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朴:小说《轻轻的,我走了》的写作及其它
作者: 张朴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03-11
页数: 493
ISBN: 9787506327862
本次读书会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作家张朴给我们讲述他的长篇小说《轻轻的,我走了》及其创作历程。张老师首先鼓励大家“小说人人可写”,他认为读书会的成员都具备写小说的条件与能力:一方面是文字基础,另一方面是有故事。在张老师看来,有了故事,就有了创作的冲动;而女性尤其适合写作,因为女性感情细腻、对故事敏感、热爱表达。他在和女作家的交流中注意到女性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往往有很多故事涌出,可以凭直觉写作。相比较之下,男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更理性,更注重小说的结构框架和写作意义,下笔或有更多迟疑。
接着,张老师对比了二十一世纪初国内的出版环境与现下的不同。如今出书门槛越来越低,图书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不像十几年前这部小说出版时筛选那么严格。然而现在的图书销量却越来越低,有统计指出:中国国内近一半出版物都卖不到十本。碎片化、娱乐化的电子阅读对正式出版物的冲击很大,网上连载的小说在线点击量和评赞量很高,而实体书出版后销量却不好。台湾的出版业也很惨淡,新书首印数大幅度降低,却依然卖不动。“当下读书环境不好,你们还能办这么成功的读书会,真是不简单啊!” 他对我们每月聚在一起深度分享读过的书赞不绝口。白姐作为资深出版人也同意张老师对出版业的观察,并补充道,出版社为了盈利,会偏爱自带销路的作家,或由作者本人承担部分销售的任务,或直接要求作者自费出书。另外,新技术的发展使作坊式、小规模出版成为可能,按需印制、单本开印,确实是让每个人都有了出书的希望。
而在2003年,小说类作品普遍首印5000册的情况下,作家出版社的主编看完《轻轻的,我走了》手稿后立即决定一版印刷1万8千册,市场反响确实也很热烈,很快完成市售1万5千册,还曾被改编为电视剧(可惜未能上映)。是什么让这部小说有如此魔力?好的小说该具备哪些元素?我从张老师的分享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这部小说的取材和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吸引人们的想象。故事设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英国伦敦,刻画了一位单身中国女人留学、移民的艰辛。9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出国热”的大潮,人们对国外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充满了好奇,作者张朴本人丰富的海外生活阅历和从前做记者时培养的洞察力和刻画力让他将英国的生活与社会环境描写得细致生动,在新移民小说中独树一帜。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女主的人物原型后来失踪,让张老师感慨不已,想到以徐志摩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设为书名,并在书中为其取名“忆摩”。
小说的情节安排曲折,又设置了巧妙的悬念,可读性很强。女主忆摩是一位单身母亲,只身一人在英国伦敦留学,原本期待着拿到硕士学位把儿子接到身边团聚、赚钱供他考剑桥大学,结果不幸儿子得了肾癌;她得知后本想立刻回国探望、照顾,却被自己的父亲阻拦,建议她先拿到移民身份再把儿子接到英国治疗。小说的主体便是描写她如何为了儿子而设法留在英国,期间不得不与各式各样的异国男子周旋,但最终却选择了无法回国的无奈之路,最终也未能与儿子团聚。
矛盾是小说的灵魂。作者笔下的忆摩处处面临矛盾、纠结、痛苦——到底是该为了孩子而委曲求全?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爱?该执着对浪漫与理想的追求还是该基于现实做出功利的选择?主人公想在她所处的困境中突围,不断在矛盾的选项中做出抉择。
