时也会削弱增加受教育机会的目标。而低门槛的抽签却会导致某些被录取的学生资质比被拒的学生还要差。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好大学一席难求,所以继续寻找更好、更公平的录取方法固然重要,但挑战真的不小。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申请者的资质本身就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那些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必然比那些受教育不够的孩子,为大学申请做好了更充足的准备。

 

理想的情况是,每一所大学既能达成自己的招生需求,又能不助长社会不公。但这个问题绝对不容易解决。所以任何一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我们都应以批判地眼光看待。

 

而更重要的是,人们对顶尖大学招生过程的不满,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这些大学从不明确地告诉大家他们究竟要什么。就好比,他们说要多样化,但他们也从来没说清楚到什么程度。

 

尽管,大多数的精英大学不太会开诚布公地说,他们到底看重什么因素,通常他们的借口都是,招生是从整体考虑,没有固定的套路云云。但就像Rebecca说的,不管到哪一天,人们总是乐于见到,大学招生能够更透明一些的。


推荐阅读


美国最好的东西是这个,但是你永远带不回来


八个细节告诉你,美国高等教育为何全球领先!


美国老人的时间都花在哪?

在上海有七套房的家庭,孩子还要努力读书吗?看美国Intel执行董事如何回答


越穷越胖,越胖越穷!在美国是这样,在中国也是这样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