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每天大(爸)家(妈)的朋友圈里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养生帖。
虽然你不屑一顾,但是不得不承认,有的养生帖还是有他的道理的……
毕竟病从口入,健康的食物是养好身体的第一步。
近日加拿大主流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吃的5种食物也和癌症有关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了解民宿详情”
根据环球时报(Global News)的这篇文章,有的时候食材本身是健康的,但是经过制作、烹制之后却可能生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多伦多资深营养专家Sarah Goldstein表示,有时候你可能想,新年了我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用爆米花代替薯片、三文鱼代替热狗,然而这些看上去健康的食物,使用不正确的烹制方法却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和癌症有直接关系,因此了解它们是很有必要的。
不必完全不吃,可以尽量少吃点。
爆米花
爆米花富含纤维,如果自己制作,少加糖的话热量也不高。
在家里看电视时来一桶,营造一种电影院的氛围。
然而,在外面买到的爆米花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环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杂志2013年就刊登过一项研究:
一种名为PFOA(全氟辛酸)的物质和肾脏癌、睾丸癌都有关系,而PFOA正是用于爆米花包装袋的制作材料。家庭中使用微波炉加热爆米花时,要远离加热区至少两米以上,加热完成后最好打开包装袋放在通风处散发气味后再食用。
另外,爆米花制作过程中的添加剂二乙酰还会导致一种“爆米花病”。二乙酰会产生黄油的香味,让爆米花闻起来更诱人。
爆米花浓浓的奶香味,让许多人欲罢不能,而正是这黄油香味的爆米花,会损害人体的肺部和大脑。
患病者轻则呼吸困难,咳嗽不止;重则出现肺组织纤维化,基本丧失功能,甚至死亡。
专家建议在打开爆米花袋时,先散一下气味,直到几乎闻不到奶油味时再吃。加工爆米花时为了更加香甜,一些商贩还会加入不少人造奶油。
人造奶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容易引发肥胖,并危害人体的心脑血管健康。
人工养殖鱼类
大家都知道经常吃鱼是有好处的,鱼肉中富含omega-3和omega-6脂肪酸,能够起到降脂、改善心脑血管问题的效果。
然而现在很多鱼类都是人工养殖的,养殖场的水质如何决定了鱼肉的质量。人工养殖的鱼在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的水里生存,水中含有二氧(杂)芑、多氯联苯等有害化合物,会对人类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损害。
人工养殖的鱼体内脂肪酸含量也是个问题。
营养专家萨拉说:“正常鱼体内的omega-3和 omega-6比例是一比一。然而养殖鱼体内的omega-6更多,不平衡。”
如果每周吃一两次养殖鱼,没什么大问题。如果特别爱吃鱼,就一定要购买野生的鱼。
BC省三文鱼协会表示,BC省的养殖三文鱼体内多氯联苯含量很低,没有达到危害健康的标准。
但是能买到野生的,还是吃野生的最好~
冷盘食物
罐装午餐肉吃起来既方便又美味,容易储存和携带。
然而吃多了也会导致危害:肉类加工过程(熏制、烤干等)中会使用硝酸盐等化学物质。化学物质能够诱发大肠癌和胃癌,给人体带来危害。
制作三明治时,大家经常会放一两片即食火腿、培根什么的。快餐店卖的汉堡、披萨中也多是使用这种经过处理的熟肉。
这类日常食物或许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少吃一点。美国癌症营养协会会长科林(Colleen Doyle)表示,应该限制加工肉类的生产,以减少癌症风险。
植物油
蔬菜制成的植物油,经过高温加热后竟然和癌症也有关联。
惊呆了,这就是中国人常用的做菜方式啊?
先倒点菜籽油,把油烧热再放菜炒一炒。。。然而不管是玉米油、葵花籽油还是大豆油,经过高温都会产生有害物质。
科学家做过实验,让小白鼠吃反复加热过的植物油。
结果小白鼠的肝脏和结肠受到了巨大损害。原来,植物油在高温加热后会释放大量自由基,对人体细胞造成损害。
普通植物油加热做饭时会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而醛类化合物可能导致癌症、心脏疾病以及痴呆等多种病症。德蒙特福德大学的生物分析化学教授马丁·格鲁特维尔德(Martin Grootveld)表示,
用植物油制作的炸鱼薯条中的致癌醛类化合物含量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的100到200倍。
如果改用黄油、橄榄油、猪油、或者椰子油制作炸鱼薯条,产生的醛类物质就大为减少;其中尤以椰子油最为健康。因此专家建议,烧菜时使用橄榄油或者椰子油,它们都能承受高温而不释放有害物质。
罐装食物
罐装番茄和其他罐装蔬菜也并不安全。
厂家经常会在罐装、塑料瓶内里使用双酚A,达到防止食物腐败和破损的效果。
而双酚A能够导致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影响生殖系统,产生内分泌干扰物质。
英国乳腺癌协会会长林恩(Lynn Ladbrook)表示,BPA含量只要一点点,就能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也就是说,BPA没有安全剂量只说,只要有BPA就有毒。
好在现在超市中能够买到越来越多不含BPA的罐装食品,大家购买的时候注意甄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