而“人生该如何选择?” 恰恰是张老师在创作这部小说时给自己设立的哲学命题,人生在世无时无刻不在做出各式各样选择,有些经过深思熟虑,有些可能就是一念之间的决定。为什么女主选择留在英国?为什么有英国男人愿意和她结婚让她能轻易拿到英国身份,而她却放弃了?张老师自己的答案,也是他希望通过作品呈现的,是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小说的重点不在于国籍身份给人物造成的局限,而是深入到人的性格和心理去表现每个人的命运中包含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忆摩身上的浪漫性格最终导致了她凄楚的失败。
张朴想探索的另一个人生命题,则是“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是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既有其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好的文学作品正是以少数人的境遇去打动多数人的情感。主人公在异国他乡历尽艰辛困苦究竟是为了什么?以忆摩为缩影的这样一群单身到海外来闯天下的中国人是为了什么?张老师的答案是 1)为了爱,2)为了孩子。这两个追求支撑着忆摩,支撑着小说的故事发展。忆摩的选择反应了她对爱情的执著,没有爱的婚姻即使能够给她英国身份也不能被她接受;在不得不为了孩子谋求现实出路时,她也希望其中能包含更多的爱情。想想看,文学中在生活的窘境之下不做功利权宜之选而依然坚定选择爱情的女性角色着实不少,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托翁笔下的安娜,无不让人唏嘘,却又让人敬佩。
Jessie:《重返狼群》
生长在川西的女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前往一处牧民家歇脚,闲聊时牧民们说起了草原上新近发生的关于狼的故事,而读书会上的我们也聚精会神地听Jessie娓娓讲述起来:
一匹公狼钻进一家人的羊圈偷走了一只羊,草原很久没见过狼了,老人因此很兴奋,告诉了好多人。结果偷猎的人下了狼夹子,过了几天发现上面有一只被狼自己咬断的狼爪。猎人带着藏狗循着血味儿追到一个乱石堆,公狼头向外严防死守,还凶猛地咬死了扑上来的藏狗。猎人拿藏刀捆在马棒子上往洞里戳,一阵乱捅,把大狼捅死后,拎出洞来一看,死狼竟是迎面咬着刀,尺把长的刀刃扎进狼嘴戳透喉管,而狼牙死死咬住刀柄,身上、背上一点儿伤都没有。原来,狼的背后还有它拼死保护的母狼和一窝狼崽!而这公狼去偷羊正是为了养活幼崽。此时讲述者问,你们说这狼干嘛冒险去偷家畜,为什么不去抓野牛野羊?画家细细回想惊觉写生这一路哪看到什么野牛野羊,野生动物早就被人打光了,哪儿还轮得到狼!
作者: 李微漪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8-5
页数: 496
ISBN: 9787201132358
公狼死后,母狼大白天闯进牧场咬死羊群报复人类,夜里跑到山头哀嚎,最后饮毒自尽。而与这母狼殉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边厢猎人们讨论了很多残忍歹毒的方法除掉这窝狼想要斩草除根。最后想到投毒以期得到最完整的狼皮,可没想到中毒的母狼竟然把自己的背皮咬烂撕坏,什么也没给人类留下。
故事讲到这儿,画家李微漪坐不住了,心里升起强烈的前去寻找小狼崽的愿望,立刻赶去牧区,还真救回一只濒死的遗孤。她把它带回成都,起名“格林”,为了保留它的野性,喂它吃生肉,教它捕食,带它狼嚎,任它在家里翻箱倒柜… … 作者好像分享育儿经的妈妈,充满爱意地记录了好多养育小狼过程中的趣事:它不喜欢量体温的感觉就把体温计扔进马桶,学会用遥控器开电视等等,活泼调皮,让人忍俊不禁。当高楼林立的城市无法满足小狼格林的成长需求时,李微漪不忍心送它去动物园过囚禁的一生,决定将它放回若尔盖草原。在这之前,她和朋友先带它去熟人开的藏獒场进行荒原求生训练,书中完整细腻地描述了小狼如何察言观色智斗天敌藏獒,遭遇领地狗掠食后如何调整行为策略…… 把狼的灵性与智慧展露无余。作者两次带格林进山野化,在苍茫无人的草原安营扎寨,从夏到冬寻找狼群,数次遭遇猛禽攻击、天气突变、弹尽粮绝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最终格林成为全世界唯一一只人工饲养后成功野化回到大自然生存的狼。
