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的妈妈是我的一位家长好友,她的孩子在多伦多上高中。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可以看出,TOMMY的妈妈是一位多么有智慧的妈妈。爱自己的孩子又能替别人着想,值得敬佩。向你学习了!
——朱凡
分享正文
从定下来让孩子出国留学之日起,我就开始关注孩子的寄宿问题,在我看来,选择合适的寄宿家庭远比留学本身更为重要,因为孩子正处于性格不定型及青春萌动时期,没有好的环境和适当的行为引导,可能会给孩子的未来成长带来隐患,只有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才能确保孩子留学的一帆风顺。
寄宿家庭的选择
对国外的低龄留学寄宿制,我们之前没有任何概念,更不知如何下手去选择,咨询了中介之后,仍是不太放心。于是,工作之余我就上网查看国外低龄留学生们写的留学生活散记,从中获得一点认识。对于入住西人家庭还是中式家庭,孩子们各有各的看法,也各有各的道理,我对他们的观点与看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寄宿家庭的选择究其实质是取决于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是性格较为内向,不多言语。二是孩子从小喜欢吃西餐,西式食物没有排斥。三是孩子在国内英语听力基本可以过关,与外教老师交流不存在问题。基于这几点,我把寻求寄宿家庭的目标定位在了西人家庭上,主要考虑的因素也有几个方面,一是相比于中国人的内敛和含蓄,西人性格更为开放、活泼,选择这类家庭对改善孩子沉闷的性格应该会有所帮助。二是孩子英文交流既然不存在问题,入住西人家庭更有助于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更进一步培养孩子在异国生存的能力。心中有了基本定位之后,我开始为孩子制定了选择西人家庭的标准,我和孩子的父亲均是国内土生土长的知识分子,不了解国外的文化,对西方所有的认识都是书本或其他资讯。选择的标准只基于这些浅显的认识和对孩子性格的把握来定。我期望的家庭首先是教师家庭,理由很简单,我和孩子父亲在国内从事的是教育行业,因而觉得同道中人,从家长层面来说更易于沟通。而且,孩子低龄留学,性格正处于叛逆期,在过于追求个性的今天,有一个能够理解他的家庭,并能适时进行指导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老师,相比之下更能理解不同年龄层段孩子的行为。其次,希望寄宿家庭中有年龄差距不大的孩子。孩子的一代是独生一代,在国内我们作为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的经验,我们是独生孩子教育的摸索者与试验者。即使自身从事教育,但对孩子的培养仍感觉很难把握好一个度,难免存在娇生惯养带来的一些不良习惯,同时独生子女回家后的孤独感常常使孩子陷入一个人的世界,玩游戏几乎成了孩子排除孤独感的唯一方式,如果寄宿家庭有年龄相当的孩子,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的不足。我们把这两个条件提交给了留学中介,并从中介推荐的符合条件的三个家庭中挑选了一个离学校较近,且公交可以直达的家庭。
入住寄宿家庭前的准备
确定了寄宿家庭后,我就开始了孩子临行前的准备工作。针对孩子不会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问题,我开始着手让他学着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清洗内衣、袜子。即使在暑假也让他保持良好的作息。在教他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让他尽量承担家里的家务,诸如洗碗,帮助做清洁等。在准备孩子行李的同时,把赠送寄宿家庭的礼物也纳入了物品准备范围。在此之前,从未有过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经历,于是就上网查注意事项,参照一些留学生的经验,我给寄宿家庭的每个人都精心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就连第一次见面对寄宿家庭父母的称谓,我都研究了一番,西方人直呼其名,但在传统的中国人这儿,我总觉得不够尊重和礼貌。最后,我决定让孩子以“姓名+MOM(DAD)的方式称呼HOMESTAY MOTHER和FATHER,这样,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这个家的一员,同时,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按中国的礼节行事也表示对寄宿家庭的尊重。而半年后,当我去看望孩子,顺便拜访寄宿家庭时,寄宿家庭妈妈在聊天中告诉我,正是这一声称谓,一下就拉开了她和孩子的距离,她做了十几年的寄宿家庭,这是第一次有人称她为“MOM”而不是把她家当作一个临时旅馆。
在寄宿家庭的第一个万圣节
转眼万圣节到了,在国内,孩子最喜欢在英语培训学校过这个节日,带着各种奇异的面具,精心雕刻漂亮的南托灯,一切对年幼的孩子都满了兴奋和新奇感。到了加拿大之后的第一个万圣节终于到了,为了让孩子真正体验西方的万圣节,住家妈妈带着孩子与住家哥哥,姐姐一起去郊外的南瓜农场摘南瓜。虽然到加国已有一段时日,但生性胆小的孩子除了周末去DOWNTOWN,其他的活动范围基本限于学校与住家之间,这次出行,看到了真正的农庄,看到满地黄灿灿的硕大的南瓜,平时内向的孩子也兴奋起来。摘完南瓜一家人又去了湖边垂钓,这也是儿子在国内休闲时的爱好,他兴奋地把钓到一条约半斤重叫不上名字的鱼的照片传到了国内,由于时差的关系当时我们仍在睡梦中,但自从孩子出去留学,我和爱人的手机夜里就没关过机,微信的通知声把我吵醒,打开手机看到孩子一脸的兴奋和欢快的留言,我心理涌出一种莫名的感动,为孩子的快乐,为寄宿家庭的用心。晚上回到家孩子与哥哥姐姐一起雕刻南灯,当然,节日最高潮的部分还是晚饭后去邻居家讨糖吃,住家妈妈亲自带着自己刚接纳的孩子去周围邻居家讨糖吃,带着他体会西方真正的万圣节,并鼓励孩子张口与邻居问候交流。一年后的万圣节,我到了加拿大,孩子亲自准备节日用品,给邻近社区的孩子们发放糖果,进行礼节性的问侯,并给我讲万圣节的来历和西方人的庆祝方式,一切都是如此娴熟和自信。
