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大法官、弹劾、川普、前任… 如何解析一个月后的中期选举

2018年10月04日 美国中文网


"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一个月之后,2018中期选举将如期而至。在川普执政的21个月多时间里,国内社会的割裂没有愈合,政治环境的两极化越发严重。而川普最大化总统权力履行竞选承诺的施政策略,也让国会处境尴尬。因而,被视作是总统政绩小考的中期选举在今年更显重要。 

近期,无论是卡瓦诺的大法官提名确认风波,还是喧嚣不减的弹劾总统呼声,都给此次选举平添额外分量。川普决心勃勃的助选行程,加上打破惯例重出江湖的奥巴马,也映衬出今年选举的不同寻常,以及两党掷下的不凡筹码。

 

那么,所谓的“蓝色浪潮”究竟能否真的帮助民主党夺回众院乃至整个国会?中期选举会如何影响川普的执政前景?这个“非常的时期”会走向何方,对普通民众尤其是华裔又会带来怎样改变?希望这两篇中期选举分析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

 

“蓝色浪潮”能掀多大波澜?


夹在两次总统大选中间的中期选举,对于大部分民众而言常常会有些陌生。从选民投票率上看,总统大选年的选民投票比例会在50%-60%之间,中期选举的投票率往往很难达到40%。但实际上,中期选举对于国会和总统都至关重要。 

总统年选举和中期选举投票率趋势对比


川普2年前的异军突起并没有促成国内社会割裂的愈合,他的一些争议性言论和施政策略反而让华盛顿更加两极化。在最大限度动用总统行政权力履行竞选承诺的同时,川普在国会立法层面上的斩获不多

 

里程碑式的共和党税改对于商业和民众的影响无需赘言,但在过去21个月时间里,国会也经历了屡次废除奥巴马健保失败,DACA问题、移民改革停滞不前,庞大基建计划排不上议程,甚至还出现过2次短暂的联邦政府关门……这一切,都是在共和党同时控制参众两院,并占据总统之位的情况下发生的。

川普政府在推动移民改革上停滞不前,其多项政策却不断迎来非议


从这个角度看,中期选举为川普和两党都提供了一个打破僵局的契机:总统想要通过再一次的选举胜利为自己的政绩正名;共和党希望守住国会微弱优势,并凝聚党内力量;民主党则旨在夺回众院,予以川普真正的权力制衡,或者说让川普“一事无成”

 

在国会,众议员的任期一届2年,参议员一届6年。所以,今年全部435个众议院席位都会进行换届,参院则有35个席位在今年换届,其中民主党在位的占26席。目前,民主党众议员有193位,共和党236位,另有6个空缺席位,因此如果民主党想要在中期选举后夺回众院控制权,需要从共和党手中赢下至少23个席位。在参院,共和党虽然只享有51比49的微弱优势,但由于面临换届挑战的多是民主党人,其面临的压力要小很多。 

已故参议员麦凯恩去年7月投下关键一票,否决废除奥巴马健保法案


过往历史显示,在任总统所在政党通常会在中期选举中失去席位,这在于支持在野党的选民会更积极地参与投票,同时民众总会用更苛刻的眼光看待在位总统,且不愿看到某一政党占有太大优势。从1862年以来,总统所在党平均会在众院失去32个席位,在参院减少2个席位。1934年罗斯福时代以来,仅出现过2次在位总统所在政党在中期选举中同时在两院增加席位,一次1934年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所在的民主党,另一次则是2002年刚刚经历911恐袭的小布什总统的共和党。

总统所在党历史上在中期选举中面临劣势


在近2年的执政过程中,川普引发的争议不会比他的任何一位前任少太多。在席卷全美的所谓(代表民主党的)“蓝色浪潮”冲击下,川普面临的压力也不少。在距离选举1个月时,民主党占绝对优势的众议院席位达到194个,共和党则有173个。剩下的68个席位竞争极为激烈,这其中需要共和党人守擂的达到65席,稍有差池就将让出多数党地位

 

川普还是共和党头号“金字招牌”


如果说,共和党在今年面临的挑战存在一定的历史规律因素,川普的存在则如同一把双刃剑,为中期选举注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今年1月,川普在白宫与国会共和党人共同庆祝税改法案生效


在2年前总统大选之时,川普的横空出世让共和党内建制派与保守派的矛盾公开化。但恰恰因为川普局外人的身份,使得他能够打破政治常规,让共和党在许多议题上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而在选战中,川普对于右翼选民的强大号召力也延续至今,将自己包装成川普议程代言人的参选人更加容易在初选中获胜。在34位获得川普背书的主要共和党参选人中,有31位都赢得了国会议员或州长的党内提名

 

但在一些选区,川普的存在则显得有些微妙。德州国会参议员Ted Cruz在今年竞选连任时意外地遭来自民主党人Beto O'Rourke的严峻挑战。前者曾与川普在2016年总统党内初选中直面交锋,而川普在选战中嘲讽过Cruz的妻子、父亲乃至其信仰,因此总统在Cruz的支持者心目中形象也就未必高大。

川普和Cruz在2016年大选时结下过梁子


不过,迫于选情胶着,Cruz仍会在本月的集会中邀请川普出场拉票,其最终效果是正是负,只能待时间给出解答。

 

造势弹劾川普竟然更利于川普?