分享人Jessie特别强调了几点此书让她动容之处:
1. 首先,作者的文笔柔和、温馨,满是感性的流淌。书中的章节都可以当成相对独立的小故事阅读,特别适合繁忙的人在闲暇时随手拿起看一小段。但每一片段后又留有悬念,吊着人胃口,让你想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2. 在书中真切地读到鲜明的对比:狼的灵性、善良、调皮 vs 人的自私、残忍、奸诈。
作者抚养小狼数月,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她被藏狗围攻,狼会搏命而上;她生病时狼在窗前焦虑的守候,从地下刨出自己私藏的野兔从扔进房间以表心意;大雪封路断粮多日,狼发现人偷吃它的狩猎,就定期留藏猎物与人分享。狼的重情重义反衬了人类的自私、贪婪、高高在上。小狼格林第一次受伤并不是在野外被猛兽或藏狗袭击,而是在电梯里被穿着华丽的女人用高跟鞋踩伤狼爪,只因小狼当所有人类都是朋友,没有半分防备。在陪伴格林野化的日子里,作者亲眼见识了猎人的毒饵、狼夹子和前来讹诈的阴险。
3. 读此书让人意识到狼对草原的影响很大,在文化与生态方面皆有贡献,而现代文明对草原文化的侵蚀让人堪忧。
狼猎食老弱病残的牛羊,控制繁殖过快的食草动物,清理腐肉,避免疾病和瘟疫。狼群在围捕大型猎物后,只会吃部分,专门留下剩余的残骸帮助老鹰、秃鹫、狐狸等动物过冬……相比自然界有序竞争的生物链,人类实在复杂多变。草原上的一切生物都各有天敌,每个生命都在威胁中努力生存,它们捕猎动机单纯,对食物怀有原始的尊重和感激。而人类捕杀动物无所不用其极,为贩卖狼皮狼牙而无限残暴地破坏自然环境,让人汗颜。
点点:《大人心理童话》
作者: [美] 艾伦·B.知念( Allan B.Chinen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名: Once Upon a Midlife:Classic Stories and Mythic Tales toIlluminate the Middle Years
译者: 郭菀玲
出版年: 2017-5
丛书: 魔法象·阅读学园
这本书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阅读学园推出的作品之一。丛书中还包含有《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童话中的男性进化史》《拯救王子的公主——唤醒世界的女性童话故事》等12册。作者艾伦·知念是美国三藩市的一名荣格流派心理医生,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任临床精神科研究教授,研究方向主攻童话心理学。知念教授曾在全世界搜集民间童话故事,查阅各国出版发行的童话集,发现惊人的跨文化相似性,其中约有百分之九的故事里主人公和主要情节与中年人相关,被他归为“中年童话”。这些故事不像《灰姑娘》和《白雪公主》那样讲述年轻的男女主人公如何坠入爱河,战胜强敌,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是聚焦于普通平淡、在家庭和工作的繁重需要之间疲于奔命、同青春的消逝与自我幻灭感苦苦角力的中年男女身上。
童话带有一种古老的力量。所有流传下来的故事,都通过口口相传的检验,过滤了个人化的表达,而呈现集体共有的经验。这些经验不被提炼为规训,不被总结成道理,而是通过隐喻、象征,以似乎与我们毫无关系的闲聊方式带给人们安慰和启发。荣格派的精神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童话中蕴含着人类成长的原型体验,不分时代和国域,各个国家虽有不同的民间童话,但其中却包含着相同的母题:比如小小的孩童渴求独立,意气风发的年青人狂妄自负,母性既光辉慈爱又兼有控制欲旺盛甚至吞噬精神力量生长的负面可能,社会角色转变与力不从心等生理衰退带给中年人空虚与不安……
当下社会大多数人会难以接受成年人读童话故事,一方面圄于童话是小孩子读的观点,一方面我们在生活中过多地使用理性去分析、计划、担忧和准备应付现实琐事而失去了直感力。童话故事用招牌式的咒语开辟出一条直通无意识的捷径,以“很久很久以前”,“这只是一个流传的故事”等开头儿,提醒读者暂时放下固有的观念和理性思维。可是太多成年人没有耐心再听下去——“瞎编的有什么意思?”他们可能会说。注意力稀缺的年代,谁不更愿意听名人传记里的真事儿,或是学习有干货分享的现成经验呢!
