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澳洲宣布即将彻底消灭宫颈癌,从而成为世界上首个零宫颈癌国家。
但很少人知道,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站着一个为之勤劳耕耘一生,并攻克关键难题的中国夫妻。
他们就是全球首次合成HPV病毒颗粒,攻克宫颈癌最大难关的华裔夫妻周健及其夫人孙小依。
1医学的天才
1957年,周健出生于中国杭州。他从小就表现出不一般的学习天赋,成绩在同龄人中一直名列前茅。
1982年,在刚刚恢复高考6年后,周健已经从温州医学院(现温州 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毕业,并先后在浙江医科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
要知道在那些年,大学生以上的学历,都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幼年照片
1988年,周健又以优秀的成绩申请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肿瘤和病毒实验室的offer,后者邀请他前往英国交流学习。
我们粗粗推算了一下,周健先生应该在31岁那年就完成了博士后学习。
而这时的他,已经取得了许多荣誉。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在食道癌组织中测出了人类乳头状瘤病毒,证实了这是引起食道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成果于1987年2月2日被《人民日报》报道,并使得他在当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再粗粗推算一下,获得这些成果时,周健先生还不到30岁。
此后,周健和他的妻子,即是自己大学同学(时任体育委员)也是自己学术助手的孙小依一起离开中国,前往剑桥进修。此后两人同甘共苦,一起度过了人生。
在剑桥的学术交流让周健的专业知识更进一步,同时他可以在设备更加现金的实验室继续自己的研究。但更重要的是,在那里他遇到了彼此生命中足以互补的学术伙伴:苏格兰人伊恩•弗雷泽(Ian Frazer)。
2是病毒吗?那病毒在哪里呢?
当时弗雷泽正在剑桥学术交流,而彼时的他已经在国际免疫学上有了一定的名气,相对来说学术地位在周健之上。
非常巧合的是,弗雷泽当时正对引发宫颈癌的HPV有着浓厚的兴趣。
1980年,德国科学家Zur Hausen终于证实宫颈癌是有HPV感染所致,随后医学界的研究方向立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如果某种并是病毒感染导致的,那么人类就可以针对性的开发疫苗。历史上诸如天花灯祸害人类前年的病毒都是被这样消灭的( 目前,天花病毒只有实验室里还有少量样本)。
但是,HPV病毒比较特殊,很难培育成功。由于我们对病毒学也是门外汉,因此只能援引维基百科的说明:“PV是一种特殊的小DNA病毒,不能单独进行繁殖,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而且,当HPV在活细胞中繁殖时,它的基因会与细胞的基因产生融合”。
没有病毒,就没有疫苗。弗雷泽需要一个病毒学方面的同伴一起攻克难关,而这个人就是周健。
3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剑桥的实验室里,两个伟大的科学家立即成为了朋友,并立志要攻克宫颈癌的难关。
在离开前,弗雷泽告诉周健在剑桥他们的条件不足(由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最好请他到昆士兰的UQ来工作,他将为周健一家人办妥一切手续。
截图来自UQ官网
在离开剑桥之后,周健和孙小依夫妇一起回到了中国,并带回去了大量宝贵的学术知识。只是由于当时中国的客观条件,他们很难在简陋的实验室取得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1990年,周健和孙小依一起来到澳大利亚,并在昆士兰大学的免疫实验室里和弗雷泽一起研究HPV。
周健先生在实验室
左下为周健先生
熟悉的背景,有人知道是哪里吗?
孙小依女士,背景熟悉吗?
他们的目的是找到病毒颗粒,不管是从病状组织中提取还是人工合成,哪一种都可以。
但他们在几个月内一无所获。
由于我们对周健夫妇的研究过程并不懂,那些高深的词汇也确实不明白,因此我们这里直接援引澳媒SBS对孙小依女士的采访。
她依然清楚记得1990年底见证病毒颗粒合成的狂喜,那似乎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
当时为丈夫担任助手的孙小依负责病毒颗粒的培养,有一天,周健“突发奇想”跟她说,“病毒的外壳 L1、 L2都表达得非常好,把两个蛋白加到试管里去,看看会不会合成病毒颗粒?”这当即遭遇了孙小依的“嘲笑”,“怎么可能?如果这么简单,还会轮到我们?”
直到两周后,周健一再催促,孙小依又花费一两周时间在实验室里将两个蛋白外壳合成。当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病毒颗粒的那一刻,夫妇俩“傻眼”了
就这样,困扰人类无数年的宫颈癌病毒终于首次被揭开了神秘的外衣,从此以后攻克它将不再是一个难关。
而弗雷泽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成功通过对病毒的研究制作了疫苗,还拉到了一笔可观的研发经费。
2006年,两周宫颈癌疫苗正式面世,一年之内被80多个国家采用。而澳洲第一个批准这种疫苗的国家。
此外,在澳洲的几年时间内,周健还亲自搭桥使得UQ和其母校温州医科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多次亲自回校指导,还邀请了多名师生到澳洲交流学习。
带着弗雷泽一起回国交流的周健
4英才济苍生
目前,澳洲18-24岁女性中,人乳头状瘤病毒(俗称HPV)的感染率从最初的22.7%下降到了1.1%,而到2034年每2.5万人只有不足一人可能弭患宫颈癌。
而这,都是在疫苗发布的短短十多年内发生的。
然而周健先生没有等到这一辉煌的时刻,在1999年一次回中国进行的学术访问时,他因积劳成疾导致的感染性休克而突然去世。
1999年2月,回国交流的周健先生依然整个月都在工作。据他的助手回忆,当时他偶尔会提起自己比较疲倦,全身没有力气,但并没有引起过多重视。尽管有人提议取消3月访问温州医院,但周健先生拒绝了。
1999年3月9日,42岁的周健因积劳成疾,突遭感染性休克在中国去世。
2015年,两人的共同成果荣获欧洲年度荣誉奖。弗雷泽不仅请到周健先生的遗孀孙小依女士共同出席,还在现场多次强调了周健先生和他共同享有这一荣誉。
后来,相关人士出了一本纪念周健先生的文集,并由时任总理默多克亲自做序,这本文集的名字叫《英才济苍生》。
多年以后孙小依回忆周健的时候总说:他18的个子,但一直都瘦瘦的,即便是后来学术有成,依然过的很艰苦。
因为,他是一个懂得感恩与奉献的人。
素材采编于网络
添加金宜客服: JYGROUP
关注“微珀斯”!俯瞰西澳州!
微珀斯-西澳门户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