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留学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留学生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小,不论是从语言的习得速度,还是从生活的适应能力,家长们都更迫切地想要帮助孩子成长。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如何在留学的日子里,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留学生在外经历了什么?
1. 环境的变化
第一次出国读书,虽然对于国外的环境有过憧憬,但这毕竟跟旅游不一样,没有毫无保留爱你的父母在身边,没有若干好友可供你随时倾诉,一切都得重新开始。陌生的环境和迥异的文化除了带来新鲜感,更多的怕是一种孤独感。
2. 语言的适应
“我小孩以前很喜欢跟人交谈的,出国后变得沉默寡言了!”十五岁留学生的妈妈跟心理咨询师说,曾经孩子是学校的活跃分子,到了国外后怎么就变成了所谓的“宅男/女”了呢?
去到第二语言或者第三语言的地方,除了很多日常沟通的用语,更需要的是,对于当地文化更深的了解,我们听过很多“过来人”提倡多参加社团活动,多和人沟通,多去找本地人当朋友,不要在原有的语言环境生活等等,这些活动或者沟通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兴趣,兴趣就变成了探索其文化的最大动力,要不然,很容易止步于“只会日常沟通用语”。
3. 学业的压力
不同的教育体制的学习方法显然是不同的。
在国内,大部分受过基础教育的孩子(如果家长没有积极参与到其学习过程中,而是全程交给学校)最习惯的就是“填鸭式”教育体制,所以几乎每个留学生都会遇到学业上面的压力,从等着老师或者家长“布置任务”,按照一个貌似所有人都既定的道路前行,到国外实行的“走班制”上课和独立完成功课以及团队协作的平衡,一定会有不少对于原有教育体制的质疑和对新的学习方法的摸索和适应。再加上对于原本自己期待的留学生活有差别,导致了很多留学生在前期出现对于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新认识”。
4. 独立生活能力的考验
这个问题是每一位留学生最先开始的挑战,到了陌生的环境,交通方式的转变等等,可能连吃饭都成了自己需要每天考虑的首要事件。
在国内,有家长照顾,可能上学都有条件车接车送,一日三餐都会被合理安排好。毕竟,在大多数家长的眼里,努力学习才是作为一个学生的首要任务,除此之外的所有都变成“等你以后有时间就自然而然会了”。
所以,小到每天的温饱,再到一些需要独立面对的生活问题,比如临时身份的办理,遇到紧急事情需要找哪些有关部门都成了自己必须亲自办理的“杂事”。那些有过留学经验的同学们告诉我,出国最先学会的并不是语言或者专业知识,而是学会了“独立坚强”和对远在国内的家人的“报喜不报忧”。
其实每个留学生和他们在大洋彼岸的父母,都有着自己的不适和焦虑。
父母的焦虑
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的半年后,一位母亲焦虑达到了顶峰。
这位母亲每天滑动手机屏幕、等待孩子回复消息的间隙,会在新闻里瞅见“中国留学生大规模挂科遭退学”“中国留学生开宝马撞人”等字眼。担忧在心里就压不住了:孩子会不会也遇到这些事儿啊?
她把自己的想法抛进了拥有几千名成员的“家长QQ群”,没想到,那些裹着精英阶层外衣的家长,在和她分享同一种不安:他们的子女都毕业于某所名牌中学,每年少说也有两三百人浩浩荡荡地奔英赴美留学,可孩子在国外究竟怎么样,每时每刻都在担心。
一名中国妈妈因为某天没联系上在国外大学就读的女儿,越洋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地打。到最后,女儿的老师、同学都被“骚扰”了一整天,女孩无奈,她只是不想被父母逼得太紧。
像这样的留学生家长还有很多很多,甚至有的还给孩子的留学生活造成了困扰。有留学生称自己现在活得压抑,都是因为被家长管得太严,到了国外就再也找不到方向。
焦虑面前,隔着大洋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有时也会像活火山般频频爆发。
如何做成熟的越洋父母?
1. 出国前做好越洋的准备。
很多父母送孩子出国是因为见到身边朋友的孩子或者媒体报道的“不平凡”的留学生涯,往往只是“灵光一闪”的想法,期望孩子能在不同的国度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而忽略了为这个想法提前做足充分的准备。
有一位“哈佛妈妈”就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刻意做了这方面的引导。在她孩子很小的时候,让他参与到家庭劳动中,相比于怕孩子受伤,担心孩子太小从而没办法打扫好房间,她更能发现孩子在劳动琐事上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引导。
她还传授经验,从小就应当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以及承担后果的基本素养,不论从选择穿着上,还是在兴趣培养上,她做得最多的是一位带有咨询功能的“陪同者”,而不是擅自为孩子选择自认为对的道路的“掌权人”。所以他孩子在国内读书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有自己明确的生活方向和职业初期规划,是否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出去以及去哪个国家和学校全部都是他自己做的功课。
这样的孩子出国会不会有不适应?我想也是会有的,但我相信,他会以最短的时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 你是孩子的第一倾诉人吗?
