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一切都在飞速的变化着。
对于我们这些澳洲的留学生来说,似乎唯一稳定不变的,就是学校学期末的这波涨学费了。
9月初,我们又如约的在学校的官网上,看到了我们下学期学费数字的飙升。
维州各校都有了1600~小3000的飙升。
我们在收到学费单时,肯定都产生过这样的思考。
为什么学校在涨留学生学费的时候都能有恃无恐?究竟是谁给了他们勇气。
最近澳媒的一个调查,终于给予了我们答案-没错,这个人就是我们留学生自己!
国际教育咨询公司Research-Move研究表明,留学生的平均学费与世界大学排名有明显相关性,并且近年来这种关系越来越强。
也就是说大学世界排名越高,相应的收取的学费也就越高,而留学生为了进入排名更好的大学,也“心甘情愿”的掏出更多的学费。
上图能看出,排名靠前的大学平均学费超过$40,000/年,而相对落后的大学约为$25,000。
这个数字可能看着没有多大的感觉。
我们可以拿我们维州两大G8成员,Monash和墨大的商科举例。
在非常克制的墨大只涨了4.04%的情况下,明年他们将向留学生收取的学费为$42,784。
而彻底放飞自我,怒涨7.06%的Monash,明年则将向留学生收取$43,400。
都快比在学费方面相对落后的大学高出了一倍。
尽管学费贵如狗,尽管不少留学生也都明里暗里diss过学校的涨学费。
但真到了要交学费时,还是会乖乖的奉上一张笑脸,问一句“刷卡还是转账?”
心甘情愿的为澳洲大学的高学费买单。
而看到了留学生对澳洲大学的偏爱,涨起学费来也就有恃无恐了。
过去十年里学费上涨幅度高达惊人的15%!
那么为什么澳洲大学如此受到留学生喜爱,甚至今年能进化成“教育出口第二大国呢”?
就因为三个字“排名高”!而这恰恰是留学生家庭最喜欢的!
世界教育服务(WES)发布的报告显示,30%的国际学生选校最先考虑排名,有47%的中国留学生将排名看作最重要因素。
很明显,在留学生家庭眼中,学校排名就跟两百斤的狗子一样“重”要啊。
为什么留学生家庭会对世界大学排名这东西如此沉迷呢?
造成此原因的,主要有这么两个原因。
首先,人家QS、软科这些机构,一年啥也不干就搞排名,排出来的这玩意确实是有公信力的。
学校排名是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师资力量、学术成果、口碑、就业等的直观体现。
并且排名越高的学校,入学门槛也更高,生源也就越好。
排名机构就像是水果市场里的小贩,而我们就像是去挑水果的人。
水果这东西我们会吃,买得起,但是不见得会挑。这时候看着感觉很有经验的小贩,拿起一个叫Monash的瓜(举个例子)咔咔一拍,告诉你这瓜保熟,你自然也就愿意相信去付这个钱。
进入排名好的学校固然要花费不菲的学费,但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同学的质量,家长们也都会觉得“保熟”有保障。
只要能把这层金镀上了,披上了名校毕业生的这张皮,这波钱就花的不亏!
其次,与其说为学费买单,不如说是为面子买单。
当国内亲朋好友问起“你在哪个大学读书”,你说Monash,大多数人第一反应肯定是”MO什么SH?什么NASH?MONA什么?“
这时候温温柔柔甩一句”就是那个世界排名59的Monash“,一招定乾坤。
你在哪个学校读书,Who Care?他们只想知道是你的学校好,还是他们孩子的学校好。
很多人连国内顶尖高校都认不齐全,更不用说澳大利亚的学校。
这时候,排名能战胜一切魔鬼蛇神。
这两观念,令留学生及其父母心甘情愿把钱交给名次高的学校。
家长送我们进了排名好的大学,都觉得我们是稳了。
我们自己进了排名好的大学,也基本都觉得自己稳了。
那我们真的就稳了吗?
相信大家也应该都听过不只一个200万留学,回国2000块月薪的故事。
圈儿姐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同期的同学里,掏着一样的学费,拿到一样的毕业证书。
如今有的已经成为了4大的审计师,却也有的成为了重金留学月入千元的主人公。
这就是因为看着一样的毕业文凭,拿到手里时,却也因大学阶段的努力程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重量。
排名好的大学曾经被我们视作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可最后我们却发现它只是给予了我们去敲一次心仪大门的机会。
吴军在《大学之路》里提到:真正的好大学是这样的,当他们的毕业生走出校门的时候,他们不再需要把母校的名字挂在嘴边,因为他们本领本身说明一切。
就如上面提到的“面子”,谁会在乎马云爸爸毕业的学校世界排名第几,阿里巴巴给足他面子,撑起他的里子。
同理,我们愿意为排名付出更高的代价,是因为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捷径。但是领取到名校光环只是第一步,如果使用却不给光环充电,很快,他就会消磨殆尽。
步入社会后,你发现自己依旧是平庸的大多数。
因此学校名次只是锦上添花,最开始这个“锦”还是得自己来织。
想想自己交的学费
亲,今天学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