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裂的北上广:移民刚需连公积金都歧视,土著动迁却早已身价翻倍!

2018年09月19日 创业财经汇



 本文原创作者:柯谈  微信公众号:lincolk  


2000年新世纪之初,上海曾敞开大门,外地人来沪买房就免费赠送上海户口。2008年奥运盛世,北京人民张开双臂,笑脸相迎,齐声高唱“北京欢迎你”。短短十几年,北上广深完成了从极速扩张到傲视群雄的华丽转身,外地移民也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从奉献变成了负担。


如今的北上广深,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和准则就是不断的给土著附加各种的红利,同时人为的抬高外地移民的准入门槛,这使得一线城市内部愈加的割裂和分化,但似乎这种做法正在被逐渐的强化,并且所有人都愿意极力的维护它。


1

土著的红利


身为一线的土著,享受优质的教育、完善的医疗和稀缺的机遇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一线城市能够持续不断的吸引外来人口的内因所在。并且这种优势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并且越来越悬殊和固化。


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巨大,但这种压力只是定向施加给外地移民的,因为土著从小生活在一线,根本没有比较的概念,他们会认为生活本该如此,所有的福利也都是理所当然。对于一线的土著来说,这辈子最大的红利非动迁莫属。


我的一位新入职的上海土著同事,正在经历他人生最震撼、最辉煌的动迁历程。这位90后单身男青年,与父母三人居住的上海长宁区某老公房小区,已被列入动迁范围,目前正处在方案征询阶段,下图就是这次动迁的方案:



方案明确,被征收房屋的补偿金额=评估价格+价格补贴+套型面积补贴+签约奖励+搬迁奖励+全货币补偿奖励(含搬场费)


这位同事家房子建筑面积为60平米,市场价7万/平,总价420万。经过动迁组和他自己的核算,根据动迁方案,他可以获得的征收补偿金额=60平×7万/平+7万/平×30%×60平+7万/平×12平+0.7万/平×60平+0.9万/平×60平+50万=776万


也就是说,他家通过这次动迁,原先市场价420万的房产摇身一变,增值到776万,暴涨85%当然这是最保守的收益,动迁才刚刚开始,他打算联合邻居一起和动迁组谈判,他的目标是搞到1000万,一套变两套,自己的婚房和父母的养老房一次性全部解决。


这次动迁对于面积越小的房子收益越大,同事说,他的隔壁邻居,建筑面积40平,市价280万,同样的政策,这次至少可以获得600万补偿款,相当于增值110%。


上海各区目前现行的动迁政策基本一致,只是细节略有不同。现在只要经历动迁,资产翻倍是底线。动迁对于上海土著来说,就是咸鱼翻身、鱼跃龙门、资产进阶的世纪红利。


其实,相对于现在更加规范的“数砖头”按面积补偿的方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上海执行的“数人头”的政策,随意性更大,漏洞更多,补偿金更是天文数字。


上海官方过去对于动迁曾流传两句俗语:动迁是天下第一难事;摆平就是水平。所以,导致各区县为了尽早完成腾地任务,对拆迁户补偿前后不一,欺软怕硬,导致越来越多的钉子户狮子大开口,当然,也造就了百万户土著家庭的资产大跃升。


多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婚后就将他们一家三口的户口全部迁入他老婆外婆家位于上海火车站北广场的30平棚户区老房子里,这套房子里同时还有他老婆的阿姨舅舅等13个户口。2013年动迁后,这套房子共分得5套闸北区的房子,朋友一家只用三个空挂的户口就分得一套85平的两室两厅,现在市值800万。


动迁是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赋予土著居民的最大红利,最大福祉,即使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工资只够温饱,同样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住房升级,实现资产的巨大升值。


动迁是一线土著的财富加速器,是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单靠工资收入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他们没有高房价的困扰,他们也是高房价最坚实的拥护者。祖产的意义就是他们生活最强有力的保障,然而这一切都与劳动和付出无关,只与投胎地址的选择有关!


2

移民的门槛


逃离北上广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逃离的立场和角度似乎正在从民间转向官方。


北京和上海的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都提出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拆违运动轰轰烈烈,限购政策持续收紧。效果显而易见,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了2.2万。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减少了10万,2017年又减少1.37万人。


今年开始,限制外来人口的运动转战到了租房领域。2018年7月房租同比去年,广州涨幅30.7%、深圳涨幅30.5%、北京涨幅20.3%、上海涨幅19.2%。暴涨的房租,吓退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和渴望闯荡北上广的年轻人,他们还没有机会施展拳脚,大展宏图,就吃了闭门羹。


就在上周,更加赤裸裸的人口限制政策出台。9月13日,北京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收紧公积金贷款政策,公积金贷款全面向商贷看齐,认房又认贷,首付提高、额度降低,想要贷满120万公积金贷款,竟然需要缴存12年。


辛辛苦苦北漂工作五年的小夫妻,眼看着可以买房扎根,转眼间,公积金贷款由120万降至50万,如果在老家有过贷款记录的话更惨,首付至少要提高到6成。


北京公积金政策的收紧,其实并没有体现房住不炒的原则,反而是对预算有限的首套刚需客的精准打击,尤其是那种最底层的北漂首次置业者,他们定居北京的梦想又一次被现实击得粉碎。


毫无疑问,公积金贷款政策的收紧,是北京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是引导人口外流的工具,是限制人口增长的利器!


北京的标杆效应,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上海深圳广州效仿。针对土著刚需的支持政策以及约束外地移民的限制政策,必定会层出不穷。


北上广深的大门正在对大多数的普通外地移民关闭,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措施和借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房价炒高,把房租抬高,把门槛修高,既买不起也租不起,移民就会望而却步、知难而退,指标就会好看,任务就能完成。


3

割裂的无奈


每年快到春节,上海的街头就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交通顺畅了,地铁冷清了,早餐关门了,菜场歇业了,工地也停工了。很多上海土著都会庆幸,外地人走了,阿拉上海终于清爽了,舒服了,连空气中的味道都净化了。但春节一过,习惯了闹忙的上海人又开始期盼着外地人的到来,因为没有他们,上海运转不起来,因为没有他们,上海根本成不了现在的上海。上海本就是个移民造就的城市,没有移民的存在,那些土著所谓的自豪感从何而来!


生活在北上广,割裂和分化与生俱来。一面是移民们为高房租高房价痛苦挣扎,另一面是土著们动迁款分配对簿公堂,一面是掏空祖辈也没能力买房,另一面是六个钱包之外还有六套待拆危房。


在房价面前,年轻仿佛不再是优势,而是最痛心的劣势。早出生两年,房价比现在至少便宜一半。


在土著面前,学历不再是优势,而是延误买房时机的惨痛教训。三年硕士毕业,房产周期都完成了一个轮回。


在财富面前,能力不再是优势,而是承诺土著房东按期支付房租的保证。北漂沪漂的成就感,就是帮房东舒舒服服的还完了银行贷款。


移民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今生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换取扎根北上广的筹码,在临终前可以和土著站在同一起跑线。他们的梦想就是牺牲掉自己的人生,来博取下一代看似公平的竞争。


管理的智慧在于消除不平等的存在,尽可能的给予弱者公平的对待,而不是筑起高高的门槛,维护和享受这种割裂带来的短暂快感!


如果您觉得有所收获,请把此文转发朋友圈,分享给更多人,谢谢!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留言,点👍转发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