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职场文化不得不知的那些事儿!

2018年09月28日 加拿大移民家园


职业人士选择走移民这条路就像是一条鱼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河流闯入了另外一个陌生的流域,只有尽快熟悉并适应陌生的新环境才能克服掉所有来自陌生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和担心,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位置成为这个社会体系中的一个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今天和大家聊聊加拿大职场的那些琐碎事儿,没准儿那个部分是能带给准备未来进入加拿大职场的朋友们一些小启发呢。

加拿大和国内职场文化差异



不同于东亚文化中极为强调的等级观念和论资排辈的潜文化,逢人必先尊称职位头衔,尤其是领导,如果对方明明是个王副局长,你却笑脸相迎直称对方为王局长,对方心里自然会觉得你这个人比较上路靠谱。


加拿大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无论对方什么级别,相遇打招呼都是直呼对方的名字,也绝听不到名字后面加上Supervisor,VP,manager 之类的称谓,除非是工作会议大家做初次见面介绍需要表明自己的职责范围。


这个变化如果之前在国内是在外企工作应该很容易适应,但如果之前一直是在民企和国企工作的朋友们就需要特别注意这点了,否则会给同事们留下很奇怪的印象,虽然拍马屁算是世界范围内通行的职场黑文化,但从称谓上直接表达就算是比较低端且不招人待见的手法了。

国内基本上薪资都是以自然月为基础发放,加班费和奖金另算。加拿大首先区分Hourly paid employee 和 annual salaried Employee,如果是时薪的合同工,所有的工作时间都是需要支付薪水的,加班则有一定的标准,在满足规定的条件下才可以算作需要支付加班费的小时数。


在工厂里的工人和一些临时岗位的职员大多属于这种情况,但是由于薪金是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支付的,带薪休假就和你没什么关系了,也许别人放假是放松,你放假一睁眼就是开始计时损失收入了。



拿年薪的同志们可以放心的计划如何安排年假旅行了,但加班费这东西就不要惦记了,因为加拿大的逻辑是你拿年薪就是要有能力在八小时之内完成所有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自己想辙吧,加班是不拿收入的无偿劳动。也许个别公司会给拿年薪的员工加班费,但这种雇主在加拿大就像提供免费午餐的雇主一样罕见,可遇而不可求。

国内好多公司上班都需要指纹打卡,门禁打卡来保证准时上下班,甚至还会设置全勤奖来鼓励大家不迟到早退。


加拿大这边打卡基本是针对拿小时工资的员工的,如果是年薪的员工工作时间则比较灵活,只要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目标,工作时间和地点都是可以沟通的。


如果遇上天气不好或者身体不适,,和部门领导打个招呼选择work from home也很常见,毕竟很多工作其实只要通过网络和电话就可以完成了。甚至一些公司还倾向于安排员工在家工作,这样可以减少通勤的时间浪费和办公场所的成本开销。

国内很多企业会给员工提供免费的食堂供应解决三餐问题,加拿大一些公司也设有餐厅,但你只会看到冰箱,烤箱,微波炉和桌椅,这里不会有掌勺分菜的大叔大妈出现。除了雇主不愿意承担这部分成本的考虑以外,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里的多元文化背景。



在这个宗教背景和生活习惯极为多元化的社会,食堂根本就是众口难调,很难做到不冒犯任何员工的饮食禁忌还能让大家满意。所以大家要么自备午餐,要么出去觅食,免费午餐在加拿大是不存在的。

以前在国内工作的时候管理层特别愿意强调为了工作无私牺牲的精神,类似铁人精神,试飞员为了保住飞机献出生命之类的光辉事迹都被大力宣传,在某种宏大的概念之前个人的得失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所以如果领导安排员工假期加班,工作外时间打电话询问工作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加拿大人休假的权力和私人的时间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如果你要休假,完全就可以大大方方地通过流程申请,根本不用像在国内一样需要编借口找理由来和领导商量,还要强调要不是不得已绝对不会影响工作而请假,仿佛亏欠了公司一样,而且在加拿大员工休假的时候也不用担心有那么不懂事儿的领导打电话来打扰你的私人空间,那会显得领导非常无能且没有修养。




国内公司里同事间闲聊的时候话题面非常广,上至国际形势下至鸡蛋打折还有东家长西家短都可以拿来讨论,但是在加拿大就需要注意办公场所话题的选择了。


很多雷区是需要心里很清楚才不会惹麻烦的。在彼此不是特别熟识的时候不要谈宗教,不要谈政治,不要谈对方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以及对某一个人的看法如何。


