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印高中生的两百万分钟:中国孩子的结局真实得触目惊心……

2018年09月22日 美高留学早知道


2018年美国私立学校考察项目

现已开始报名!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来到教育的真实世界!


今天为大家推荐3部关于中美教育对比的纪录片。从镜头的话语分析中试图还原和补充时代的教育现场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及教育现状,且折射出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和问题,凸显教育的作用和力量,这其中有批判、有认同,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些启发。


1

《等待超人》    



8年前,一部名为《等待超人》的纪录片上映,在美国教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它揭露了弊端丛生的公立教育系统,片中展现的公立学校景象让人震惊——早早放学的学校,课上打牌嬉戏的学生,喝茶看报纸的老师……的确,美国公立中学并不是每一所都那么好,有很多学校,一半以上的人不能毕业与升学。如果学校有40%的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的话,这些学校就被称作是“退学工厂”,而全美国有超过2000所退学工厂。


《等待超人》主要从五个孩子渴望教育但又挣扎在泥沼中的求学经历开始的,他们当中有因为家境贫寒,却只能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退学工厂”,也有处于美国中产阶级,拥有很好硬件和软件的公立学校条件,但因自身成绩差,被分到期待低、机会少、老师差的慢班……


片中的小姑娘黛西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她家境贫寒,母亲是清洁工,父亲失业,可她依旧怀抱“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当护士当医生”的梦想,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上。


图片截取自《等待超人》纪录片


然而,她家所对应的公立中学辍学率高达57%,学生的数学与阅读能力只有正常水平的13%,100个学生中,只有3个能考上大学。但小小年纪的黛西是无法理解这一切的,她只知道好好上课,好好学习,好好写作业,也许命运就会改变。每当谈起考上大学后的生活,这个小姑娘的眼眸里总是闪烁着不一样的光彩。


与纪录片海报中的小女孩一样,片中的5个孩子似乎都伸长了手臂,渴望有超人来解救,因为他们处于一片废墟之中,无法自救…… 但曾培养出1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美国总统的公立教育系统,怎么就变成“劣质教育”的代名词了呢? 记录片给出的答案是,好的教育源于好的人,好的学校需要好的老师,而美国基础教育缺乏的正是好的老师。


那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教师行业不能够像其它行业一样优胜劣汰呢?一是教师工会,其原来的存在意义是为保障当时以女性为主体的教师群体应得利益,但由于缺乏改革,逐渐演变成好老师得不到激励,差老师反而可以浑水摸鱼的组织。另一个则是终身聘用制,但与在大学获取终身聘用资格不同,他们不需要在承担沉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承担科研任务,他们只需要熬过最开始的前两年。


所以这就是僵化制度带来的可怕后果,而由这个后果带来的残酷现实只能让孩子们去承担。而在这部纪录片里的孩子们也许还不会意识到,超人并不存在,怎么等也不会来。“等待超人”,本就是童话故事里的美好梦境。


2

《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一小时60分钟,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所谓“两百万分钟”,大约是一个美国高中生在校四年的学习总时间。摄制组跟踪拍摄了6位美国、印度和中国高中生“两百万分钟”的学习与生活,本意是给美国教育敲响警钟,因为与印度、中国学生肩负的沉重压力相比,美国学生的高中生活宛在天堂。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只有美国学生毫无遗憾地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


1三个国家 三种高中生活


美国学生:美国印第安纳州,卡梅尔中学(Carmel High School,美国公立学校排名前5)。


布莱尼·博切布(Brittany),17岁,成绩在班里排名前3%。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但与此同时,又想成为能帮助别人的社区义工。


尼尔·阿赫兰特(Neil),18岁,与布莱尼同校。他不仅是班长,还是校橄榄球队的队长,赛季时球队每周训练超过20个小时。他的高中生活丰富多彩,做校报美编、在餐馆兼职、担任健康环境俱乐部的部长、谈恋爱、体育竞技一个不少。


他们的高中生活,用片中印度学生的话来说,就像“做梦”一样,总能够学习玩乐两不误。


印度学生:印度班加罗尔,圣保罗英文学校


阿波娃·乌帕拉(Apoorva),17岁,除了日常学习以外,她每周六早晨5:45就要起床去参加大学考前辅导班。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工程师。在印度,这种职业被她称为“最保险的”职业。