分享者点点也是怀着半认真半迟疑的态度开始翻阅此书的,甚至觉得前两个故事有点儿无厘头,但越读越有滋味儿,以下是感触颇深的几点:
1. 这本书既是童话选集,也是一本心灵教育的科普书,因为作者按照故事的母题与中年人普遍面临的人生命题分为几个主题,每个主题下选取了源自不同国家的童话故事,并对它们进行解读。解读中还会触及大量其他童话与心理学理论,很有意思,也很有治愈感。
比如第一部分以“安定的生活”为题,揭示进入中年后,青春年少时满是梦想与冲动的魔法开始消失不见,人们要开始面对真实人生的平庸无奇,甚至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拮据、前途无望,只有任劳任怨踏实生活的现实。第二部分是“人生的转折”,讲步入中年后没有了水晶鞋、白马王子的加持,女性成长是很惊人的,往往比男性更有力量、更坚韧、智慧,而男性则开始走下英雄主义的父权神探,需要承认与面对自己的脆弱和女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共同的危机”,这是更深沉、更艰难的人生转折,因为中年人开始与死亡、邪恶、命运的无常进行正面交锋。第四部分是“和解与重生”,认清自我力量之局限、接受命运安排的怅然与豁达是中年时期的重要成长,而提携后辈、抚养后代完成超越自我中心的“传承”是整合中年空虚的重要智慧。
2. 随着结婚、生子、做全职妈妈等家庭角色与生活重心的转变,点点感到人生状态不再像小时候以升学为目标那般单纯、明确,也不再有同学们一起集体奋斗的踏实归属感,要面对为另外的生命负责这等大事,还要磕磕绊绊地学着家务事儿和夫妻相处之道,再加上父母年岁渐长带来的惶恐,颇有点儿猝不及防就人到中年的慌张。这种感觉很难具化,说不清好好的日子怎么就让人生出挫败感,要是再经常刷刷“朋友圈”的生活相比,更孤独、焦虑了。读这本书特别治愈,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从古至今所有人都面临同样的成长痛,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接纳自己的焦虑感,明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任务,便已经算突围成功一半了。
3. 如果认为理性有至高无上的优越性,而长期忽视或克制心灵整体收到的吸引、萌发的冲动,会给健康带来危害。近几年开始流行起来的身心灵的教育、冥想、瑜伽、正念等等都是着眼于人类完整全面的健康,相比之下读成人童话,直面自己的欲望、恐惧和成长收获,大概是最省钱的一个途径。
白鲜平:《雅舍谈吃》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2
页数: 304
分享者白姐从作者梁实秋的人生过往讲起。梁实秋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梁先生一生有两段婚姻,第一段虽是包办婚姻却是难得的幸福美满,后来妻子因故去世,他著书《槐园梦忆》悼念亡妻。古稀之年又有一段新姻缘,是与台湾歌星甜蜜的忘年恋。大概是太滋润于爱情中,反倒没有写什么文字来记述,不过他婚后生命力的蓬勃与快乐的状态都体现在晚年的佳作频出中。
在中国文学史上,梁先生还曾卷入一场著名的旷日持久的论战,近10年间,他和鲁迅两人发表文章驳斥彼此的观点,你来我往,产生了40多万言100多篇文字,论战因鲁迅去世戛然而止。大陆中学课本曾经收录的鲁迅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文中所指正是梁实秋;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还把他定位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然而,究其根本,二人争论的本质其实是文学观的不同。梁实秋以为文学没有阶级的界限,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强调文学作品的人性。而鲁迅认为文学是有阶级的,是政治工具和武器,他的文字大部分用来讥讽时事。