经常听到家长们说:“青春期的孩子不愿和家长沟通很正常的。”但,常见现象不代表合理或正常。虽然,青春期作为孩子的重要转折时期,是会出现变化,但并不代表,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出现“问题”。什么意思呢?所有父母和孩子相处的问题,都不是因为哪个时期或者哪个阶段荷尔蒙的变化而会产生“突变”,身体因素会有影响,却不是根源,那些问题应该原本就存在,在特殊时期让父母和孩子引起了双方的重视罢了。
作为父母,你不再是孩子的第一倾诉人,应该敲响父母的警钟。
回头想想,在成长过程中:
你是否尊重过作为孩子的主观意愿?
你是否仔细观察过孩子的内心世界而非质问和责备
你是否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想清楚这几个问题,就不难得出你是不是孩子的第一倾诉人这个答案了。在孩子留学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出现,如果你想和孩子共同成长,最重要的是从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变成最忠实的“倾听者”。
不要等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再去改良沟通模式,而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允许。
3. 你关注过孩子的心理健康吗?
很多时候,父母们说自己关心孩子,当我问他们如何关心的时候,他们总举这些例子,比如说,打电话给孩子问TA那边天气如何?吃饭吃得好不好?钱够不够?这些问题的回答我想大家能够想象到,而这些问题是真正父母关心的吗?或者问,父母是有多不放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呀!
我们常用“关注心理”来解释关心,当然,也可以说是从我们专业的角度。那些关于生活琐碎是可以跟孩子交流的,如果再加上一句:“最近心情如何呢?”可能会更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
任何一个人,被放置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且这个环境远离了家乡,最先缺失或者有所变化的是安全感,成年人如此,更何况是孩子。
当孩子描述国外的生活的时候,你是否能够让他尽情地阐述?
当孩子有困惑的时候,你是否在意他的感受而不是以“过来人”的姿态讲道理?
当孩子在做选择的时候,你是否会用尊重来替代评判?
4. 放手等同于放任吗?
写到文章的结尾,很多父母肯定会问,“都说让留学的孩子成长先要放手,可是我明知道他错了我难道不应该纠正吗?”那这里我们想阐述一个问题,那就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孩子经历的事情你是否充分了解?在充分地了解的情况下,“远程传达命令”是否能真的被执行?
与其纠结于距离之长导致无法“越俎代庖”地替孩子生活,不如让我们先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
1. 在电话沟通或视频沟通的时间和频率上与孩子商讨出双方都同意的固定时间表。这样,既能做到定期联系,又能让孩子和自己有独立成长的空间,反面例子当然是没有询问孩子的意愿,根据自己的心情或担忧去联系孩子。
2. 沟通的方式建议有多种,这也是建立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让沟通变得有意思一些。
3. 多聆听,少评判。家庭的支持是人笃定的最大根基。
4. 出现情绪上或心理上的问题,知道要通过哪些渠道去抒发和疗愈,不论是线上的,还是校方提供的。(现在大学都会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相关咨询老师)
留学生如何保持和父母的和谐交流?
1.多打电话或视频聊天
跨洋电话和短信比较费钱,所以可以发QQ或微信,发邮件都可以,最好的是可以QQ或微信视频,因为父母牵挂你,并不想通过冷冰冰的文字来触摸遥不可及的你,如果能有你的影像,远在国内的他们会更安心。
他们会想看看,你最近怎么样,住的什么地方,瘦了没,憔悴了没,有没有吃苦。
所以,不管学业多重、生活再忙,抽出周末的一小段时间,或是晚饭后,或是早上出门活动前,和父母来一次亲密的视频电话吧。
有的时候,父母并不是想要和你聊什么,只是想看看你的样子,听听你的声音,看着你的笑容,就什么也都满足了。
2.谈最近的新鲜事,询问家里的事
有些同学从小不知道该和父母说什么,不善于和长辈聊天,就会很苦恼。其实留学是你一次心灵的旅途,也是你和父母开始消除隔阂的机会。
因为你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有很多新的冲击,就可以告诉父母,他们也知道了你的生活近况,也会很开心。在国内你们生活在一起,生活见闻差不多,天天见面,所以无话可谈。
现在好了,你们处于两个国度,你可以问问父母家里新发生的事情,亲戚朋友的动态等等,父母也可以问问你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一下子就有了太多的话题。
3.选择性的交流
有些事情当然不需要让父母知道,我想父母也会理解,毕竟他们也不可能什么都告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所要背负的压力和责任,需要自己面对的挑战和压力,和必须自己承受的打击和磨难,没有必要告诉长辈,徒添担忧。也没有必要屏蔽父母看你们的朋友圈,因为朋友圈有分组功能,可以选择性地向父母展现自己的生活。
比如考试得高分,被教授表扬,在实验室成功做出成果,吃大餐犒劳自己等等,让父母知道,也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离开了家生活得也还不错,独立自主,会很欣慰。至于熬夜赶作业,通宵酒吧,和合租人的矛盾等等,就不必让父母知道,惹他们烦忧了。
最后
留学生活会让一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尽可能地看更多风景,经历更多的事情,乃至于看到更多不同的世界观,从而成为一位拥有成熟价值观和完整人格的人。不仅仅是学生的成长,父母也在不断的进步。孩子,在留学的生活里,请允许我与你共同成长。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小编删除,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