今年的中期选举注定将会创造多项历史,创纪录的235名女性参选人赢得了众议员党内初选。而在11月6日之后,美国还可能会诞生第一名女性非裔州长、第一名变性人州长、第一名公开同性恋州长、第一名穆斯林女性国会议员……这些参选人多元化的趋势可能存在着选民对川普保守政策的反弹因素。 

川普今天1月首次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


同时,围绕总统川普本人,由“通俄门”调查、艳星封口费等事件引发的弹劾总统呼声也给中期选举加上更多戏份。

 

虽然弹劾的话题由个别众院民主党人发起,但民主党内高层佩洛西、舒默等人却对弹劾三缄其口,试图淡化该议题对中期选举的影响。反观川普本人却数次在集会上向选民喊话:“如果我未来被弹劾了,那就是你们没去投票的错。”

 

且不论国会是否真的会启动弹劾程序,两党对于这一议题表现出的不符常识的反差态度也源自于历史的教训。 

1998年8月克林顿面向大陪审团作证


1998年10月8日,在距离当年中期选举不足30天时,众院共和党人凭借多数党优势启动了对比尔·克林顿的弹劾程序。当时的民调预测共和党人可以在中期选举中增加10至40个席位,党内高层希望借弹劾之势鼓动支持者投票。但真正被激发出投票欲望的却是创纪录的民主党支持者,共和党反而被夺走了5个众院席位,民主党则成为半个多世纪来首次在中期选举中增加众议员数量的总统所在党。现任参院少数党领袖舒默也正是在那一年,战胜了在位18年的共和党人Al D'Amato成为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卡瓦诺提名确认成为最大变数


除去弹劾议题,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卡瓦诺大法官提名确认过程,同样为两党助推中期选举提供了各自需要的燃料,或者说成为当下左右中期选举结果的最大X因素。

 

事实上,能对美国产生数十年影响的大法官人选问题一直是左右美国大选的重要因素。在2016年2月大法官斯卡利亚去世后,如何选出继任者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当年的总统和国会选举进程。 

川普7月宣布提名卡瓦诺为最高法院大法官


在奥巴马提名中间派加兰继任保守派斯卡利亚后,共和党控制的参院一直拒绝启动提名确认程序,共和党人希望能在当年总统大选中胜出,以获得提名保守派大法官的机会。他们最终如愿以偿。川普也坦承,能够提名大法官是更多保守派选民走进选票站的动力。

 

同样的戏码在2年后再次上演。卡瓦诺的提名过程一波三折,其背后的党派纷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旦卡瓦诺如期在本周获得确认,可能会激发大量自由派选民的投票热情,而如果参院民主党人成功阻止卡瓦诺坐上大法官席,也会引发保守派选民的反弹。

川普10月2日晚在集会上嘲讽卡瓦诺性侵指控者福特证词


总统川普就在昨晚的集会上,用嘲讽卡瓦诺指控者福特的方式“点燃火药桶”,引发争议的同时,也再次说明两党“利用”一切议题争夺选民的决心。

 

奥巴马的回归能改变什么?


与共和党拥有“票房保证”川普不同,民主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军人物,领导层主张的政治纲领也缺乏眼前一亮之处,在这个时刻站出来的是前总统奥巴马。

 

在美国历史上,卸任总统很少会重回政治舞台,其影响力更多地被用于社会公义。但奥巴马这一次不仅积极地为民主党助选,分两批为300多名民主党竞选人背书,更是罕见地在讲台上直接抨击川普。他在上月初登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讲台,直言美国正在经历一个“非常的时刻,危险的时刻”。奥巴马抨击川普利用民众的仇恨心理制造了国家的分裂,还在经济议题上与川普“抢功劳”…… 

奥巴马9月在UIUC猛烈抨击川普


在随后的几场在加州、俄亥俄和宾州的集会上,奥巴马并没有延续助选之旅的首秀风格,他采取更小心谨慎的策略,其演讲重点转到了鼓励选民投票、宣扬民主党议程之上。可以说,奥巴马谦逊、幽默、有风度的正面形象和川普形成了对比,而其就任总统期间的良好民调也显示出他在很多选区享有不错声誉,但其非常规举动带来的争议和与川普之间的纠葛究竟会给选民带去怎样影响,却很难预测。

 

2年前总统大选的颠覆性过程或许让人意识到,一个更能唤起选民情绪人物的重要性。但在社会割裂未愈,华盛顿两极化更严重的当下,主打“政治正确”的奥巴马也难称是张安全牌,像川普那样更注重结果导向的,淡化意识形态、走非传统政治路线的策略或许更能煽动起选民狂热。 

从2年前大选延伸至今的“反潮流”政治热浪中,不仅仅有共和党一方以川普为代表的国家主义者,在民主党内,一群左翼进步主义者也吹起“反叛”号角,正慢慢重塑着民主党和美国政坛。


在今年中期选举的舞台上,这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民主党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前所未有的影响力,而他们主打的围绕健保、福利、教育议题将会怎样影响民众,尤其是华裔选民呢?我们会在中期选举分析下篇中尝试解答。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