鲁迅去世后,梁先生写过一篇《关于鲁迅》,开篇做了这样的介绍,“近来有许多年青的朋友们要我写一点关于鲁迅的文字… 其实,我是不愿意谈论他的… 鲁迅已经死了好久,我再批评他,他也不会回答我。” 在这篇文章中,他中肯地给出这样的评价,“五四以来,新文艺的作者很多,而真有成就的并不多,像鲁迅这样的也还不多见… 一个文学家自然不能整天的吟风弄月,自然要睁开眼睛看看他的周围,自然要发泄他的胸中的积愤与块垒,但是,有一点颇为重要,他须要沉静的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整体… 鲁迅的态度不够冷静,他感情用事的时候多…他有文学家应有的一支笔,但他没有文学家所应有的胸襟与心理准备。他写了不少的东西,态度只是一个偏激。”
这本书是白姐近期的枕边书之一。年轻时虽读过,现如今才知道当时只是读个热闹,今日再读却是透过食物看人生,感慨良多:
1. 这本书是梁实秋晚年作品的散文集,是他在经历了北京—青岛—重庆—台湾—美国的辗转后,受对食物思念的驱动而写就的作品。梁先生文笔精致,每篇文章写一种食物或一道菜,读来口齿生津,馋涎欲滴,写到动情处流露出那想吃而不得的心情 : “自从离开北平,想念豆汁儿不能自已” ,这种每颗字都浸透了四年的语句,怎不引起我们这样远离故土、身在异乡的人的深深共鸣。童年时的美味最为珍贵,回不去的故乡最牵挂。梁老写北平美食何尝不是怀乡、思人,想念那个逝去的时代。
2. 先生不但文笔了得,确实也是“吃”的大家。他从小家境优渥,常随父亲出入大小馆子,尝遍京中佳肴,尤其常去北京著名饭庄厚德福,可以说在“吃”上起点颇高,见多识广。每到一地,必定要顺根溯源,发掘当地的特色美食,不但考究食材与口味,也颇讲究饮食文化。书中旁征博引,一道庸常吃食纵横南北开合古今,连柴米油盐都大有典故,读来有趣又长见识。比如他写馋,先释义——馋字去掉食旁,本意是狡兔,善于奔走。真正的馋人,为了吃,决不懒,不惜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所以馋,重在食物的品质,“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3. 虽然作者骨子里的贵族气质我们模仿不来,这书写得却是难得的接地气。他写对麦当劳颇有好感,因为它“清洁、价廉、现做现卖。新鲜滚热,而且简便可口。” 读来不由得让人频频点头。’ 而且老先生幽默风趣,又儒雅睿智。轻松诙谐的笑料书中比比皆是,其中往往又蕴藏着学问道理。如序言中他写“有人问我为什么对于饮食特有研究,这一问问得我好生惶恐。我几曾有过研究?我据实回答说,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 又比如,他写萝卜汤要做得好吃秘诀是“多放排骨少放萝卜少放水”,惹得读书会在座众人哈哈大笑,继而又写,“文字要做到言中有物,不至令人觉得淡而无味”正与“少放萝卜少放水”的萝卜汤做法同理,“少说废话”而已。一语道破天机。
4. 梁老先生学贯中西,不单会用典,见解也独到。文章轻松中带着深刻,诙谐中给人轻轻点拨。这里只举一例,他说,“我年轻时候曾大胆论断,以为我们中国的烹饪一道的确优于西洋,如今我不再敢这样的过于自信。而且我们大多数人民的饮食,从营养学上看颇有问题,平均收入百分之四十用在吃上,这表示我们是够穷的,还谈得到什么饮馔之道?讲究调和鼎鼐的人,又花费太多的功夫和精力。民以食为天,已经够惨,若是说以食立国,则宁有是理?”
感谢光华书店
Charing Cross Library
对读书会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