另一印度学生罗西(Rohit),父亲和姐姐都是物理学者。他被家里寄予厚望,因此17岁就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每周,他花12小时准备报考印度理工大学(印度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


印度学生的目标单一,所有人都方向一致——毕业,上大学,当工程师。


中国学生:中国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金瑞璋,17岁,是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有很高的数学天赋,参加过不少国际数学比赛。他希望能够进入北大学习数学。


另一位中国女生胡晓远,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被各种艺术辅导班填满。她不仅跟随中国著名的小提琴家学拉琴,还要学芭蕾和乐理。她报了耶鲁大学的提前批招生,还在准备上海音乐学院的面试。


在三个国家中,中国孩子的学习时间最长,要学习的各项技能也最多。


2三种生活 三种结果


美国学生布莱尼最终以3.94的GPA从卡梅尔中学毕业,进入印第安纳大学读医学预科和西班牙语。尼尔和预期一样获得普渡大学奖学金,学习自己的目标电脑绘图。


印度学生阿波娃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在家附近的学校学习电脑工程。罗西没有考上印度理工大学,进入市里一所顶尖工程学院读书。


中国学生金瑞璋最终没能进入第一志愿北大数学系,被第二志愿北大元培班录取(面对这样的“落榜”,表示很遗憾)。胡晓远没有被耶鲁大学录取,而去了清华大学读金融,继续学习小提琴。


3什么造就了“两百万分钟”的差异?


社会地位主导的中印


教育片中三国国家的孩子都很优秀,看起来都来自于中上层家庭,但教育导向明显有所不同。 因为与“以个人兴趣为主导”的美国教育不同,中印两国的教育更多地被“社会地位”主导,这与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不无关系。


在中国,人们将学习看做社会等级上升的最好途径。正如中国学生胡晓远的家长所言:“那一代上大学的人不多,所以他们都希望下一代上大学,有一个比较高的学历。”尽管对于教育的反思从未停止,“上好大学才能有出息”依然是这个社会难以撼动的成功学导向。因此,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努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从上国内名校,到如今纷纷涌出国门,很多孩子从出生起就被父母推入了一场长跑比赛,全力奔跑直到进入名校。因为跨入这扇大门,意味着孩子的未来,无论在金钱、资源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有了更多的保障。


而对印度来说亦是如此,自1991年开放经济后,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的印度,亲眼见证了技术教育的繁荣。政府独具慧眼地大力扶持软件行业,使印度软件业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当印度IT人称霸硅谷的神话频频传来,理工技术行业成为了印度最受追捧的职业,各类技术工程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每年培养几百万名工程专业毕业生,因为成为工程师无疑是摆脱贫困实现逆袭的最佳方法。


可是,美国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独立的思考,有自己的信心,而我们的孩子呢?


美国男孩尼尔在片子的一开始,就清楚表示了不愿意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想法。他对未来有很多规划,督促着自己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些方面,以免因为虚度时间而浪费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他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大学专业:电脑绘图。


布莱尼则是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对社会勇于承担责任的女孩。她知道自己不喜欢朝九晚五在局限的空间里做事情,而喜欢与人相处,合作帮助他人,因此积极投身于反毒品和社区服务。


反观片中的中国学生,却令人忧虑。


胡晓远,这个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发展各种才艺的女孩,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于未来,她的概念是模糊的。面对镜头,她显得封闭弱势,甚至有些底气不足:“具体上什么大学还是没有非常清楚的目标,但是希望能上一流的大学。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世界第一。”在她的叙述里,“成功”几乎是与“上一流大学”等同的,所以她才会失落地说:“如果学习学不好,我会很难过。”而具体的理想却被“某个”所代替。


所以当“直升机父母”盘旋在子女上空,不停地观察、鼓励、为孩子铺平每一寸道路,孩子们也在社会的大潮中随波逐流,忘记了应该去思考自己未来真正想做的工作和人生的意义。


3

《极有可能成功》


17年前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出现了一所特殊的学校High Tech High,这所学校抛弃了加州的课程标准,放弃了考试为目的的分学科教学体系,跳出了只雇佣师范学院专业教师的局限,彻底采用项目制跨学科学习。



在这所学校里,没有教科书、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考试,孩子们每天都忙于一些自主选择的特定项目,为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展览废寝忘食。


