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了怎么办?看这一篇就够了!

2018年09月26日 培芝大健康


发烧对于初为人母的妈妈来说,是最让人手足无措!


怎么定义宝宝发烧?


发烧即发热,人体的不同部位测量到的体温正常范围不一样,因此我们测量体温时将超过37.5℃定为发热。

正常小儿的腋下体温为36℃-37℃之间,超过37.4℃即可认为是发热。37.5℃-38.4℃是低烧,这个时候应该尽量给孩子选择物理降温。

38.5-38.9度℃以上是中度发烧,高热是39-40度的范围 ,超高热是指40度以上,这是一个大致的分界,宝宝发烧的具体情况个体有所不一样。

但并非所有体温升高都是发烧,如果是短暂的、短时间内有好转的,通常不考虑为发烧。



怎么发现宝宝发烧?


宝宝发烧时很难自己表达出来,更何况是小宝宝,但是他会有一些表现。比如整个人看上去犯困,精神不好;皮肤比平时温度高;烦躁,容易哭闹;不想吃东西,甚至呕吐。

另外出汗多以及口渴也要注意一下,有这些情况时建议及时给宝宝测量一下体温。

宝宝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就医?


1.宝宝不足三个月,体温超过38℃;

2.体温达40℃且显得不舒服;

3.哭得很厉害,安抚不能起到作用时;

4.一直昏睡而且不容易清醒,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样子;

5.有腹胀的现象或者是喉咙痛、吞咽困难;

6.出现其他并发症状(呼吸困难、持续呕吐、频繁腹泻、头痛、疼痛、抽搐等);

7.连续发烧超过48个小时又或者是已经好转,然后再度发烧;

8.出现排尿困难或者疼痛。

对于年龄小于6个月的宝宝发烧,如果还伴有不愿意吃奶、精神萎靡或者烦躁不安,呼吸变得比平时急促等情况,家长就应该谨慎些,应该及时寻求医生专业帮助。



宝宝发烧怎么办?


宝宝刚发烧时,一般隔30分钟测量一下体温,等到开始逐渐降温了就可以延长测量体温的频率。宝宝发烧的时候,家长还要注意护理。


1
多休息


一发烧立马上医院,这是很多爸妈的做法。但是医生说,小孩发烧但是精神状态好是比较常见的,如果发烧时热度不高,没有明显症状,就多休息,不要来回奔波、折腾、去医院排队,这样大人和小孩都得不到休息。


2
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时,没有达到用药的情况下应该选择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才选用药物降温。首先要松解过多的包被、衣服,但并不能一丝不挂,单薄一点就可以。用跟孩子体温差不多的温水进行擦身。


宝宝发烧应该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不要尝试冰敷、酒精敷、绑腿法这些偏方。


3
多喝水


刚发烧,不明显咳嗽的宝宝刚开始要多喝水,甚至是一些稀释的果汁,比如榨的橙汁、苹果汁等都是可以吃的,粥水也可以吃。



4
清淡饮食


孩子生病的时候,身体在打仗,与细菌做抵抗,这个时候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消化额外的营养,所以清淡饮食是对他最大的支持。饮食不用讲究,但是可以给宝宝吃淡粥,青菜,牛奶,少量多餐。


5
通风透气


夏天宝宝发烧时,在空调房内的温度,应该以被捂有微汗为标准,不能将温度调至太低。

并不是说宝宝发烧就不适合待在空调房内,一般是26度左右,睡觉的时候可以调高一点,到28、29度,不能以大人的感受作为小朋友的感受。


什么时候要用退烧药?


 体温低于38.5℃,宝宝精力旺盛、精神状态好,不需要使用退烧药。

★ 体温超过38.5℃,脸热、烦躁、精神状态不好,必须考虑使用退烧药。

★ 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热高引起的惊厥,这个时候应该马上用退烧药。另外,应及时就医。

注意:使用退烧药不能过量使用,一般4到6小时,甚至是6到8小时再升高才去按照药物说明再使用一次,剂量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不能完全根据原理或者推荐表使用。



这些退烧方法是误区,必须远离!
1
捂汗

宝宝发烧时一般手脚冰凉,额头发热,这时家长以为穿得不够多而加衣服的话,容易导致体温越捂越高,不容易达到发汗的目的。

2
偏方降温

酒精擦拭、冰枕、大蒜敷脚底等这些偏方都是人们常说的降温方法,但是不能给宝宝使用。酒精降温容易被宝宝皮肤吸收,不建议使用,而大蒜敷脚底则是无稽之谈。

另外,6个月内的宝宝不适合用冰枕。

3
低烧吃退烧药

新生儿(出生28天以内)不能使用退烧药。事实上,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烧药。

专家认为, 一般情况下,退烧药也是要体温达到38.5℃以上才用,低烧不使用。

3
高烧不吃药

有的家长始终认为“孩子发烧了不能随便吃药”,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已经发高烧了也不吃药的话,后果会比较严重。

体温达到38.5℃以上,就应该及时降温,可以尽快吃退烧药,然后再带去医院给医生进行判断。



培芝免疫专注免疫营养20

*增强免疫力系列产品*

培芝乳铁蛋白—母乳中重要主要的免疫蛋白。

培芝乳清蛋白-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营养补充。

培芝免疫球蛋白(牛初乳),是胎儿免疫储备的唯一途径。


*强大的免疫营养功能*

直接抵抗致病源:抗肠道病毒、呼吸道病毒、大肠杆菌、霉菌;

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干扰素。


收藏 已赞