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华美优胜美国房产投资"↑免费订阅
◎作者 | 格调君
◎来源 | 财经格调(cjgd6668888)已获授权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人对房子的执着,对房价的敏感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
毕竟大多数家庭70%的财富都集中在房子上,更重要的是还绑定了一系列的公共资源,比如城市交通、就业、医疗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教育,毕竟对于大多数中国父母而言,宁可自己勒紧腰带,缩衣节食,也绝不会在子女教育上抠搜。
而这也是学区房即使屡屡爆出天价,却依然是卖方市场主导,无数殷切希望子女能成才的父母,卯足了劲也要买学区房,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就拿南京来说,在楼市调控加码的大背景下,均价3万左右的地段,却爆出两块13万/平、单价9万的学区房遭到疯狂追捧。
学区房为何如此疯狂?
买房与学区脱钩?西安祭出楼市新政
房子贵,不是因为房子本身的建设成本高,而是被人为的附加上了金融属性,也就是买房除了自己住,还能实现财富增值保值的功能。
那么叠加教育资源的学区房,自然是高房价中的战斗机。
无论是房子还是教育,都是许多家庭的刚需,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让工薪阶层难以承受,于是将学区房的教育属性分离出去,也各地政府在竭力探索的。
早在去年,敢为天下先的广州,突然打响租售同权第一枪,当时舆论称其为楼市地震级的新政,甚至不少媒体表示,楼市将正式进入租售同权时代,学区房要凉凉的节奏。
所谓的租售同权,也就是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都享有同等的权利。而其中,最受瞩目的自然是学区房,按照新政,租房也能够享受就近入学的权利。
然而政策出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效果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显。
时隔一年之后,广州虽有部分楼盘爆出房价大幅下跌的消息,但是学区房却依然坚挺如初,想让孩子赢在起跑想的父母,租不如买,而买终究是咬紧牙关的。
当初舆论所期待的:真正意义上的租售同权,并没有落地。
除了广州,不少地方也曾试图将房屋附带的教育资源属性,在销售环节被剥离出去。
比如:
2013年,东莞就逐步取消了“购房配套学位”政策;;
2014年,合肥严禁在售房广告中宣传学区房;
当然最重量级的还得是北京,辖下几大行政区,都相继对学区房开炮:
海淀区宣布,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也就是说,2019年以后新买的房子将不再对应固定的小学,要实施多校划片。
丰台区:今年也将在部分学校实行购置“二手房”房主子女多校划片方式派位入学,也就是“摇号入学”。
东城区:也着手限制新购“学区房”的登记入学,“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自2018年起该家庭适龄儿童将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安排入学。”
然而各地动作频频,不管本地的房价如何承压,学区房依然是一枝独秀。
而就在今晚,曾经在抢人大战中名声大噪的西安,在狙击学区房上,房管局、教育局、工商局联合发布新政,内容很长,总结起来就是:房产销售与上学问题不再挂钩。
请注意,只是买房的时候,不准主动宣传学区房。
在中国学区房的价值早已是众所周知,你管得了房产商不吆喝,但能遏制住渴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父母,对学区房爱到骨髓的疯狂吗?
在格调君看来,从主动出击天价学区房的角度来看,西安此举值得肯定,起码摆出了要整治的姿态,但是也没有某些媒体所宣传的那么邪乎,天价学区房从此凉凉,这种概率是相当小的,毕竟是治标不治本。
天价学区房为何屡禁不止
学区房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产物,但是将房子与教育高度绑架在一起,似乎没有超过中国的。
而这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极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各地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尤其是东部沿海与中西部省份,经济、交通、就业......差距是全方位的。
而教育资源的差距也开始凸显,实力雄厚的学校瞬间秒杀同类差的学校,房价贵大不了买便宜的,但对于多数中国父母而言,孩子的教育绝不能将就。
于是选择好学校还是差学校,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起跑的高度,但中国很现实的问题是,好学校资源有限,显然无法满足所有的学生需求。
而这也就注定了:在一部分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总会有更多的学生不得不接受只能读差学校的现实。
于是就近入学制度就诞生了,而优质学校附近的房源也随之受到追捧,天价学区房自然是屡禁不绝。
从表面上看,就近入学制度虽然很公平,但是这种公平是相对的,要知道一般而言,即使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划之内,全省最好的学校一般都是集中在省会城市,而按照近入学制度,省会城市的孩子拥有天然度读好学校的优势。
而省会城市之外的,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也享受最好的教育,买学区房,是有效代价又最大的方式,但永远不要小觑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
于是,各地的天价学区房屡屡爆出,就见怪不怪了。
让教育公平,才能根治天价学区房
不患寡就患不均。
学区房天价,其实就是背后的优质教育资源无价。
在就近入学提出的阶段,符合中国的国情,毕竟当时国力有限,要想让中国教育最快速的崛起,集中全国资源扶持部分985、211高校,让先崛起的通过榜样力量带动落后的。
然而时过境迁,斗转星移,中国教育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要打造出多少世界级的知名高校,也不是所谓的省会知名高中初中,一骑绝尘的高升学率。
仰望星空的同时,更应该脚踏实地看看那些掉队在后面,曾经他们了为了所谓的公平,出让本应属于自己的资源,才有如今的所谓优质教育资源。
就拿天津为例,当初一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中,几乎毫无胜算,但最终落申请落户,却是蜂拥而至,就是天津的教育资源太优质了:高考“一本”录取率极高,“985”录取率全国第一,211录取率也是全国前三。
来看下面一组数据:
换句话说,当湖北湖南的学子绞尽脑汁,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能从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上脱颖而出。
而天津的考生,只要不是成绩垃圾到极点,考个二本,也不是那么难。
这就是教育资源差距的现实,换句话说,任何破解天价学区房吗,如果不从就近入学制度上下手,不从教育资源公平上转变,那只能是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