起初,父母们充满疑惑地把孩子送到这里,随后经历了紧张、焦虑、感动和惊喜等各种可能的情感体验。98%的大学入学率打消了父母对这样一所学校的疑虑,随后的17年间,High Tech High成功复制了13所学校,并且将教育延伸到了初中和小学。


影片涉及三个有意思的话题:


1现代教育体制的成立目的


我们继承了由一个世纪之前的商界领袖和教育界领袖设计出来的教育体系,而这个体系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现代工业革命以来,流水生产线对有能力从事生产工作的统一质量工人的需求。将一天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学习特定的科目,阶段之间通过铃声提醒转换,这些都是标准流程。


2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学校却停滞不前


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学校却卡在了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上,停滞不前。19世纪以来,所有的事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一成不变。 我们目前听到最大幅度的教育变革也只是“减少或增加教学时间”、“增加或减少科目”,绝大多数教育变革一直在传统框架内发生。 如今一二线城市的许多课室已经引进了教育科技类工具,但庞大教师队伍向学生传输信息知识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


3互联网时代,知识已成为公用品


50年前,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学校教孩子去学习“事实信息”是合理的。但如今,比别人掌握更多的事实信息已经构不成比较优势,因为知识早已成为所有人的公用品。人们只需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几下,便能通晓古今。现在,成年人需要有能力问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对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进行协作和有效交流……


既然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在摧残生命,我们是不是有勇气不去当帮凶?


对美国教育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对中国教育的痛斥更是振聋发聩,既然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在摧残生命,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成为帮凶?即使教育改革近在眼前,父母和孩子却会因为被系统绑架而抗拒,即使明明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在摧残生命,也还是欲罢不能。


值得关注的是,1997年是计算机“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的那一年,人工智能能做的事已经不止是工厂中的机械手,而是让很多职业消失,因此,很多过去标准化教育出来的人丧生了就业能力,也无法创造价值。


这给了今天的家长一个命题——孩子在未来世界生存究竟要靠什么?我们谈全球竞争力,谈区别于人工智能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发现孩子自己的优势和意愿去帮助他绽放生命,这一切都需要父母有勇气和信心去践行。


大学面对这个世界的变化,也不得不做出改变。现在,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大学已经宣布,学生申请入学不需要提交成绩单,或成绩单是可选项,孩子在学校所做的各种项目已经成为了大学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以及录取的标准。


同样的命题放在中国同样成立,我们的教育在这种全球化发展的加速度下,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必须做出改变,它提醒着我们——标准化的成功人生已经不再可能。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无力改变学校教育,有时候我们甚至无力去选择学校,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意识到,孩子一年在学校的绝对时间其实不超过三分之一,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在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孩子是否能够在未来世界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如何利用家庭教育时间的。


如果非要把人生当作一场赌局,父母就是替孩子下注的人,在人工智能即将充斥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时代,这个注怎么下胜算更大需要每个父母去掂量。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由远播国际教育独家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美 高 留 学 家 长 交 流 群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备注“家长交流群”),

邀您入群,交流分享美高留学最新资讯。

▌近期精彩文章推荐

精彩回顾丨美国埃尔金学院校长分享,紧密的师生关系带给孩子的能量不容小觑!

精华回顾丨美国中学在线分享会,国际生的适应能力比想象中的好很多!

精华回顾丨美国中学国际生项目负责人分享,高中阶段需要做好充足的升学准备!

精华回顾丨四个角度判断,何时送孩子出国留学最合适?

精华回顾丨在美高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精华回顾丨资深留学咨询顾问分享,一些家庭可能会忽略的留学盲点!

美国访校考察之对话招生官丨学业成绩优秀不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唯一品质!

美国访校考察之听学长说丨在美国中学的最大收获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美国访校考察之对话招生官丨我们在寻找这样的国际生!

美国访校考察之学生感想篇丨美国中学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美国访校考察丨在美国中学,与学术成绩同等重要的还有这些!

美国访校考察丨近距离感受美国中学课堂,我发现的不只是有趣!

美国访校考察丨学术之余,音乐剧、帆船、实践活动……让校园生活飞起来!

美国访校考察丨与在校师生零距离对话,美国中学竟然并不简单!

美国访校考察丨用心感受,原来每个学校都有它的独特气质!


美高留学早知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