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加拿大农业部部长阿尔文·汉密尔顿(Alvin Hamilton)拿自己的政治生涯做了一场豪赌:“我相信以中国人几千年的文明,只会暂时地缺钱,却不会缺少智慧。总理阁下,如果您不同意把我们的小麦出口到中国,那么,我还不如辞职,您另请高明。”
1. 回到1960
1960年代是冷战时期,中国面临西方的经济封锁,再加上连续几年的粮食收成不好,中国在极度缺少外汇储备的情况下,不得不寻求向其他国家贷款买粮的机会,其中就包括加拿大。同样地,加拿大西部盛产小麦,加拿大正急于找到合适的买家和市场,来发展本国经济,解决西部积粮问题。
这本是一拍即合的好事,然而,加拿大政府却顾虑重重,不肯同意:把小麦卖给中国人,会不会招致美国人的报复?况且,加拿大从未与新中国做过贸易,中国人会不会赖账、有损本国经济?
2. 两位萨省人挺身而出
这个时候,两个萨省人站在了小麦贸易,也就是新中国这一边:其中一个便是来自萨省卡佩尔区的汉密尔顿。他作为当时的加拿大农业部部长,坚定地认为粮食乃民生大计,中国人绝不会失约,这个时候必须和中国建立长期贸易关系,不盲从美国。
在文章开始的一段话,便是汉密尔顿在递上辞呈时的发言,他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只为做最后绝处逢生的一次尝试。这一段慷锵有力的陈词深深地打动了来自萨省阿尔伯王子市,在1957-1963期间任职加拿大总理的约翰·迪芬贝克(John Diefenbaker)。他们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与反对者唇枪舌战、厘清利弊,终于说服加拿大政府顶住西方盟友的压力和金融上的顾虑,与中国展开小麦贸易。
迪芬贝克 | 汉密尔顿 |
3. 中加友谊始于萨省
终于,1961年4月22日,中加签订了第一个长期贸易协定,把加拿大西部的小麦大量出口到了中国。而这次贸易,也开启了中加友好关系的第一步:加拿大财政部出面为中国担保了贷款,等于间接承认了新中国,同时,加拿大西部也发展了经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加正式建交于1970年,比中美建交早了整整9年。中加友谊的经久不衰,离不开汉密尔顿和迪芬贝克这两个萨省人的不懈努力和他们来自萨省的农业智慧。
时至今日,萨省仍坚持为中国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使其成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资源,并由此带动了整个加拿大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关系。得益于萨省与中国长久稳固的经贸往来,中国现已经成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
▲1973年,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访华,标志着中加两国的友好建交。图为周恩来在机场为总理和夫人举行欢迎仪式。credit: 中国国家博物馆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小麦贸易为中加建交铺路》
如需了解更多萨省资讯,
请联系上海代表处:
【分享】点击右上角,将萨省新闻、商机与客户朋友分享
【订阅】在通讯录点击“+”,搜索微信号:saskshanghai,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