饮食照料上的小插曲
孩子在国内就爱吃西餐,但毕竟不是日常饮食,所以到了加国之后入住西人家庭,刚开始因为每天能吃到西式食物还很兴奋,但很快就不适应了,每天早上的牛奶面包尚且能忍受,但中午几乎一成不变的汉堡很快让孩子感到胃口不适了,虽然住家妈妈在辅食上不断变换着花样,但孩子的味口却越来越弱了。细心的住家妈妈看在眼里,趁着周末带孩子去华人超市采购,孩子较为内向,又不愿给住家增添麻烦,总是说吃什么都行,于是住家妈妈就买了中国人常吃的水饺,回家后,一份油炸水饺端上了餐桌,虽然孩子从未见过这种吃法,也没觉得好吃,但内心的温暖却油然而生。饭后,孩子委婉地告诉住家妈妈水饺用水煮会更好吃,住家妈妈用心记下了,之后做出了清水煮馄饨,因为仍旧吃不出家乡的味道,于是儿子打电话回来询问家里的馄饨为什么好吃些,我说因为每次都喜欢用鸡汤煮,所以汤的味道会好些。住家妈妈认真地记下了,接下来的一周她又买了元宵,这也是孩子爱吃的,但端上桌的却是一锅鸡汤煮元宵,住家哥姐姐品尝了之后,故意夸张大喊:“原来中餐这么难吃,我再也不想吃了”,一家人笑作一团。孩子在周末跟我们的视频中讲了这个笑话,我和爱人体会到的仍是满满的感动。
孩子在寄宿家庭中的成长
和谐的相处来自于孩子与寄宿家庭的相互努力。孩子在家一直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帮忙带,自然少不了娇惯,出国前,虽然进行了一些刻意的训练,但对孩子在寄宿家庭的自律性还是有一定的担心。第一次去寄宿家庭看望孩子,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但一进入房间给我的却是一个惊喜,房间干干净净,物品摆放整齐,虽然仍没有达到住家的要求,但在我看来,已经非常满意了(住家要求比较高:比如桌面一尘不染,床上不能有褶皱等)。住家妈妈说全家人每周一次大扫除,全体参与,孩子总是力所能及地帮住家妈妈做些体力较重的活。孩子表现出来的懂事与对家庭的融入使这个家庭很快地从亲情上接纳了他,住家妈妈曾跟我谈起,刚住进去不久的一天,她放学后开车回家,因正下大雨,车开到了车库门口,人却下不了车,孩子在楼上的窗口看到后,立刻冲下来,撑着一把伞把住家妈妈接进门去,一点一滴的小事渐渐拉近了孩子与住家之间的感情。
我们常说入乡要随俗,这点我和爱人也经常告诫孩子,一定要遵守住家的规定,不能干扰住家的正常生活。懂事的孩子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在公共卫浴间每天坚持把自已的物品摆放整齐,当然因为习惯问题与同用卫浴的哥哥姐姐也会出现一些冲突,但总能在和谐和相互体谅的氛围中解决。严格遵守住家的规定,晚上九点之后不在外滞留,未经家人同意不随便带同学回家等等。事实上,孩子的住家非常热情好客,经常会让孩子在周末或是家人的生日宴上邀请朋友一起回家。住家是天主教徒,周末时间孩子总是随住家一家去教堂,因为孩子不信教,所以他在住家妈妈的建议下帮助教堂做些义工活动,既获得了义工学时,也参与到了家庭以外的活动之中,从寄宿家庭出来后,孩子坚持利用空闲时间做义工,大大丰富了课余生活。除此之外,因为住家妈妈是中学老师,因此,对孩子的学习也有所关注,在她的推荐和建议下,孩子办了图书卡,经常借阅一些英文小说。而每天饭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看电视聊天,也使得孩子的口语有了一定的长进。
对入住西人家庭的体会
一年的西人家庭寄宿生活孩子收获了异国的亲情,亲身感受了异国文化,对孩子来说是一段难得的人生体验。对于网上许多家长和孩子抱怨西人家庭冷漠、文化不同难以相处等,作为家长,我的体会是理解与包容是相互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培养好自己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相信良好的习惯和一颗包容的心会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西人家庭与我们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包括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选择这类家庭一定要衡量好自己的孩子能否为适应这种生活做出改变,我们不可能要求寄宿家庭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适应自己的孩子,所以,只能自己做出改变去适应家庭。
作为父母应该与寄宿家庭定期做些沟通。语言不是问题,孩子可以做翻译。曾经有一个学生的父母去加国看望孩子,因担心沟通问题,总是趁住家外出时偷偷溜进寄宿家庭去帮孩子整理房间,这反倒惹怒了住家,在他们看来,这对父母的行为是极不礼貌的。其实,多数西人家庭都是非常友善的,一声问候,一个小小的礼物代表的父母对寄宿家庭的认可与尊重。
总之,和谐的相处是双方共同的努力,无论入住西人家庭还是华人家庭,不同的只是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处之道是相同的,那就是相互的理解和尊重。而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是我们作为留守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大帮助和爱护。
编辑 by Simon
加拿大朱凡
关注低龄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