楼主曾见过一个埃及同事和一个美国同事为了美国是否干涉别国换届选举而吵得不可开交,也曾经历了和一个同事讨论了一大通多神和单神信仰的区别并且表达了对多神论的鄙夷之后对方幽幽的表示自己就是信仰印度教的尴尬。比较安全的话题永远都是天气,体育,和美食,其他的可能都是坑,在办公场所请尽量规避。




国内有些职场资深人士会教导新同事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凡事沉默是金,虽然无功但至少无过。在加拿大如果大家讨论工作的时候你保持沉默只能意味着要么你是性格有问题,要么就是你的工作能力有问题,时间长了估计你就会被归为异类了。



在这点上中国人往往输给其他族裔的同事,尤其是南亚裔的同事们,也许你的实际工作贡献有八分,他只有六分,但由于较好的掌握了表达和沟通技巧,业绩往往被人家反超也是非常常见的。在西方世界,如果你对自己的想法有足够的自信,就请大胆的表达出来吧,埋在土里的金子发光也不会被人看到的。既能注重团队合作,也能勇于证明自我价的表现在加拿大才算是才是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加拿大和国内职场文化共同点



办公室政治永远都是职场避不开的东西, 拉帮结派和勾心斗角都是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的,虽然加拿大的斗争程度比起国内可能没有那么激烈,但也是绝不可以小视的,在加拿大的职场中工作上也许出六分力就可以应付,但职场政治斗争的风向变化却是需要你全力留意的。


比如一个新的领导上任之后会逐步替换掉所有的关键岗位上的旧人,安排自己的心腹上位,这完全是为了满足未来开展工作需求的一种常规行为,谈不上什么对和错,在加拿大也是如此。需要随时保持头脑的敏感度,及时相机而动才能尽量保证自己的安全。

工作场所里的歧视无处不在,通过语言,冷暴力和甩黑锅等各种形式予以实施,有些人是基于对新力量的恐惧,有的人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说到这个话题我们往往都默认把华裔归类为种族歧视的受害者,但其实我们文化中何尝不是混合了非常强烈的歧视思维,而且直到今天我们华人也很少意识到其实自己对其他异族也是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的,如同城里人对乡下人,一线城市户口拥有者对其他城市户口持有者一样。这是一个无解的永久性问题,要么你想方法让对方臣服,要么你假装毫不在意。

亲兄弟明算账,我们都知道同事之间的利益冲突是要极力避免的,可国内同事一起出去往往会抢着买单,抢着掏了钱心里却算计着自己这是买了哪一轮的单,下次应该是谁来买多少金额的单,如果有谁没有记好每一次抢单的权利和义务,就难免会犯众怒,被排挤出这个群体。


加拿大人也清晰的意识到了这种潜在的危险,所以干脆大家AA制处理所有的集体账目,谁也不亏欠谁的,大家一起吃吃喝喝买啊买也都没有心理压力,虽然方式不同,但背后的思维确实一致的。
 

如何更好的融入加拿大职场?



加拿大工作场所有很多小的沟通技巧是可以快速学习并掌握的,比如时常加入集体聊天,熟悉大家经常关注的热门领域,例如研究冰球和棒球运动,如果同事们明白你的兴趣爱好是和他们相近的,彼此间的距离感就会被削弱了。


在加拿大很多同事都喜欢集体买彩票,新闻上也经常有整个部门的同事分享大奖的报道,所以即便你对彩票没啥兴趣,主动加入这个小团队也是增加和同事保持联系的好途径。


很多受欢迎的同事都会不定期的找借口买一些时令水果和特色点心之类的食物带到公司和大家分享,因为要考虑到多元文化的特点,所以要避免带来的食物里有肉的成分和常见的过敏源。


新移民要注意迅速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不要不好意思告诉对方自己没听懂哪个词,因为很多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帮人解决问题的时候是有很快乐的满足感的,而且这样可以避免沟通不清楚的误会发生。


总之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融会贯通入乡随俗的理念,让自己成为集体中不那么突兀的一份子,尽量做到用开放的思维来思考问题,随时从环境中学习调整自己,从而缩短自己时应接受加拿大职场文化的过程。


如果您对移民、留学、资产配置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或文末留言,直接回复“意向国+称呼+电话”,将由专业人员为您服务!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